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6分)
1. (2分)近年来,我国西藏地区积极加大太阳能产品的使用,并相继实施了“阳光计划”“科技之光”“阿里光电计划”等太阳能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项目。

那么,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的原因有()
①纬度高②天气晴朗干燥,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分)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秳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不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斱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 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 . 天津一年内正午太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变小
C . 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 . 杭州30°N可能被阳光直射
3.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25°N在五带中属于()
A . 热带
B . 寒带
C . 北温带
D . 南温带
4. (2分) (2013高一上·梁山月考)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下题.(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①河外星系②太阳系③地月系④总星系.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2)“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牡丹江的昼夜状况为()
A . 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B . 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C . 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D . 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4)“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A . 先变快再变慢
B . 先变慢再变快
C . 越来越快
D . 越来越慢
(5)“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 . 清晨
B . 正午
C . 傍晚
D . 深夜
5.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
B .
C .
D .
(2)下列四组城市,在B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B . 海口、汕头、北京、伦敦
C . 伦敦、北京、汕头、海口
D . 汕头、海口、伦敦、北京
6. (2分)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 . 20°N,30°E
B . 25°N,25°E
C . 23.5°S,60°W
D . 40°S,120°W
7. (2分) (2020高一上·北京期中)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半球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
A . 北半球昼长夜短
B . 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C .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 . 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3)当太阳直射点从①运行到②,历时大约()
A . 半年
B . 1个月
C . 一年
D . 3个月
8. (2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期末)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进入预定轨道后的北斗导航卫星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 . 太阳系
B . 银河系
C . 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
(2)卫星发射时,纽约所在时区(西五区)的区时是()
A . 11月5日8:45
B . 11月5日6:45
C . 11月6日8:45
D . 11月6日6:45
(3)在火箭发射后的一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B .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 南半球昼长变短
9. (2分) (2013高一上·嘉兴期中)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C . 岩石圈、地幔、地核
D .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10. (2分) (2015高一上·遵义期中) 读图,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 . 地幔和地壳
B . 岩石圈和地壳
C . 地幔和地核
D . 地壳和地幔
11. (2分)当地时间2014年2月1日,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如下图)。

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当地()
A . 太阳黑子增多
B . 大气逆辐射增强
C . 手机信号消失
D . 出现流星雨现象
12. (4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 . 西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北风
D . 东北风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赤道低气压带
13. (4分) (2020高三上·安徽月考) 读某地近地面(a)、海拔500m(b)、海拔1000m(c)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 . 锋面
B . 气旋
C . 反气旋
D . 台风
(2)若此时东南方气团势力较强,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 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B .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C . 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D . 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
14.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读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我国特有
B . 雨热同期
C . 盛夏伏旱
D . 冬雨夏干
(2) b地肯定位于()
A . 北半球大陆东岸
B . 北半球大陆西岸
C . 南半球大陆东岸
D . 南半球大陆西岸
(3) 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 . a—b—c
B . b—c—a
C . c—a—b
D . c—b—a
15. (4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

其植被覆盖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下水充足
B . 山地降水丰富
C . 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D . 年均温低蒸发弱
(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 太平洋
B . 北冰洋
C . 大西洋
D . 印度洋
(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 .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B .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 .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 .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16. (2分) (2019高一上·田阳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

图1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2示意正午穿堂风的形成过程。

“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A . 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
B .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
C . 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
D . 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
17. (2分) (2013高一上·遵义期末)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两幅图中受冷气团控制的点是()
A . ①④和ab
B . ②③和cd
C . ②③和ab
D . ①④和cd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 . 乙图中的城市可能为阴雨天气
C . 甲图中④地未来受冷气团控制
D . 乙图中四地仅c地天气晴朗
18. (2分)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 . 东南风
B . 东风
C . 西风
D . 西北风
(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 .
B .
C .
D .
19. (2分) (2015高一上·涡阳期末) 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下题.
(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其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代表水汽输送
B . 甲表示陆地
C . ③代表降水
D . ①环节目前人类对其影响非常小
(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为()
A . 北太平洋暖流
B . 秘鲁寒流
C . 日本暖流
D . 加利福尼亚寒流
20. (2分)下列洋流中,以信风为动力的是()
A . 巴西暖流
B . 北赤道暖流
C . 加利福尼亚寒流
D . 北大西洋暖流
21. (2分) (2018高二下·福建期中) 俄罗斯北冰洋海岸线漫长,但巴伦支海沿岸是其最大、自然条件最好的海军基地,水温比其他北冰洋沿岸偏高,原因是()
A . 纬度位置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多
B .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
C . 离北极点最远,受极地低温的影响小
D . 欧洲工业集中,排出大量CO2产生温室效应
22. (2分)按照成因划分的洋流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A . 风海流
B . 密度流
C . 水平补偿流
D . 垂直补偿流
23.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B . 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C . 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 . 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 . 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 . 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D . 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24. (2分) (2016高二上·安吉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积雪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无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处西风带,降水多
B . 波浪汹涌,海冰稀少
C . 暖流流经,水域温度高
D .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烈
(2)影响图中6月等积雪持续时间线在乙处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 洋流
B . 季风
C . 纬度
D . 地形
25. (2分)地球上水循环最主要的动力是()
A . 水的三态变化
B . 大气运动
C . 太阳能
D . 重力能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5分)
26. (3分) (2013高一上·池州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在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S:横波.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_.
27. (5分) (2019高一上·定远月考) 下图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等压线P1、P2、P3数值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图中L1、L2处若形成锋面,则L1为________锋,L2为 ________锋。

(4)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地和________地,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地。

28. (5分)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点的经度为0度),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2)比较A、B、D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________。

(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

(4)在B地,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时间间隔为________小时。

(5)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

(6)请将A、B、C、D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

29. (2分) (2019高一下·湖州期末)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部分地区简图和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左上角)。

材料二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适宜生长在雪线附近的草甸高山区。

每年五月中下旬,气候转暖,冰山上的冬雪开始融化,草蝙蝠蛾的幼虫破土而出。

在腐殖质中爬行,等头向上爬到虫体直立时。

寄生在虫头顶的菌孢开始生长并把死亡的虫体当做养料,生长迅速,形成虫菌一体的“冬虫夏草”。

三江源区是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的掠夺式采挖等原因,冬虫夏草的生存区域逐渐萎缩。

(1)影响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从水循环角度看.图中主要河流中的水体通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径流输送等环节,参与了全球水体的海陆间循环。

(2)按波长划分。

到达三江源地区的太阳辐射以________ 为主,该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特征是
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

冬虫夏草属于________:简析三江源区成为冬虫夏草优质产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4)雪线分布的高度取决于________ 、 ________和地形条件:请分析近年来冬虫夏草生存区域逐渐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