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微专题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学生用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1.熟悉常见光照图类型 侧视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2.精确把握光照图中的基本要素
(1)找准两条线——晨线、昏线。

①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面图1中AB ︵。

②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

(2)确定五个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图1 图2 ①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 点。

②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 点。

③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图2中D 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
00时,其北方为极夜)。

④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⑤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依要素把握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跟踪训练
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图①表示全球昼夜平分
B.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②
C.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相同
D.太阳直射南回来线的是图④
2.关于图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球位于近日点旁边
B.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C.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
D.此时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解析]第1题,图①显示晨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图②显示地球顺时针自转,说明为南极俯视图,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推断为冬至日,此时北极点为极夜,太阳高度不是最大;图③显示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可推断为夏至日,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不同。

图④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

第2题,由上
题图4是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漠河在北半球高纬度,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

2024年新年伊始,某航班从上海直飞美国旧金山(西八区),2024年起飞,2024年到达,飞行时间11个小时。

据此完成3~4题。

3.飞机起飞时,太平洋上的日照状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A )
4.下列关于该次航班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飞机自东向西穿过国际日界线
B.飞行过程中穿过晨线
C.飞机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D.飞行过程中太阳处于偏北的方向
[解析]第3题,此时为新年伊始,为北半球冬半年,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解除B、D两项;飞机抵达时两城市不在同一天,结合两地相差16个时区,可知到达时北京时间不能晚于16时,飞机飞行时间为11小时,即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不能晚于5时,此时接近日出,靠近晨线,故A项正确。

第4题,飞机从上海飞往旧金山,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界线,最短航线为经过大圈的劣弧,先向东北再向东南,飞行过程中太阳处于偏南的方向,飞行过程中穿过晨线。

5.图1是某节气的太阳光照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表示回来线和极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图1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图2),并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1表示的是_6月22__日(日期)前后的光照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23°26′N,90°W)__,AB是_昏__(填“晨”或“昏”)线;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慢
__,北京时间为_2:00__。

(3)图1中E点的地方时为_18:00__。

(4)图中的B、D、F、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D>M>F>B__。

[答案](1)如下图:
[解析]第(1)题,图1是侧视图,图2是极地俯视图,顺时针方向西经度数减小,说明图2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绘制时留意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因南、北半球昼夜状况相反,故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

90°W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因此阴影表示的夜半球位于图的左侧。

第(2)题,图1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表示的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太阳直射北回来线;90°W是12:00,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AB是昏线;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旁边,公转速度较慢;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90°W的地方时(12:00)为西六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4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00。

第(3)题,图1中的E点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8:00。

第(4)题,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依据图中的B、D、F、M四点的纬度,推断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D>M>F>B。

6.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20°N,45°W)__。

P点的纬度是_70°N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C__点。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的范围是_70°S及其以南地区__。

(4)假如A点的地方时为19:20,B点所属时区是_西十区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更?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案](5)第一种状况:南;北半球白昼将变短。

其次种状况:北;北半球白昼将变长。

(6)由20°N向南北两侧降低。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35°E为夜半球的中心经线,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45°W;由晨线与经线夹角为20°,结合昼夜分布可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

P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处,其纬度为70°N。

第(2)题,C点所在纬线的昼弧明显长于AB所在纬线的昼弧,故C点白昼时间最长。

第(3)题,从图中供应的信息可知,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第(4)题,由图可知,135°E地方时为0:00或24:00,A点地方时为19:20,由此可计算出A点与135°E的经度差为70°,由此可知B点在135°E以东且相差70°,计算可知B点经度为155°W,属于西十区。

第(5)题,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有两种可能,即向北或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将有变长或变短两种状况。

第(6)题,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从20°N向南北两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