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沏.茶栖.息休戚.相关期.期艾艾
B、余暇.裴葭.闻名遐.尔白璧微瑕.
C、饯.行践.诺图穷匕见.从谏.如流
D、殷.红荫.翳万马齐喑.绿草如茵.
2、下列各句中没的错别字的一句是
A、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原。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B、在一些触境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C、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吠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D、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无独有偶
....的现象。

B、他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
....的货物陈列住霓虹灯下,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C、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见仁见智
....,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D、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直布:出类拔萃
....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今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场抢救海啸受害者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派遣出国援救的广大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凭借伟大的爱心,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考古学家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的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斧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二、(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随着淡水供应如今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

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美国国家情报委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

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称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

相反,从805年到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

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

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

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

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到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

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都必不可少的。

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

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

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抢,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为。

5、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记人忧天”以下不能
..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805年到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6、以下不能
..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
A、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7、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B、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C、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

正德九年进士。

授临汾知县。

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①。

帝遣中官②分守兰、靖。

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

久之,擢太仆少卿。

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

河南大饥,命杲往振。

杲请急发帑金③,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

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

全活不可胜计。

事竣,赐银币。

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总兵官顾寰以军民用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踰年,入为户部尚书。

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

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呀二十顷予之。

帝从其议。

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

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

旧制,岁漕四百万石。

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

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

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

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

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

杲、朴遣戍,炜斥为民。

杲竞卒于雷州戍所。

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

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

②中官,宦官,太监。

③帑金,公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宜设官累.民累:劳累
B、勿重困军民,报.可报:回答
C、再迁.左副都御史迁:调动
D、杲等引.罪引:引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杲竞卒于.雷州戍所
B、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得复见将军于.此公亦以.此自矜
C、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
D、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
秋毫不敢有所.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ll、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①杲言穷饥岁,不宜设官累民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⑤呆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

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用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

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

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

第II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授临汾知县,擢史,巡视陕西茶马
(2)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3)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品一品白诗黄词中具体寻觅春天的句子,说一说,在写法上有何主要不同之处?(3分) (2)通读诗、词,说一说以上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5分)
15、补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二题)(4分)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J故曰:,;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孙子兵法·谋攻》) 五、(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柳永简论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叉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

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泣,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社会的陷
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坚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把它带到这里,或者飞乌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嘁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是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16、首段中说“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中的“经历”“成就”分别指什么?(5 分)
答:
17、联系上下文,解说第三段中提到的“成事成才的道理”。

(不超过30字)(5分)
答:
18、“逆境下你心里想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我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这句话具体指:(6分)
①“一个世界”指
②“另外一个世界”指
③“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指
1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本文意思相符的二项(4分) ( )( )
A、文中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自居易、王维、诸葛亮,是为了证明他们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地位,但与柳永是不同类型的。

B、说柳永“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是因为柳永的词通俗化,大众化,“凡有井水处都是唱柳词”。

C、凡艺术上取得成就,是不能只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D、如果把社会比做一架大算盘,那么,一个人只是算盘上的一颗珠子,得接受命运的摆弄,韬光养晦,而后追求、抗争,获取成就。

E、黄I、山上的迎客忪,利用了环境,成就了自己,是逆境成才的典型例子
六、(16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并做到各句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
身上飘落过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仰头满饮过,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深陷过双脚。

离开高原,顺着大河,来到了“天下黄河独富”的河套。

答:
21、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

(4分)
例:白雪正面:不论别人从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反面:总是爱用洁白的面具去掩饰人间的丑恶。

选择事物:月亮、天平、火柴、彩虹。

答:正面
反面
22、根据下面提供的一段材料,用最简明的一一句话,把“阙”的特点概括出来(不超40个字)
汉阙和白鹤梁、张飞庙、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

据专家介绍,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

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

阀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

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

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

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通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阙是
七、(60分)
23、作文
阅渎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校园里,二人正在修剪路边冬青树,两个学生看到便议论起来。

一个说,冬青树被修得
整齐划一,失去了个性。

一个说如不修剪,虽然有了个性,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请从个性与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A、均读qí,B、葭读qiá,余读xiá,C、见读xiàn余读jiàn,D、殷读yān,余读yìn)
2、D(A、原源,B、境景,c、吠唳)
3、B(A、无独有偶指虽罕见,但不只一个,多用于贬义,C、指同一问题,各人有各的见解,即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过同类之上。

)
4、C(A、语序不当,“凭借伟大的爱心”应放到“广大医护人员”后,B、搭配不当,思想违反社会秩序不当,D、“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斧等一·…打制而成的”句式杂糅
二、(12分,每小题3分)
5、A(A项,以“发生过战争”来证明“不会再发生战争”,显然不行。

)
6、B(A项C项中“已达极限”和“不可替代”,是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原因,D项“敌对事件”可看出苗头。

