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与氧气同步测试(2)(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空气与氧气同步测试(2)(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27分)
1.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主要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 铁丝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
3. (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 过滤
C . 取用大理石
D . 制取蒸馏水
4.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 木炭
B . 铁丝
C . 氢气
D . 红磷
5.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 . 将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
C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 . 向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
6. (2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要收集氧气可用以下方法中的()
A . 只用排水法
B . 只用向上排空气法
C . 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D .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7. (3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
(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反应③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
8. (10分)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__夹持木炭,在________上加热到_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中.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__,生成了一种________色的固体.
9. (2分)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蜡烛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 熄灭蜡烛时产生白烟,用燃着的火柴取点白烟,蜡烛重新燃
D . 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
10. (4分)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11. (4分)回答如图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A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导致集气瓶底破裂的原因________.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
(3)图C实际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
(4)图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量得水的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9题;共2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8-1、
9-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
10-1、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