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化学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Fe 56 Cu 64 Al 27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氨水中和纯碱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
2.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A.HCl B.NaOH C.NH4Cl D.H2SO4
3.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A.熔点比生铁的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到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冷的浓硫酸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
D.在空气中不容易被腐蚀
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的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与盐酸反应时,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20mL 3mol/L的X溶液B.20mL 2mol/L的X溶液
C.10mL 4mol/L的X溶液D.10mL 2mol/L的X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如果其中的酸过量,仍有沉淀生成的是()A.Cu(NO3)2、NaOH、HCl B.NaOH、FeCl3、H2SO4
C.Ba(OH)2、CuSO4、HCl D.K2CO3、NaCl、HNO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7.25℃时,向VmLpH=a的NaOH溶液中滴加pH=b的盐酸10VmL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Na+的物质的量,则此时(a+b)的值为()A.13 B.14 C.15 D.无法判断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OH—= HCO—3
B.碳酸氧钠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稀硫酸中通入氨气:H++NH3 = NH+4
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2—3+2H+ = CO2↑+H2O
9.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NH4Br(S) NH3(g)+HBr(g) 2HBr(g) Br2(g)+H2(g)
2min后,测得c(H2) = 0.5mol/L,c(HBr)=4mol/L,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0.5mol/(L·min) B.2.5mol/(L·min)
C.2mol/(L·min) D.5mol/(L·min)
10.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B.有气泡但无沉淀产生
C.最终生成白色沉淀D.无明显现象
11.恒温条件下,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
衡后,慢慢压缩气体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体积减小一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
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一定会变浅
C.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大于原来的两倍
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1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浓H2SO4,恢复并保持原温度不变,测得溶液
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 = 1.0×10—10mol/L
C.该溶液的浓度,与pH为12的KOH溶液的浓度相等
D.该溶液的浓度,与pH为10的Ba(OH)2溶液的浓度相等
13.有一无色未知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
下列离子中,还需
要作进一步的化学实验才能确定是否大量存在的是()A.Fe3+B.AlO—2 C.NH+4 D.CO2—3
14.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5.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
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A.3.45g B.2.3g C.1.15g D.0.575g
16.某温度下,在0.1mol/LnaHB溶液中,已知c(H+)>c(OH—),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
A.c(Na+)=0.1mol/L≥c(B2—) Array B.c(Na+)=c(HB—)+2c(B2—)+c(OH—)
C.可与0.1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
D.c(H+)·c(OH—)=10—14
17.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
收集的气体是()
A.铜与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20分。
每小题4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8.在室温下,体积相等的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
下列对两种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NaOH与CH3COOH的质量相等
C.两溶液的pH之和小于14
D.以上情况都不可能
19.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 / 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减低温度
C.加水D.加少量冰醋酸
2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B.0.1molFe在O2中燃烧生成FeO和Fe2O3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C.0.1mol/L Na2CO3溶液中含CO2—3数目为0.1N A
D.2.7gAl与足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AlO—2数目为0.1N A
21.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N2和1gH2,乙容器中充入2gN2和2gH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22.有CuO和Fe2O3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HCl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2ag 该混合物在CO气流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2a—3.2)g B.(2a—1.6)g C.1.6ag D.0.8ag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3.(10分)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 H+HA—HA—++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若“碱性”)。
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A2—)+c(HA—)+c(H2A)=0.1mol·L—1
B.c(OH—)=c(H+)+c(HA—)
C.c(H+)=c(OH—)+c(HA—)+2c(A2—)
D.c(Na+)=2c(A2—)+2c(HA—)
(3)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0.11mol·L—1(填“<”,“>”,或“=”),理由是:。
24.(7分)
(1)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发生下列反应:
H2O2+2Fe3+ === 2Fe2++O2↑+2H+,H2O2+2Fe2++2H+ === 2Fe2++2H2O
在以上反应中Fe3+实际起着作用,总反应式为。
(2)I2与Fe3+一样也可以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I)在下面填入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I2 == 2HIO,。
总反应为。
(3)在硫酸和KI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使淀粉变蓝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铁酸钠(Na2FeO4)可作为一种新型净水剂,在反应中Na2FeO4被还原为Fe3+离子,请简述铁酸钠之所以能净化水,除了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外,另一原
