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艺术教学辅导 第4—7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科学与艺术》教学辅导
第四章领导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
1、领导方法概述;2、领导方法与领导方式的内容与形式;3、领导者的思维方法。

重点学习内容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征
1.领导方法的含义
领导方法是指在领导主体的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运用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

它是领导主体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是领导者尽其职能的行为方式。

2.领导方法的特征:目的性;多样性;动态性;多层次性;条件性。

二、领导方法的基本层次
1.具体领导方法
“具体领导方法”是反映领导工作具体规律的具体领导方法。

“具体领导方法”是适应于领导者完成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任务的具体领导方法。

2.基本领导方法
“基本领导方法”是反映领导工作一般规律的基本领导方法。

基本领导方法解决的是领导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矛盾,适应范围广,领导工作的各个领域都能用。

3.根本领导方法
“根本领导方法”是领导活动的一般方法,其他一切领导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居于领导方法体系的核心地位。

三、领导方法的重要作用
1.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掌握领导工作主动权的钥匙
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
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领导者调动下属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4.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搞好领导班子团结的重要条件
5.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四、方法论原则与基本领导方法
1.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领导方法
(1)实事求是方法论的科学内涵
从实际出发;核心在于从“事实”中求出“是”,即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目的是用“求”出来的“是”去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正确运用实事求是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唯心主义;
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忌主观主义;
三要坚持实践标准,切忌长官意志,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崇洋,不唯现成经验,只唯实。

2.群众路线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领导方法
(1)群众路线方法论原则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执行群众路线有两种主要方法:
一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二是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

(2)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方法论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是领导者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当好“听众”和“小学生”。

二是领导者对群众意见要善于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发现和集中群众意见。

三是领导者要做好教育宣传群众工作,善于把领导决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领导者要善于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鼓励和引导群众前进。

五是领导者要善于把领导意图与群众要求相结合,为把领导决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提供组织保证。

3.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的领导方法
(1)坚持“两点论”,做到两手抓
(2)抓中心,抓关键,推动全盘,学会“弹钢琴”
五、现代科学方法在领导活动和领导方法中的运用
1.系统论方法;2.信息论方法;3.控制论方法;4.现代定量分析方法;5.危机领导法;6.运筹领导法;7.目标领导法。

六、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1.按领导权力的控制运用程度分类:集权式、分权式与均权式
2.按照领导的指挥模式分类:强制命令式、自由放任式、教育激励式
3.按领导活动侧重点分类: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
七、领导者的思维方法
1、系统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方法的含义
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系统论观点,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
领导者思考和处理问题,都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全局上,注意整体功能,提高总体效益,增强综合效果。

2、多向思维方法
多向思维方法的含义:多向思维又称多方位思维、发散思维。

突破思维定式是多向思维的关键,思维的发散性其实质是迁移,迁移是指整个思维起点、思维指向、思维标准、思维结果之间的跨越流动、变化,善于变通,善于创新。

3、侧向思维方法
侧向思维方法的含义:侧向思维是在正向思维、单向思维受阻时而变换一下角度,从侧面来达到目的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侧向思维的要义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左思右想,左右逢源,借助系统之外的信息、知识、经验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

4、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方法的含义
逆向思维的特征是别人从众他独行,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逆向思维方法的步骤与实质:怀疑、批判、探索、验证是逆向思维必不可少的四个步骤。

5、模糊思维方法
模糊思维方法的含义:模糊,一般指事物的概念、轮廓不清晰,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明朗,难以用精确、具体的语言来表达。

6、直觉思维方法
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1)非逻辑性;(2)潜意识性;(3)突发性;(4)随机性;(5)深刻性。

运用直觉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1)灵感不会凭空产生,顿悟也决非空穴来风。

(2)直觉思维需要一个有准备的头脑。

(3)直觉思维要注重灵活适时地转换思维方法。

7、战略思维方法
(1)战略思维的含义:是从全局和长远来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2)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正确掌握和运用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
(1)强化全局观念,培养凡事谋全局的思维习惯
(2)强化知识武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强化思维锻炼,提高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本领
(4)强化信息追踪,开阔想问题做决策的眼界和空间。

第五章领导艺术
教学主要内容:
1、领导艺术的含义与内容;2、领导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3、领导艺术同领导科学、领导方法和领导经验的关系。

重点学习内容
一、领导艺术的含义和特点
1.领导艺术的含义
(1)“艺”与艺术
“艺”在中国的象形文字中是一个人栽培什么东西的意思,与劳动有关,是生产劳动的技能。

艺术是个高雅的概念,本意是指形象地反映现实,又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

(2)领导艺术
其具体表现是:
①领导艺术的培养离不开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一个满足现状、不求上进的人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②领导艺术与实践密切联系,单靠书本永远培养不出有用人才,实践是领导艺术的基础。

③领导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性,并且应该是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的领导才能。

④领导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模式化和非模式化的结合,呆板教条的人是掌握不了领导艺术的。