B项所言“可再生”反是好事,与发生战争无关,原文中有“但并非无穷”等字样。

)
7、D(A、指出的是未来夺水战争的可能性而非短缺现状;B、他们的观点不无道理,并不是短视可笑;c、意思是过去没有发生战争,不等于将来不会发生战争。

D、原文中有此信息。

)
8、c(A、第一段有“除非它们……”一句,“除非”表必要条件,第四段有“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而不是一种规律”也可推出。

B、由文章第三段可以知道。

D、由第三段中“此外,与
石油……无可替代的”一句推知。

c、从第一段“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一句可知,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一样多”,并未减少。

)
三、(12分。

每小题3分) ,
9、B(A使动;C迁升;D领)
10、B(B用,因为。

A均为“在”;c均为“……的地方”;D均为“却”,表转折)
11、c(②其原因不明;③主语是顾寰;⑥“久不进”的原因不明)
12、A(“由此”两字没有根据)
[参考译文]
王杲,字景初。

是汶上县人。

正德九年考中进士。

(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

(后来)提拔为御史,掌管查实陕西茶马事务。

皇帝派遣太监出任兰、靖两地茶马经营。

王杲上书说边疆穷苦,年成歉收,不适合再设置官吏让老百姓受累,没有得到回答。

嘉靖三年,皇帝将要派遣太监到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业,王杲上书劝说(不要这样做),皇帝没有采纳。

过了很久,王果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埋官,第二次升为左副都御史,提拔为户部右侍郎。

河南地方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果前往赈济。

王杲请求紧急调发公款,皇帝命令拿出临清仓库银五万两资助这次行动。

(王杲)到后,又请求调发十五万两白银。

(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数都没有办法计算。

赈济事情办完后,皇帝赏赐银币。

接着,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事务。

先例是,修缮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

总兵官顾寰认为军队和老百姓穷困衰败,请求调发两淮地区的结余的盐银七十万两(来承担),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

王杲改变作法,以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来折合,那省下的转移搬运费用来修理运输船只,不再加重军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

过了一年,杲担任户部尚书。

皇后的父亲安平侯方锐求讨张家庄马房一块地方。

王杲说这
块地方面积有二十多项,是出产法定赋税的田产,不能够答应,应当拿大恩寺属于官府掌控的土地二十项给他。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一个月没有,全国各地水旱灾害的情况又比较多,给事中李文进捉请讨论增加储备和积蓄。

王杲陈列了九项措施拿出来献给皇上,随即又献上节制财用的十项措施,全被皇帝采纳。

过去的成法,每年水道运粮四百万石。

王杲认为粮食有余但是开支不足(所以)遭遇天灾人祸大致上都会改用银两折抵,用来方便老百姓。

一天,皇帝看见改用银两折。

抵的人数都超过了一半,非常吃惊,就拿这件事责问户部,王杲等人承认罪责所在。

皇帝告诫从今以后必须遵守祖上的成法,不要轻易改变。

王杲掌管邦国大事,没有他不操劳的事情,皇帝极为倚重他。

后来,皇帝发布诏书购买龙涎香,王果好久都没有购进,皇帝因为这个而不高兴。

给事中马锡弹劫王杲还有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说仓场尚书王炜也受贿,(几个人)一并送下监狱。

王杲、艾朴发派去成守边疆,王炜废弃为一般老百姓。

王杲最后死在雷州戍守的地方。

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人替王杲雪洗冤屈。

皇帝发布诏书,恢复王杲的官职,享受祭莽的待遇,赠与太子太保的头衔。

四、21分
13、(1)(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负责巡查陕西茶马事务。

得分点,授,擢,巡视,每点1分,共3分
(2)按先例,修理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

得分点:故事,缮,军三民七,每点1分,共3分
(3)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空虚过一个月
得分点:匮,诸,无虚月,每点1分,共3分。

14、(1)要点:白诗:①行动上,亲见中②直抒胸臆③用诗的形式等等
黄诗:①心理上想像中②简接表达③用词的形式等等
(2)共同点:惋惜春光流逝
不同点: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
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天限怅惘和苦闷
15、(1)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6、要求: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并市,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每点2分,表达通畅1分,共5分)
17、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才。

(据要点,“而”前后各点2分,表达通畅1分,共5分)
18、(1)理想世界(2)逆境中的境界(3)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每点2分,共6分)
19、C E(A、只能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而不是说他们在文学史上均占有地位;B、“是因为”以下说得不对,应是他先以极大热情投入政治,碰了钉子之后转向市井深处……D
“韬光养晦”以下文字不合文意,原文说了“受命运摆弄”,但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却支配自己。

)
六、13分,
20、身上飘落过与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双脚深陷过铺落轻尘的南疆小路,仰头满饮过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的哈达。

(4分)
21、例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作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