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趣的羊》阅读练习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有趣的羊》阅读练习与答案
①“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天大地大,野草蔓延苍苍茫茫,风吹草低,这是老课本里的几只牛羊。
那只看花的羊惹人喜爱,它有闲情逸致,是一只有趣的羊。
②趣,在中国古代美学里占有极高的位置,明人李贽甚至称“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
趣,是指快意于心的快乐之情、陶然之美,我们日常说“有趣”就是指有意思,生动,活泼,懂得生活。
古代文人里,为什么苏东坡特别为人所欣赏,就是因为他有趣。
他的诗文充满妙趣,生活中也充满情趣。
[A]话说一次苏东坡饭后,摸着肚皮问家人里面所装何物,有的说都是文章,有的说是满腹智慧,侍妾朝云却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捧腹大笑,频频点头。
③《浮生六记》里有一个叫陈芸的可爱女子,其可爱之处就是有趣、有情调。
她可以突发奇想,把昆虫标本,用细线缚在自家盆景的花叶之间,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她用竹篱笆做了一扇活动屏风,盆中种一些藤本植物,可以在竹屏格上坑埏生长……绿意葱茏,生机盎然,人坐其中,仿佛身处碧绿的原野,真个是妙不可言。
④不要以为革命家只会革命,不懂生活,或是无暇关注生活中的美。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却是一位颇懂欣赏美且有生活情趣的人。
李大钊从小生活在滦河边,看惯了“滦河南流曲折入海”,对家乡的母亲河一往情深。
他在北大任教时,曾对夫人赵纫兰说:“我们带上孩子,从滦县坐帆船回一趟老家,那该多么有趣!“1919年暑假,李大钊一家从滦县下火车,然后坐船回故乡大黑坨,一个月后,他将这次回乡的历程写入了《五峰游记》。
他在文中这样描绘滦河景色:“[B]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
”
⑤鲁迅给人的印象近乎冷峻,俨然一副斗士形象。
其实生活中的鲁迅也有温情、逗人的一面。
当年,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见到鲁迅时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萧伯纳的赞关,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言,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另一件事也让人忍俊不禁,一次深夜,鲁迅正在伏案写作,忽然被窗外一只猫的叫声打扰。
鲁迅放下手中的笔,拿起手边的香烟罐,将一支支香烟对着那只猫轻轻弹出。
这时的鲁迅全然没有了大作家的祥子,可爱得像个顽童。
⑥人贵有趣,心贵有闲。
世上的生灵,填饱肚子是本能,也是最重要的。
只有吃饱了、穿暖了,才得以生存。
生存是不易的,这种不易是因为要战胜欲念,记了要更饱,暖了要更暖,所以衍生烦恼、不如意、不顺心。
而葆有一颗赏月看花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最起码比别人多一点豁达,多一点情趣,知道适可而止。
葆有一颗有趣的、可爱的心,把有趣的珍珠镶嵌在苦辣酸甜的生活里,我们的目光会更远、心胸会更敞亮。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1)仿照示例,整合本文相关内容。
人物趣味具体体现
苏东坡生活之趣赞同侍妾说他一肚子是不合时宜
陈芸家装之趣①将昆虫标本点缀在花叶间,让藤本
植物长到屏风上
李大钊②旅途之趣③为赏母亲河坐帆船回老家
鲁迅④言语之趣对萧伯纳玩笑话的赞赏欣然接受(2)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从文中[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句,设计一个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问题,并提供答案。
(3)《中国纪检监察报》是一份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报刊,你认为本文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的原因是什么?