⑤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地解决领导工作中的各种复杂矛盾,不只是解决普通的矛盾和问题。

2.领导艺术的特点
(1)科学性
①它是领导活动客观规律的生动再现
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领导方法和艺术的指导原则
③领导艺术是古今中外广大领导者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
(2)权变性
(3)个人特性
(4)创造性
(5)经验性
二、领导艺术的内容
1.待人艺术
所谓待人艺术,指的是领导者如何发挥下级作用,取得同级配合和上级支持的艺术。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是待人艺术的基础
(2)扬长避短是待人艺术的核心
(3)在其位、谋其政是待人艺术的根本
2.处事艺术
3.用权艺术
(1)善于运用个人影响力的艺术
(2)相宜授权的艺术
授权的艺术和技巧:
①“因事择人,视能授权”
②明确权责范围
③委授权责要适度
④授权而不放任⑤要合理授权
4.会议艺术
(1)主持会议的技巧与艺术
①牢牢把握会议议题,引导与会者始终围绕会议议题进行讨论。

②准时开会,不迁就迟到的人。

③保持良好会风,要设法让与会者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状态。

④主持者讲话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有感召力、鼓惑力、亲和力。

⑤要简明扼要地归纳总结。

(2)领导者处理会议中冷场、离题、争执的技巧与艺术
①冷场②离题③争执
(3)端正会风技巧与要求
(4)决策性会议技巧
(5)执行会议的技巧
5.火候艺术
三、学习和掌握领导艺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1.学习和掌握领导艺术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新节奏的需要
2.学习和掌握领导艺术是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能的需要
3.学习和掌握领导艺术是有效实现领导目标的需要
现代社会领导艺术特征
1.领导集团化:由于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任何领域的领导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是由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组成的集团。

2.决策民主化:在现代生产领域,民主意识和体制已经深入人心,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决策机构,而且要有咨询机构
3.智囊制度化:现代领导把智囊研究和咨询服务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充分发挥智囊的得力助手和智慧源泉的作用。

4.走向科学化:民主原则是由多数裁决,科学性则是由实践裁决,而两个裁决又并非完全一致。

第六章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教学主要内容:
1、领导决策概述;
2、决策程序;
3、科学决策体制;
4、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重点学习内容
一、决策的含义
1.决策的定义
狭义的决策,是指领导者对行为方案的最后选择,即“拍板”、“定案”。

广义的决策,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集思广益、拟订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优的全过程。

领导决策包括以下规定性:
(1)决策背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决策主体———领导者、同时还有被领导者的参与。

(3)决策前提———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主观条件的把握。

(4)决策条件———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5)决策内容———确定未来将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对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进行设计、规划和选优。

(6)决策状态———决策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2.决策的要素
决策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1)决策者:指进行决策的领导者;
(2)可控制因素(决策变量):即决策者所掌握和可以运用的资源;
(3)不可控制因素(状态变量):指决策的外部条件和客观因素,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
(4)决策对象:与决策目标有关的各种事物及因素。

二、决策的性质
1.决策是一种理性的管理活动。

2.厥词具有明确的目标性。

3.决策就是抉择。

4.决策是寻求科学方案。

三、决策的类型
1.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2.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3.战略性决策与战术性决策
4.确定性决策与风险性决策
5.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
6.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四、决策的一般特征与企业决策的特殊性
1.决策的一般特征
(1)预见性;(2)择优性;(3)目的性;(4)创造性2.企业决策的特殊性
(1)企业经营决策是战略决策,而非战术决策
(2)企业经营决策是非程序性决策,而非常规性决策(3)企业经营决策往往是非完全计量的多目标决策(4)企业经营决策是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五、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
1.科学决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
2.科学决策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
3.科学决策是决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4.科学决策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六、决策的程序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1.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2)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3)领导者应着重注意发现的问题
①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

②被某种倾向所掩盖的问题。

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4)正确把握界定问题
2.确定目标
(1)正确确定目标的重要性
(2)确定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是目标内容要明确具体。

二是目标制定要符合实际。

三是多个目标要正确区分
(二)集思广益,拟订方案
1.集思广益
2.拟订方案
(1)要坚持多备选方案原则
(2)拟订备选方案的类型
①积极方案②应变方案③临时方案
(三)综合评估,方案选优
1.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即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已经拟订的可行方案进行效益、危害、敏感度及风险度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以了解各方案的利弊和可能性。

(1)方案评估的范围
一是产生的后果,包括效益分析和危害分析;
二是方案实施的过程,包括实施条件分析和敏感度分析。

(2)方案评估内容
一是备择方案是否有利于决策目标的实现;
二是备择方案的现实可能性;
三是备择方案可能结果的预计。

(3)方案评估的标准
2.方案选优
(1)方案选优在领导决策活动中的重要性
(2)方案选优要正确处理专家与领导者的关系
(3)领导者要正确掌握方案择优标准
(4)方案择优要注意的问题
(四)实施方案,反馈调整
1.实施方案
(1)试验证实;(2)防范分析;(3)制订实施计划
2.反馈调整
追踪决策的特点:
(1)回溯分析。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4)心理效应。

