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课堂崗
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文丨冯哲席秀妍
近年来,电子书包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产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

它以学生为主体、智能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预习、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各环节,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教与学的系统平台。

电子书包的核心价值在于变革,在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超越,在于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将电子书包运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电子书包的 运用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体现电子书包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彰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一课的“‘119’的警示”内容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电子书包有效地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一)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交流
为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作用,保障学生有效完成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等一系列任务,教师将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为四人小组,如A1 (优质层)、A2 (发展层)、B1 (提高层)、B2(基础层),再从每一层中各抽取一名学生,组成若干小组。

每位学生的组内分工各不相同,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编组完成后,教师将本节课的导学案、相关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电子书包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接受的任务完成课前学习。

例如,教学本课内容时,为了准确掌握学情,笔者发布了任务1: 让学生完成有关火灾自救逃生的电子调查问卷。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防患火灾和火灾自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为根据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笔者发布了任务2:观看火灾危害视频,思考火灾造成的危害。

学生通过阅读课前收集的资料,观看火灾危害相关视频,形成自己的思考,参与到课前交流活动中来。

这时,教师要借助电子书包,了解学 生课前准备情况,发现学生存疑的地方,引导学 生学习。

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视频中火灾带来的危害,但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师 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将危害归纳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两大类。

而且,在学生讨论已经掌握的正确逃生方法时,一个小组中的学生就是否应该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火场产生怀疑。

其中,B1层学生认为逃离火场时身体应尽量贴近地面,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A1层学生则认为不能贴近地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如果 太贴近地面,空气会变得稀薄。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点。

教师授课时,巧妙地将小组学生的质疑上升为全班的讨论内容。

这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微课助力,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只有把握住课堂,并 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享受到高效课堂带来的良好学习体验。

传统教学中,大多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有的学
56|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
窃数字课堂
生一点即懂,有的学生则需要多次讲解,循循善 诱,才能掌握基础知识。

然而,课堂的主体并非教师,而是学生。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借助电子书包,则能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观看电子书包平台上的微课,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讨论与交流中突破重难点知识。

讲授新课时,教师将微课上传至电子书包,学生则根据个体情况和认知水平选择重点内容观看。

是否需要就微课中的某一内容重复学习,或反复观看一张图片、一个演示,决定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

在电子书包的支持下,课堂不再是教师对不同学生“一刀切”地讲授,而是学生个体的自我主宰。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火灾自救方法,笔 者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了 10种火灾逃生方法,让他们对照自己收集的方法查漏补缺。

而且,微 课中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也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逃生技巧。

除了用微课助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外,教师还可通过下发合作任务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例如,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如何防患于未然与正确逃生,教师巧妙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任务:观看火灾的有关视频,独自思
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沈阳万达售楼部为何会失火?第二,为何火灾造成了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之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并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本组观点,经过与全班学生的交流,最终形成班级共识,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提问密度较大,但难度梯度小,能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纵深。

而且,提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以便学生更有序地幵展合作,保证合作质量。

(三)创设情境,进行评价反馈
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学习新知,也要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教师通过电子书包下发明确的任务,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中展示的4种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然后创设教学情境,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帮助“小马虎”逃生。

之后,通过完成互动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收到学习任务并完成后,提 交到电子书包平台,教师通过终端和后台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在课堂上适时调整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较为片面,很难获得第一手的数据。

通过电 子书包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快速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学生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电子 书包平台中,利用大数据反馈学生互动试题回答情况,其数据分析涉及班级用时统计、正确率统计、个人答题情况。

通过査看电子书包终端,教 师能较为精准地掌握所需的数据,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及时评价,除了传统的口头评价外,还可利用电子书包的表扬功能鼓励学生,这样学生通过学生端能够直接收到评价结果。

同时,根据电子书包平台的反馈数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近期的课堂表现,随时随地交流,真正实现师生间的有效对话。

二、电子书包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带来的变化
从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到运用电子书包开展课堂教学,教育的宗旨仍旧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电子书包的运用,既给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又使师生华丽蝶变。

(―)增加课堂交互的深广度,实现“一堂双主”
小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的刺激,激发并
2020年第6期中小学数字化教学|57
数字课堂圉
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借助电子书包,教师课堂教学时添加了较多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 微倮、互动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为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电子书包的运用,实现了“一堂双主”,让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

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成为谏堂的主体,他们的汇报展示、交流辩论充分彰显出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灵动、活跃,它不再沉闷、枯燥。

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小 组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互往往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

将电子书包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有助于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为师生创设互动交流的空间,实现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的多元互动,增加课堂教学活动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与教学幸福感
为了更好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了微课、互动试题等内容。

那么,如何制作优质微课、设计各教学环节?如 何实现互动试题的难度适中?这些都是教师幵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加强。

传统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 让大多数教师身心俱疲。

电子书包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师不再不停讲授,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即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引导者、点拨者。

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为学生营造出自主发展、快乐学习的坏境,让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行精彩的交流与展示。

此外,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任教班级一般较多,布置课前自学任务和进行作业反馈往往成为教师的难题。

通过电子书包,教师可以及时布置作业,并掌握学生课前自学和作业上交情况,对学生的课前和课后学习表现进行适时评价。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课堂更加灵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变化,课前自学与作业反馈也有了交互平台,教师的课堂幸福感随之得到大幅提升。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学生因电子书包的运用和课堂与教师的变化变得更有能动性。

“我的成长我做主”,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

课前自学与交流时,学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交流汇报学生组内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困惑,学生在小组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问题悄然得解。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侧重地学习,在聆听别人见解产生疑惑时大胆质疑,并通过互动试题,巩固新知。

将电子书包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 的自学、探究、合作、质疑能力不断提升,都能 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成长。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在课堂 教学中运用电子书包,已经成为更多教师的选择。

然而,将电子书包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 然面临一些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等。

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坚持“扬弃”精神,思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争做信息时代合格的技术促进教育的践行者。

(作者冯哲系河北省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教 师;席秀妍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
责任编辑:孙建辉
58|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