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民歌《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是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是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
这首民间词的内容,据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认为是讽刺贾似道推行的“公田法”和“经界推排法”。

就南宋末年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此说颇有道理。

《宋史·贾似道传》记载了南宋理宗时,贾似道当政,于景定四年曾实行“公田法”。

办法是强制以低价收买一些大地主的“逾限”田地,充做公田,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并充军饷。

当时规定的收买公田的限额是一千万亩。

这种名义上采用强买方法,禁止土地“逾限”的问题,实质上乃是朝廷和私家地主争夺土地和收入的问题。

公田法实行过程中,“虽百亩之家,亦不免焉”(见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甚至农民的小块土地也往往被强行收买。

收买公田的政策,使土地更加集中,各阶层均极力反对,社会矛盾和危机进一步加深。

后来贾似道又请行“经界推排法”,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民力更陷入困境。

基于上述种种,该词的作者或
为直接受害者,或为目睹者,对“公田法”、“经界推排法”推行过程中的危害体验甚深,情感激愤,蓄之既久,联想也特别活跃,于是信口成章,这首词调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借词来写时政,就现存宋代民歌看,数量并不多。

这首词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用字遣词通俗轻俏,和文人词的精雕特点不一样。

整首词分上下两片,每片各六句,共六十字。

为了分析的方便,结合内容,以三短句、“七、四、四”言形式组成一章,全首共四章。

第一章一开头从高高在上的宰相说起,宰相的端坐“庙堂”,意味着国家将有重大的决策出现,人们拭目以待。

经量:指清丈土地。

正在议论阶段的“经量”,尚在拟议中,一个“便是”,就这么轻率地决定了,事物的性质一下子从初级阶段发展到质变。

上片第二章在内容上紧承前三句,面对人们的疑虑,宰相授意“臣僚”纷纷“上一章”给皇帝,“头说”、“尾说”,反复强调必须“经量”,其结果“帝从之”。

下片第三章写“经量”的付诸实施。

被称为“轻狂太守”的各郡买公田专官,“闻说经量”,立即“星夜”行动,强行收买,造成了“浙中大扰……,破家者多”(见《宋史·贾似道传》)的严重后果。

第四章明确“经量”给整个社会及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危机。

山东河北实际已沦陷,并不在南宋统治者手里,为什么近的不说,却说远的?这大约有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两重意思。

对于那些在“经量”中获得大量好处,谋取了私利的“轻狂太守”,作者以鄙夷、讽刺的口吻告诫他们,“好去经量”吧!到处都是灾荒.为什么不再去“经量”? “胡不”句,用反诘语气对全篇作结,进行嘲笑讽
刺,特别表现了作者对这类人的反感。

事实上,“公田法”和“经界推排法”虽受到皇帝的支持,但由于上下各阶层的反对,始终不能全面推广,因而后来不得不明令禁止。

贾似道去职后,南宋朝廷为了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不得不把收买来的土地“尽还原主”。

整首四章,最后两章是关键之所在。

第四章是了解词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关键,这是很明白的。

第三章则是形成整首词气氛的关键,也是艺术上最能震撼读者心灵的地方。

这首词属双调小令,上下两片句句叶平声韵,声情低抑。

整首有八句、八次重复使用“经量”,以突出表现词所要抒发的中心思想和感情。

八组“经量”,词性并不完全一样,意思也不尽相同,使用过程中,在各自位置上,都能显得确切不移,虽重复而不觉累赘,虽次数多而不觉杂乱,故这种重复,不是形式上的文字游戏,而是内容的推进,形象的更新。

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手法的应用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因为在一首容量有限的词中,声音和意义不相同的字,终究会比总是重复使用的一二个字显得更丰富些。

在这一首中,只是在四言一句时重复,并见出整齐。

七言一句,字多句长,重复字出现多了不易整齐,所以这首中的七言句就不使用重复的词语,这也说明它本身的艺术表现力是有限度的。

不论如何,这首词中“经量”的八次成功使用,仍为文人诗和其它类型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