七、健全和完善决策体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1.决策体制的含义
所谓决策体制,又叫决策机制,是指为保证民主科学决策而建立的相关体系和制度。

2.健全和完善决策体制的重要意义
八、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工作系统。

2.咨询系统
“咨”———商量;“询”———请教。

咨询系统的特殊作用是———“谋”。

咨询系统的智能结构要———“优”。

咨询系统的作用发挥要———“独”。

3.决断系统
决断系统的基本功能———“断”。

决断系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4.监督、反馈系统
九、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一)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1.善抓时机,以变应变
2.果断决策,迅速出击
3.开拓创新,以新应变
(二)刚柔相济,统筹兼顾
1.领导者要娴熟掌握刚柔相济的辩证法
刚:指领导者原则上的坚定、决策上的果断、行动上的开拓等等。

柔:指策略上的灵活、作风上的民主、待人上的谦和等等。

2.领导决策要统筹兼顾,协调运行
一要协调好决策内容上的主与次。

二要协调好决策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

三要协调好决策顺序上的先与后的关系。

3.领导者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灵活行事,相机应变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基层领导者的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多问题不是基层领导个人可以随便改变的。

(四)不断实践,跟踪决策
高明的领导者必须懂得对已作出的决策不断进行跟踪决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保证决策的最好效果。

(五)掌握现代技术,做到科学决策
由于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快速性,用传统的方法作决策很可能出现片面性。

(六)刻苦钻研决策理论,努力提高决策水平
领导者是决策的主角,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对决策负全责、负总责。

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领导者要自觉加强决策科学理论学习,努力培养科学决策的思维方式,在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艺术上勇于实践。

第七章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教学主要内容:
1、领导应具备的科学人才观;
2、领导识别选拔人才的方法与艺术;
3、领导用人的原则与艺术。

重点学习内容
一、领导用人的“才德”
1.爱才之心;
2.求才之渴;
3.容才之量;
4.举才之德。

二、领导用人的“才才”
1.识才之眼;
2.用才之能;
3.护才之魄;
4.聚才之艺。

三、领导应具备的现代人才观念
1.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
3.凭实绩考量人才的观念
4.包容人才合理错误的观念
5.爱护激励,养用并重观念
三、古今领导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要求
1.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与艺术
(1)李悝识人“五视”
(2)《吕氏春秋•六验》
(3)诸葛亮知人之道“七观”
(4)思想家刘劭识人辨才“八观”
2.领导者选拔人才的现代方法
(1)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2)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方法测评和选拔人才(3)通过推荐办法选拔人才
(4)通过毛遂自荐的办法发现人才
(5)用公开选举的办法选拔人才
3.领导者识别人才的基本要求
(1)从实绩中发现人才
(2)从性格中发现人才
(3)从人的智能中发现人才
(4)领导者发现和识别人才比较方法
①从顺境与逆境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②从平时与关键时刻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③从对下对上的态度行为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④从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⑤从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⑥从品德与才干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⑦从群众评价和领导评价的对比中发现、识别人才。

(5)领导者识别和发现人才的胆识
①要敢于破除论资排辈陋习,大胆启用青年才俊
②要注意人才类型的识别,做到用其所长,知人善任
③领导者识别和选拔人才要择其山高,不讳谷深
四、领导者选拔人才的基本观点、方针和原则
1.领导者选拔人才应坚持的基本观点
(1)领导者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人才
(2)领导者要坚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人才
(3)领导者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才
(4)领导者应破除唯文凭轻能力的选人观念
(5)领导者应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2.领导者选拔人才应坚持的原则和方针
(1)选拔人才要坚持“四化”方针
(2)选拔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3)选拔人才要搞“五湖四海”
(4)选拔人才要走群众路线
(5)选拔人才要公开竞聘
五、领导者要克服选人上的认识误区
1.克服“首因效应”的选人误区
2.克服“晕轮效应”的选人误区
3.克服“近因效应”的选人误区
4.克服“成见效应”的选人误区
5.克服“月光效应”的选人误区
6.克服“马太效应”的选人误区
7.克服“戴维现象”(效应)的选人误区
六、领导用人的原则
1.大公无私,任人唯贤原则
2.德才兼备,学能统一原则
3.量才用人,职能相称原则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
5.扬长避短,尽其所能原则
(1)扬长避短(2)用长容短
(3)扬长克短(4)化短为长
(5)短中见长(6)容人之长
6.合理搭配,整体效能原则
7.五湖四海,用人为公原则
8.爱护激励,用养并重
七、领导用人的最佳标准
1.领导者用人的黄金准则
2.领导者用人的“白金法则”
八、领导要自觉摆正同下属的位置
1.位置平等
2.位置适宜
3.位置互换
4.位置流动
5.领导要合理调适同下属的距离。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