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推行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

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规范
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来达到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下面将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

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1.规范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活动
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减少因管理不规范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可
以规范程序,减少管理漏洞,保证各项管理活动能够优化、完善和发展。

2.保障财务安全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财务安全。

包括建立会计、审计、财务等
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防范财务作假、挪用公款等不当行为。

通过规范财务管理,可以使财务部门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3.加强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加强风险管理,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实现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管理风险。

规范风险管理,可以使风险控制
更加精准,避免预算超支、损失增大等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边界,确保工作流
程顺畅、责任落实到位。

2.流程管理:规范各项管理流程,明确流程走向和程序规定,确保流程的透明、公开
和合法,减少管理滞后或漏洞等问题。

3.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收集、存储和传递,避免信息泄露、
遗漏等问题。

4.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使管理
预算精细化、风险控制到位、预算超支的问题得以避免。

1.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关键要素。

风险评估要
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具体风险类型,如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防
范措施。

2.杜绝内部人为造成的错误或犯罪行为,防止违规成为制度的空子,建立零容忍机制,加强对内部不当行为的查处和惩罚,构建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3.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注重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控制和实施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和
优化管理,提高内部管理的效能。

1.明确指导意见: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2.建立内部控制小组:成立内部控制小组,制定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条例。

3.组建项目组:成立内部控制项目组,明确工作任务,并开展工作。

4.分析风险:分析、评估所面临的风险和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应
对策略方案。

5.制定控制方案:针对性制定控制方案,包括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
的制度和流程。

6.内控启动应用:实施控制方案,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内部审查和管理。

7.内控监督和改进: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改进,使之适应实际经营及管理
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