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洛茨基提出和完善“不断革命论”以与斯大林的“阶段革命论”对立,并且发展“世界革命论”原理与斯 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对立。
பைடு நூலகம்物生平
早年生活
9岁时的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生于乌克兰赫尔松县扬努夫卡村的一个拥有三百俄亩左右土地的犹太富农家庭。 1888年,来到敖德萨,考入一所德国人办的圣保罗教会学校。在敖德萨的八年学校生活,使之大开眼界。1896 年,转到工业城市尼古拉耶夫城上学时,开始从事工人运动,组织“南俄工人同盟”,并在工人中间进行反对沙 皇专制制度的宣传工作。1898年初,“南俄工人同盟”遭破获,包括托洛茨基在内共200多人被捕入狱。在狱中 , 读了列宁刚出版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这是他首次阅读列宁的著作。
感谢观看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 基
苏联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反对 派代表人物
01 人物生平
03 社会影响
目录
02 人物评价 04 人物著作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俄语: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1日), 原 名 列 夫 ·达 维 多 维 奇 ·勃 朗 施 坦 , 苏 联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 、 政 治 家 、 军 事 家 、 理 论 家 , 工 农 红 军 、 第 四 国 际 的 主 要 缔造者。
高尔基在《列宁》一书中曾这样记述列宁对托洛茨基的评价:“‘是的,是的,我知道!关于我和他的关系 有人在胡说。谎话太多了,特别是关于我和托洛茨基之间的关系。’他拍了一下桌子说:‘请您给我指出另一位 能够在一年里组织一个几乎是模范的军队并取得军事专家尊敬的人来,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人!’。”
社会影响
托洛茨基的思想理论并未随着他的逝世而消亡,世界各地或多或少都有其追随者。更为重要的是,在斯大林 体制崩溃和苏联解体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期中,托洛茨基主义成为一个新的突出反抗全球性政治倒退的一个 方向,具有其它任何主义都不可代替的功能,逐步为各地共运组织所重新认识和理解。
1 8 9 8 年 , 被 判 处 流 放 东 西 伯 利 亚 四 年 。 在 流 放 地 , 用 安 蒂 德 ·奥 托 的 笔 名 经 常 给 老 民 粹 派 分 子 在 伊 尔 库 茨 克 创办的合法的地方报纸《东方评论》写文章,他写过评论尼采、左拉、易卜生、邓南遮、莫泊桑、果戈理、赫尔 岑、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高尔基等著名学者和作家的文章,显示了出色的文艺批评才华。流放期间,认识 了捷尔任斯基。1902年春,在流放地阅读了一份用复写纸印的《火星报》和列宁的《怎么办》,深受启发,决定 逃出流放地去参加《火星报》派的革命活动。同年秋的一个晚上,托洛茨基逃出了西伯利亚来到萨马拉,当时护 照署名托洛茨基,从此以后他就一直沿用这个名字。
巴西劳工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Workers' Party)巴西最大左翼政党,也是该国执政党。成 立于1980年2月10日,总部位于圣保罗Rua Silveira Martins, 132 Centro,意识形态属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 义。
托洛茨基主义常被不知道的人误以为是共产思想里面的无政府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系谱上,其属于左翼。本 质上,托洛茨基主义仍坚持阶级斗争理念,坚持工人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这两个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持 苏联的民主权利,倡导工人民主,反对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政治交易,反对秘密外交,拥护世界革命。
美国著名托派领袖,也是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Workers Party)创办人的詹姆斯·坎农(James P. Cannon)表示:“托洛茨基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的运动、新的教条,而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再生,就像 它在俄国革命和第三国际初期所表现的和实践的一样。”
人物著作
1929年-1940年流亡期间,写下大量具有启发性的伟大著作。尽管苏联当权者歪曲社会主义多年,二战后 苏联境内仍有工人只看了托洛茨基的部分著作就走上反对斯大林集团的革命社会主义道路。在左翼反对派的历史 影响下,苏联国内一直有零星的地下左翼反对派积极运动,直至苏联解体,其影响力可想。
马克思主义研究促进会出版被背叛的革命书影 1、《被背叛的革命》(1936年)。以分析苏联的所有重要 方面(革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为中心,紧紧围绕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前途,堪称马克思《法兰西 内战》、列宁《国家与革命》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继承发展。
2、《俄国革命史》(1930年)。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极为详实的真实记录,大量的普通士兵观察 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参与(他本人就是十月革命的富有戏剧性的著名“演员”之一)。
3、《列宁以后的第三国际》(又名《共产国际纲领批判》,1928年)。这个小册子是写给共产国际六大的 批判提纲,由此共产国际的重大路线斗争才公开出来,但只限量复印了一部分给与会代表,不久又收回了。该著 作不仅在于抨击了列宁以后共产国际的修正主义路线,还阐述了革命无产阶级自己的纲领和战略战术思想,具有 长久的历史理论价值。内容具体不说,仅举一例,当时美国共产党代表设法“骗”到一份,看完后当即热烈支持 托洛茨基,并把该文件带回美国,迅速得到一批美国工人运动干部的支持,由此开创了美国托派共产主义运动。 30年代一度占据该国工人运动支配地位的智利伊达尔戈派共产党也是从接受托洛茨基的共产国际纲领批判开 始,......
1897年的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敏捷的思维、过人的精力和优美的文笔很快得到了列宁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工党 革命同仁的尊敬和欣赏,列宁写信给普列汉诺夫,建议让托洛茨基参加《火星报》编辑部,担任第七名......
人物评价
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评价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部问题上反对中央的 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 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
十月革命时,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十月革命后, 1 9 1 7 年 11 月 - 1 9 1 8 年 3 月 任 外 交 人 民 委 员 、 1 9 1 8 年 3 月 - 1 9 2 5 年 1 月 任 陆 海 军 人 民 委 员 、 苏 联 革 命 军 事 委 员 会 主 席 、 1919年3月-1927年8月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17年-1927年任俄共/联共(布)中央委员,1919年1926年任俄共/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26年10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政治局委 员 职 务 。 1 9 2 7 年 1 月 共 产 国 际 执 行 委 员 会 决 定 , 撤 销 他 的 执 行 委 员 职 务 , 同 年 11 月 被 开 除 出 党 。 1 9 2 9 年 1 月 被 驱 逐出苏联。1938年组建第四国际,1940年8月在墨西哥遭暗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