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
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
宫收缩乏力为主要原因。

导致宫缩乏力的因素较多,诸如产程过长,子宫过度膨胀,使用镇
静解痉剂,产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精神过度紧张等。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引起了健康科学领域认识观的改变,强调了心理因素对
健康影响的重要。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失血量大于500毫升,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常来势凶猛,出人意料,
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而病人没有
任何的心理准备,所以经常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近来我们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产后
出血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共性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

1 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病例40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18岁。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6例,胎盘因素9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2 心理问题及原因
2.1 焦虑和恐慌
焦虑和恐慌最多见。

产后出血病人起病急,心理上无准备,生与死的体验较其它疾病更为强烈。

焦虑主要源于疾病的突发,与家人分离,经济能力有限等,同时担心孩子没人照顾以及
对孩子的性别与家人期望不一致而耿耿于怀;恐慌主要因为生命遭到威胁的不安全感、害怕
因贫血丧失能力等。

2.2 抑郁
害怕自己有生命危险或主观认为自己已经无法获救,常表现出消沉、抑郁、悲伤、退缩、沮
丧等心理情绪,变得沉默寡言,出现这一心理,主要是由于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的缺乏。

2.3 无助感
此类病人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对事物反应迟顿,感受到孤独自卑。

2.4 自暴自弃
此类病人因丧失了治疗疾病的信心而不配合治疗,甚至放弃、拒绝治疗。

3 护理措施
分娩属于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无心理准备
而症状明显,病人的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护理人员针对产后出血病人不同心理问题给予不同
的护理措施。

3.1 焦虑
护理人员对出现焦虑恐惧的病人要加强巡视,选择适当的形式、时机安慰鼓励劝导病人,满
足病人的不同需要,指导家属照顾新生儿的方法,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消除病人的顾虑,
指导病人顺利通过情绪不良时期,提高对应激情绪的耐受力,降低所产生的焦虑和恐惧,使
病人尽快恢复平衡心理,提高其在治疗护理过程参与的积极性。

3.2 抑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产后出血病人进行安慰解释工作,讲明出血原因,或者请已经
康复的产后出血患者做现身说法,使患者消除抑郁,放松心情,消除一切不良心理影响,帮
助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疾病,认识疾病,努力与疾病做斗争,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3.3 无助感
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外,还要做好家属亲友的思想工作,建议他们多探视陪护病人,以宽容的态度为其提供倾诉发泄的机会。

尤其是患者的丈夫,应
该多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使病人能够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治疗的信心。

3.4 自暴自弃
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之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做病人的知心朋友,告诉她只要医护人员不放
弃就有希望,让其信任医生、配合治疗。

4 讨论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与治疗已形成新的医学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
人们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

心理护理治疗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态度、行为、语言来完成,大量的事实表明,心理刺激起情绪和行为对疾病发展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后出血病人一般病情危急,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和需要,有针
对的进行护理干预,消除不良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精神愉快,以最佳的心理状
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对此病人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