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docam祥谦镇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祥谦镇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祥谦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2003]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06]3号)的精神,结合祥谦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威协对象、范围
根据闽侯县地质灾害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危险点,我镇镜内的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有2处,即峡南村的渔网厂(重点)和闽江小学(次重点),共威协58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它区段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一般区段,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可能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高陡边坡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

要求各村委会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工作。

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对象、范围为:对于房前屋后滑坡崩塌,主要威胁边坡前后房屋财产及人员生命安全;于闽江沿岸部分易塌岸地段,主要威胁岸边房屋财产及人员生命安全;对于公路沿线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威胁该路段车辆、行人通行安全及下游村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灾害隐患大多是强降雨诱发的,本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即4月1日-10月15日。

要求各村委会及各部门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
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1、组织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镇政府和有关
.1.
部门要以人为本,建立以镇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成立祥谦镇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见祥政[2006]101号文)。

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的自救互救能力。

国土资源所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部门责任制,密切配合,及时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至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受灾威胁的群众手中,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对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惩处。

2、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1)国土资源所负责全镇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协助镇政府建立镇、村、村民小组为主的群测群防
网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速报制度,与防汛、气象等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指导工作。

(2)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要严格山地建房的管理,指导住宅、校舍等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设,加强对生命线设施的防护和巡查工作,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削坡建房和从事不合理的工程活动;
(3)农业服务中心要及时通报暴雨、洪水等有关防汛信息,做好水库等水利设施和闽江沿岸地质灾害的巡查、防治、抢险救助等工作;
(4)祥谦中心小学负责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学校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工作,并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师生避险转移工作;
(5)其他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2.
汛期为4月1日到10月15日,国土资源所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汛前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点防治方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防灾抢险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险情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

(1)汛期巡查的主要任务是:国土资源所要会同有关部门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规定进行汛期巡查,各村委会及基层群众应当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和灾害前兆特征的巡回检查。

对可能出现的险情的灾点,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镇政府及国土资源所报告。

(2)汛后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汛期后国土资源所应认真检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根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情况以及险情是否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决定是否继续监测,或者搬迁治理,并通知有关监测单位和监测人。

(三)灾前监测与安全转移
1、对全镇地质灾害点都要进行监测,关注其活动趋势,监测的方式有二种:一是设桩监测,二是目视检查。

监测内容包括:斜坡裂缝变形位移、灾害体整体变形、建筑物变形、民井水位、泉流量及颜色变化、汛期降雨量情况等。

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由村级防灾成员负责实施。

采取群防群测、群专结合、干群结合的监测方式,形成镇、村、点及广大群众组成的监测网络。

应积极发动群众经常查看房前屋后的高陡边坡,发现异常及时向镇监测站反映。

每次观测都要详细记录数据及相关情况,且及时汇报给镇防灾救灾领导小组和镇监测站,通过这些数据及变化情况分析地质灾害的活动状态,为地质灾害预报提供依据。

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

对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损失有功人员或单位,将依据《福建省地质灾害临灾预报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应进行监测,遇有台风或暴雨袭击时,应加密监测。

国土资源所应做好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

镇政府统一组
.3.
织、部署地质灾害点避险准备和实施工作,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及财产的转移工作。

3、镇政府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备足必要的防灾物资;制定具体的防灾方案,特别是临灾前的人员转移方案,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处置及时、转移有序。

(四)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镇政府应立即启动《祥谦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下称《应急预案》),按既定预案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国土资源所要迅速查明灾害类型、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加强监测,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

抢险救灾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受灾人员。

其他有关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及时做好抢险救灾的相关工作。

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武警、驻军给予支援,
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抢险救灾工作要切实做到防范有效、转移迅速、救治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强调“以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防治方案包括避让、工程治理、监测预报和限制性措施等。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
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责任人,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谁就是预防责任人。

各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预防责任人。

在主汛期要增加监测频率并加强灾害体变形破坏过程前兆(地声、泉水变浑、泉水干涸、裂缝扩张、醉汉林出现等)巡查,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报。

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防责任人详见附表。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