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逻辑
年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不
屈不挠、前赴后继地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
能取得成功。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
会制、多党制、总統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
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
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肆意掠夺,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事实证明,不触动日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
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
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
了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
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
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
宗旨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科学的指导
思想、严谨的制度安排、明确的价值取向、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
推动力量。
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
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任何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者相互取代的主张和做法,都
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
尤其需
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
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
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
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
当前的重点
任务,就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
构改革,这是关系全局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
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
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如果政治定力不足、政治自信不够,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入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囹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高中政治知识点:征税和纳税
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2)目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3)手段:凭借政治权力
(4)依据:税法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国家通过税收位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