【考点】内容理解概括;开放探究;词句理解赏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文段首点明记叙的对象“趣”,接下来写苏东坡的生活之趣(赞同侍妾说他一肚子是不合时宜),陈芸的家装之趣(将昆虫标本点缀在花叶间,让藤本植物长到屏风上),李大钊的旅途之趣(为赏母亲河坐帆船回老家),鲁迅的言语之趣(对萧伯纳玩笑话的赞赏欣然接受),最后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明确看法“人贵有趣,心贵有闲”。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题干提示“人物:陈芸”“趣味:家装之趣”,联系第③段“她可以突发奇想,把昆虫标本,用细线缚
在自家盆景的花叶之间,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她用竹篱笆做了一扇活动屏风,盆中种一些藤本植物,可以在竹屏格上蜿蜒生长”可概括为:将昆虫标本点缀在花叶间,让藤本植物长到屏风上;
根据题干提示“人物:李大钊”,联系第④段“李大钊从小生活在滦河边,看惯了“滦河南流曲折入海”,对家乡的母亲河一往情深。
他在北大任教时,曾对夫人赵纫兰说:‘我们带上孩子,从滦县坐帆船回一趟老家,那该多么有趣!’1919年暑假,李大钊一家从滦县下火车,然后坐船回故乡大黑坨,一个月后,他将这次回乡的历程写入了《五峰游记》。
他在文中这样描绘滦河景色:‘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
’”可概括为:为赏母亲河坐帆船回老家;描写的是“旅途之趣”;
根据题干提示“人物:鲁迅”“具体体现:对萧伯纳玩笑话的赞赏欣然接受”,找到第⑤段“当年,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见到鲁迅时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萧伯纳的赞美,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言,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可概括为:言语之趣。
(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A“话说一次苏东坡饭后,摸着肚皮问家人里面所装何物,有的说都是文章,有的说是满腹智慧,侍妾朝云却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捧腹大笑,频频点头”,写苏东坡听完侍妾朝云说的话捧腹大笑,频频点头,所以可以关注她说话的重点“不合时宜”;据此可设计问题:品析加点词“不合时宜”的妙处。
“不合时宜”原指不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情况。
联系第②段“苏东坡饭后,摸着肚皮问家人里面所装何物”可知,“不合时宜”在此是调侃苏东坡对美食的爱好,喜欢品尝美食,亦是对他不合时代主流的调侃;联系苏轼的个人经历“仕途坎坷,被贬偏远”可知,苏轼未因被贬而愁绪满肠而是让生活充满情趣,表现了苏东坡对官场失意的乐观豁达和生活之趣。
B句“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描绘的是河边景致,据此可设计问题:B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写乘船看到的斜阳与两岸景色的映衬之美;联系第④段“李大钊从小生活在滦河边,看惯了‘滦河南流曲折入海’,对家乡的母亲河一往情深。
他在北大任教时,曾对夫人赵纫兰说:‘我们带上孩子,从滦县坐帆船回一趟老家,那该多么有趣!’1919年暑假,李大钊一家从滦县下火车,然后坐船回故乡大黑坨,一个月后,他将这次回乡的历程写入了《五峰游记》。
他在文中这样描绘滦河景色”可知,李大钊喜爱母亲河(滦河)的景致,为了欣赏滦河坐船回老家,通过描绘滦河的美丽景致,表现了李大钊当时内心的闲适、宁静与满足,表现李大钊的旅途之趣。
(3)本题考查主旨。
本文段首点明记叙的对象“趣”,接下来写苏东坡的生活之趣(赞同侍妾说他一肚子是不合时宜),陈芸的家装之趣(将昆虫标本点缀在花叶间,让藤本植物长到屏风上),李大钊的旅途之趣(为赏母亲河坐帆船回老家),鲁迅的言语之趣(对萧伯纳玩笑话的赞赏欣然接受),最后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明确看法“人贵有趣,心贵有闲”;“生存是不易的,这种不易是因为要战胜欲念,饱了要更饱,暖了要更暖,所以衍生烦恼、不如意、不顺心。
而葆有一颗赏月看花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最起码比别人多一点豁达,多一点情趣,知道适可而止。
葆有一颗有趣的、可爱的心,把有趣的珍珠镶嵌在苦辣酸甜的生活里,我们的目光会更远、心胸会更敞亮”,强调要欣赏生活中的情趣,少一些欲念,欲念会衍生烦恼、不如意、不顺心,只有多一点豁达,多一点情趣目光才会更远、心胸才会更敞亮。
刊登在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报刊《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启发人们少些欲念,内心会更加豁达、敞亮,就不会走上腐败的道路,符合《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和“反腐败”的宗旨,故而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
答案:
(1)将昆虫标本点缀在花叶间,让藤本植物长到屏风上旅途之趣为赏母亲河坐帆船回老家言语之趣
(2)【示例】:选【A】问题:品析加点词“不合时宜”的妙处。
答案:“不合时宜”原指不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情况,这里用来调侃苏东坡对美食的爱好,以及对他不合时代主流的调侃,表现了苏东坡对官场失意的乐观豁达和生活之趣。
(意对即可)
选【B】问题:请对文中第4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环境描写,写出滦河及两岸景色之美,渲染李大钊途径滦河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李大钊的旅途之趣。
(意对即可)
(3)本文作者在文末表达的观点是:“人贵有趣,心贵有闲”。
若我们能够为生活多注入一些情趣,就能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处世,目光会更长远,心胸会更敞亮,也就不会走上腐败的道路,这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和“反腐败”的宗旨相符,所以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
(意对即可)
【点评】阅读感悟表达这类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答文学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原著的内涵和蕴含的科学原理。
第三步:把握文章主题,结合题意,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