因是。
25.(7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
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催化剂为Cu2O/ZnO):
CO(g)+2H2(g)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升高温度,
CH3OH的体积分数(填“增大”、
“减少”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表
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与纯水的电离相似,在液氨中也存在关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1)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
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C(NH+4)=C(NH—2)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
(2)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
②列举在液氨中,与“H++OH—=H2O”的实质相类似的化学方程式。
(3)NaNH2加入水中,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写出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7.(10分)根据下列框图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与浓盐酸:。
H与NaOH溶液:。
(3)在常温下,单质C与浓硫酸共存的现象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0分)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有明显错误,指出错误所在,不必作图。
(1)制取氨气:错在。
(2)称量硝酸钾固体:错在,这种称量方法,实际所得硝酸钾的质量是。
(3)干燥SO2体:错在。
(4)将溶液稀释至250mL定容时,观察点如图所示,错在,此时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填“大”或“小”)。
29.(14分)氮化铝(A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
某氮化铝中含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图I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际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本实验中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的是(填选项的标号)。
A.汽油B.酒精C.植物油D.CCl4(4)若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含有的杂质是。
(6)已知样品的质量为Wg,若实验结束后测得氨气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AlN的式量为41)。
(7)有人改用图II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 的质量分数。
你认为是否可行?(填入“可行”、“不可行”)。
原因
是。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30.(6分)有50mL 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
通入一定量的CO2,取此溶液10mL将其
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
滴加入0.1mol·L—1的HCl溶液,产生CO2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盐酸体积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2)标准状况下生成CO2的体积为。
(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1.(10分)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与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原混合物中,逐滴加入过量硝酸,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粉先反应,生成Fe2+
b. 铁粉全部溶解后,铜粉才反应
c. 最后溶液中含Fe3+和Cu2+
(2)在实验中,所用硝酸的浓度为。
(3)在实验①中,溶解了Fe的质量是否为5.6g:;实验②中溶解了Cu是否为9.6g:(填“是”或“否”)。
(4)在实验④中,V的值为:。
参考答案
第I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B 2.C 3.D 4.A 5.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B 7.C 8.C 9.B 10.A 11.D 12.C 13.C 14.B
15.B 16.A 17.B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0分;每小题4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8.C 19.C 20.A 21.D 22.B
第II 卷(共84分)
四、(本题不包括3小题,共24分)
23.(10分)(1)碱性(2分) A 2++H 2O == HA ++OH +(2分)
(2)ABD (2分) <(2分)H 2A 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 +,抑制了HA —的电离。
(2分)
24.(7分)(1)催化(1分)2H 2O 2 === 2H 2O+O 2↑(1分)
(2)2HlO+H 2O 2 === I 2+O 2↑+2H 2O (1分) 2H 2O 2 == 2H 2O+O 2↑(1分)
(3)2I —+2H ++H 2O 2 === I 2+2H 2O (1分)
(4)生成的Fe 3+水解产生Fe(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2分)
25.(7分)(1)减小(1分) (2)1min)()
(3)(2-⋅⋅L mol B t B n (2分)(3)b:c (2分) (4)Cu 2O+CO 2Cu+CO 2(2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1)C (2)①2Na+2NH 3=H 2↑+2NaNH 2 ②NH 4Cl+NaNH 2 = 2NH 3↑+NaCl
(3)有 NaNH 2+H 2O = NaOH+NH 3↑(每空2分)
27.(10分)(1)Al 2O 3 ; Al ; Cl 2, AlCl 3;(各1分)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2分)
Al (OH )2+OH — = AlO 2+2H 2O (2分)
(3)钝化(2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0分)(1)使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分)
(2)砝码和样品放置位置颠倒(2分)6.4g (1分)
(3)进气的导管太短,而出气的导管太长(2分)
(4)眼睛俯视刻度线(2分) 大(1分)
29.(14分)(1)cabd (2分)
(2)关闭分液漏斗,微热锥形瓶,广口瓶中右侧导管水柱上升,恒温时水柱并不回落。
(2分)
(3)C (1分) (4)不变(2分) (5)碳(2分) (6)4100a/22.4w%(2分)
(7)不可行;(1分)烧杯导管的末端接一倒扣的漏斗来吸收氨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30.(6分)(1)NaOH Na 2CO 3(2分) (2)56mL (2分) (3)0.15mol/L (2分)
31.(10分)(1)abc (2)4.00mol/L ; (3)否 否 (4)8960mL (每空2分)
(2)由实验①中有金属剩余可知,反应①中金属必显+2价。
则据方程式:
3M+8HNO 3(稀)===3M (NO 3)2+2NO ↑+4H 2O ①得
△
131_300.4100.0400.0)(400.024.224.24)(-⋅===⋅⨯=L mol L mol HNO molc mol
L L HNO n (3)由实验②与实验①的数据分析,平均每失1mol 电子溶解的金属的质量为:
11
0.2834.2224.248.46.90.18--⋅=⨯⋅--mol g mol L L L g g 由此可判断溶解的金属是铁;实验①中转移的电子为g mol mol g Fe m mole e mol
L L 4.815.0/56)(;3.03/4.2224.2=⨯==⨯-- 由实验3与实验2的数据分析,平均每失1mol 电子溶液的金属的质量为: 11
3234.2248.472.66.9--⋅=⨯⋅-mol g mol L L L g 由此可判断该9.6g 金属是铜。
(4)每份金属的组成为g g g g Fe m 8.16)6.90.18(4.8)(=-+=、g Cu m 6.9)(=, 当加入400mL 稀硝酸时金属完全被氧化,在实验③的基础上,Fe 2+再失电子: m o l m o l
g g 3.01/568.16=⨯,稀硝酸再被还原产生NO : L m o l L m o l NO V 24.24.223
13.0)(1=⋅⨯⨯
=-,所以,实验4共产生气体 L L L 96.824.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