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早疫病为真菌性病害,根据对番茄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的分析,总结了以农业、化学等综合防治的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番茄;早疫病;发生;防治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病,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均可发生。

近几年由于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连作年限的延长、田块植株残留体的残留,致使番茄早疫病每年发生,所以掌握和识别早疫病的防治方法,对提高番茄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症状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茎和果实。

幼苗发病,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

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和叶片呈现褐或黑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稍凹陷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出现同心轮纹,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黑色霉层,即病斑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受害叶片变黄干枯,早期脱落。

在叶柄、茎干上发病,多在分叉处形成褐色至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稍凹陷,日久病斑产生灰色霉层,上生同心轮纹,严重时分叉处折断。

果实发病,病斑着生位置多在蒂部和裂缝处,也有同心轮纹,后期发病部位上均产生黑色霉状物。

2 发病规律
早疫病病菌主要以包子和菌丝体随着病残体在被害部或种子越冬,分生孢子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可长达一年多。

病菌由气流、雨水、昆虫传播,一般从气孔及伤口侵入,也可从表皮直接侵入。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

3 防治方法
3.1 种子处理
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15~2min,然后取出用毛巾闷12h可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

3.2 田间管理
苗床用无病新土;通风透光,降低表土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与非茄
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外烧毁。

3.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腐毒利可湿性粉剂2000陪喷雾;发病后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陪+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陪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陪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陪液喷雾。

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每7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