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成语典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囫囵吞枣成语典故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
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
定语等成分。

下面为大家带来囫囵吞枣成语典故,快来看看吧。

囫囵吞枣
【出处】(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

把枣整个吞咽下去。

比喻在学习上
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成语典故】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

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

摊主
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

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
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

”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

医生又说:“红枣虽
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

呆呆地坐在
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
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
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
有好处。

”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

医生
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
也是没有好处的。


【成语点评】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


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成绩没有提高。


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
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

凡事欲速则不达,只要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就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囫囵吞枣造句:
1、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
吞枣竟有收获。

2、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

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3、一直想着说、读、写、练,却总是囫囵吞枣的一带而过。

4、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5、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6、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7、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8、爷爷坐在我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
囫囵吞枣乱干一通。


9、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10、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12、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3、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4、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15、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
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16、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
以然。

17、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
而不化”,难以理解。

18、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
囵吞枣。

19、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20、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
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21、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

他向来做
事都是张冠李戴,三心二意。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做事非常的不认真,偏重于不求甚解,多指读书方面。

【近义词】
食而不化、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反义词】
含英咀华、融会贯通、细嚼慢咽;
【寓意】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
有弊。

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

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
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