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各类题型详解与实战演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行测各类题型详解与实战演练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国考更是众多考生追逐的目标。

而行测作为国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型多样、内容广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解题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国考行测的各类题型,并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解题技巧。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逻辑填空
这部分题型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词语含义的准确理解,以及对语境中逻辑关系的把握。

比如,要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

2、片段阅读
考生需要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快速抓住文段的主旨大意,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关键句,分析文段的结构等方法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实战演练】
例题: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
料”“始料不及”甚至“_____”的结果。

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
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_____,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
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事与愿违敬畏
B 事倍功半谨慎
C 针锋相对尊重
D 南辕北辙克制
解析:第一个空,“甚至”表示递进,所填词语应比“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程度更重。

A 项“事与愿违”指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符合语境;
B 项“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不符合文意;
C 项“针锋相对”
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不符合语境;D
项“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相反,不如“事与愿违”恰当。

第二个空,对大自然保持“敬畏”,搭配恰当。

故答案为 A 选项。

二、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1、数字推理
通过分析数列的规律,找出下一个数字。

常见的规律有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等。

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数字感知能力和
一定的推理技巧。

2、数学运算
涉及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多种类型。

解题
时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善于运用方程、赋值、代入排
除等技巧。

【实战演练】
例题:某单位共有职工 72 人,年底考核平均分数为 85 分,根据考
核分数,90 分以上的职工评为优秀职工,已知优秀职工的平均分数为
92 分,其他职工的平均分数是 80 分,问优秀职工的人数是多少?
A 12
B 24
C 30
D 42
解析:设优秀职工的人数为 x 人,则其他职工的人数为(72 x)人。

根据总分相等可列方程:92x + 80×(72 x) = 85×72,解得 x = 30。

故答案为 C 选项。

三、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考查考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部分。

1、图形推理
观察给定的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和变化。

包括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样式规律等。

解题时要多角度观察图形,善于总结常见的规律类型。

2、定义判断
根据所给的定义,判断选项中的事例是否符合定义。

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定义的关键要素,逐一分析选项。

3、类比推理
考查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等。

需要对词语的含义和关系有清晰的认识。

4、逻辑判断
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加强削弱论证等。

要掌握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实战演练】
例题:琴棋书画∶经史子集
A 兵强马壮∶闭关自守
B 悲欢离合∶漂泊流浪
C 衣帽鞋袜∶冰清玉洁
D 鸟兽虫鱼∶江河湖海
解析:“琴棋书画”和“经史子集”都是由四个并列的名词组成,且每
个名词都是一个独立的类别。

A 项“兵强马壮”中“兵强”和“马壮”是主谓
结构,“闭关自守”中“闭关”和“自守”是并列结构,不符合;B 项“悲欢
离合”中“悲欢”和“离合”是并列结构,但“漂泊流浪”是并列的动词,不
符合;C 项“衣帽鞋袜”是四个并列的名词,但“冰清玉洁”是并列的形容词,不符合;D 项“鸟兽虫鱼”和“江河湖海”都是由四个并列的名词组成,且每个名词都是一个独立的类别,符合。

故答案为 D 选项。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资料、图表等,要求考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

解题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掌握快速阅读和提取
关键信息的方法,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技巧,如尾数法、估算法等。

【实战演练】
例题:2018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为 1200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

问 2017 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
A 10909
B 1000
C 1100
D 1080
解析:2017 年粮食产量= 1200÷(1 + 10%)=1200÷11 ≈ 10909
万吨。

故答案为 A 选项。

五、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多
个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题型要求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平时要注重积累。

同时,在答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推理法等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实战演练】
例题: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A 军事:白起、李靖
B 经济:桑弘羊、郦道元
C 天文:张衡、郭守敬
D 艺术:吴道子、顾恺之
解析:A 项,白起和李靖都是著名的军事家,对应正确;B 项,桑
弘羊是西汉时期的经济名臣,而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并非
经济领域,对应错误;C 项,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郭守敬编制了《授
时历》,都是天文领域的杰出人物,对应正确;D 项,吴道子和顾恺
之都是著名的画家,属于艺术领域,对应正确。

故答案为 B 选项。

总之,国考行测的各类题型都有其特点和解题方法,要想在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的解
题思路和技巧。

同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答题速度,这样才能在国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希望以上内容对正在备考国考行测的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