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_人教部编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1. 《观潮》
一、看拼音写汉字
lǒng zhào kuān kuò yóu rú zhú jiàn jù shuō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笼.罩(lǒng lóng)风号.浪吼(háo hào)薄.雾(bó báo)
浩.荡(gào hào)人声鼎沸.(fèi fú)余波.(bō pō)
三、选字组词。

(1()笑()廷听()起落
(2合()()罩小巧玲()
(3()()不决()气波()汹涌
四、查字典。

“鼎”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正当正在;③大;④比喻王位帝业。

“人声鼎沸”中的“鼎”应选第()种,“鼎力相助”中的“鼎”应选第()种,“鼎盛时期”中的“鼎”应选第()种,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 形容隐隐约约。

()
3. 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六、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1.给第二句话加标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短文先描写了潮来时的()如(),又描写了潮来时的()像()。

同时从侧面间接描写了人群,()、()这两个词语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带给人们的强烈震撼。

七、课外阅读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hè),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

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拂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

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A] 。

而后,山里慢慢起风了。

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B] 。

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隐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1.用几个四字词语概括写出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 )( )( )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3.文中的A、B两处,分别填入哪个句子更合适?
①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②构成了一幅精妙的风景画
4.“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一句中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是指。

人们“惊愕”是因为;人们“喜悦”又是因为。

答案:
一、笼罩宽阔犹如逐渐据说
二、lǒng háo bóhào fèi bō
三、(1)嘲朝潮(2)拢笼珑(3)滔淘涛
四、D dǐng 目 7 ①③②
五、人山人海若隐若现风平浪静
六、1. ,!
2. 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沸腾
3.声音隆隆的声音样子如一条白线踮起脚沸腾
七、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幻莫测
2.提示:而后,山里慢慢起风了……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3.②①
4.云雾忽而淹没眼前的一切,忽而又拂袖而去云雾的变化太突然,让人无法想象云雾变化带来的大美景色,让人身心愉悦
教学反思
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