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成语专项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突破(成语专辑)(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4年高考成语专项突破解析版
一考题考向
高考成语题三年分析:
命题特点:①所选成语大都是常见常用易错的成语;②放在大的语段情境中考查;
③考查方式灵活多变。
二、真题微观
1.(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家常莱”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任。
通过,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的生活作风。
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莱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纸上谈兵受益匪浅自己动手勤俭节约
B.形同虚设受益匪浅身体力行吃苦耐劳
C.形同虚设不虚此行自己动手吃苦耐劳
D.纸上谈兵不虚此行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C.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D.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使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得以增强,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参考答案】17. A 18. C 19.B
【解析】
【17 题详解】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用兵策略。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
侧重空谈.
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
侧重不起作用 .由下文“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可知,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侧重理论,缺乏实践,故“纸上谈兵”符合语境.
受益匪浅:指得到不少教益和启发。
侧重收获大.
不虚此行:没有白跑这一趟。
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侧重有收获.由下文“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可知,此处强调学校开设“家常菜”课程可以让学生有很大收获,故“受益匪浅”符合语境.
自己动手:亲自动手劳作。
侧重主动做事.
身体力行:亲自去干,努力实践。
侧重亲自做事.由上文“学生们感兴趣”“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可知,此处强调学生主动做故“自己动手”符合语境.
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
侧重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
吃苦耐劳:能经受艰苦和劳累。
侧重经受得住辛劳.由上文“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和“减少食物浪费”可知,此处强调“勤劳”和“节俭”的作风,故“勤俭节约”符合语境.
【18 题详解】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进行筛选排除。
下文“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是对制作“家常菜”过程的具体说明,该句强调的重点是“家常菜”,故括号中所填语句应以“家常菜”为重点。
A、B、D三项,强调重点是“劳动者”,故排除。
C项,主语是“家常菜”,且该项强调“辛勤付出”,与下文“体会到做菜的辛苦”相对应,故应选C项。
【19 题详解】
序不当,“互动性”为分句主语,应改为“互动性大增强”。
③句式杂糅,“有助于”“得到”杂糅,应改为错误分析:①偷换主语,这句话的主语应是“互动性”,应将介词“由于”置于“空间和时间”之前。
②语A项,“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序不当。
C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或“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序不当。
D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
错误分析:①“通过学习烧菜做饭”滥用介词“通过”,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②“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缺少主语,根据语境可知,该句主语应是“学生”,故应在“有助于”后加上“他们”。
“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缺少主语。
C项,“通过学习烧菜做饭”滥用介词“通过”,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D项,“通过学习烧菜做饭”滥用介词“通过”,导致句子缺少主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缺少主语。
2.(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此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
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在咫尺杞人忧天泾渭分明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空穴来风泾渭分明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空穴来风非此即彼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杞人忧天非此即彼取之不尽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17.A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强调距离近.语境强调互联网将“远在天涯的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但其距离并非近到伸手就可以触摸,故“近在咫尺”符合语境
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强调容易接触
杞人忧天: 比喻完全不必要的或没有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前文“担心”可知,语境强调线上虚拟世界带给人“担心”的感受,故“杞人忧天”符合语境
空穴来风:指消息或传言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强调传言有一定根据.
泾渭分明:比喻两者明显不同,多指是非好坏分明。
侧重两个事物之间的界限语境强调“线上与线下”二者之间的界限,故“泾渭分明”符合语境.
非此即彼: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在两者之间必取其一的选择。
侧重在两个事物之间进行选择
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
侧重事物的连续性.结合前文“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是现实社交的延续”可知,语境强调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不断提供情境素材作为“养料”,故“源源不断”符合语境. 取之不尽: 形容包含、蕴藏丰富无比。
侧重事物含量多.
【18 题详解】
解答本题,应根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进行补写,并使之衔接恰当。
由空前“社会交往”和空后““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此处应填一个过渡句,来连接“社会交往”和“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前文“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可知,社会交往受互联网影响很大,D项不符合语境,故排除。
C项“社会交往”在后半句,与前文衔接不够紧密,故排除。
B项,“不但······而且······”表递进,“也”表并列,句子本身有语病,故排除。
故应选A项。
【19 题详解】
错误分析:①偷换主语,这句话的主语应是“互动性”,应将介词“由于”置于“空间和时间”之前。
②语序不当,“互动性”为分句主语,应改为“互动性大增强”。
③句式杂糅,“有助于”“得到”杂糅,应改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或“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A项,“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序不当。
C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序不当。
D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
“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或“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序不当,“互动性”为分句主语,应改为“互动性大增强”。
③句式杂糅,“有助于”“得到”杂糅,应改为错误分析:①偷换主语,这句话的主语应是“互动性”,应将介词“由于”置于“空间和时间”之前。
②语序不当。
D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
A项,“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序不当。
C项,“空间和时间由于·····”偷换主语;“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2.(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
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 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
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
在 2016 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 6 层、深达 7.5 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
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 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 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 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 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参考答案】
17. (1)翻天覆地(2)不可企及(3)身临其境(4)一览无余
18.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 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第二处,结合“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不可企及”;“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
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 6 层、深达 7.5 米
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开阔或事物简单明了,一下就能全都看到。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
术展演”;
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且语序不当,改为“是现代超高清数
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殊含义。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特殊含义。
故选 B。
3.(2022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
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
照相而入“馆”,①,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②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
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
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
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③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某月某日下午三点”或“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那个时刻看到照片。
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
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划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7.①顺理成章②难以言喻③迫不及待;
18.第一处,主语是第一人称“我”,这是照相者本人提出的问题。
“我”只出现一次,塑造出一个想照一张好的相片,但因看不见自己的样子而急切发问以纠正自己的神态的孩子的形象,表达了“我”期待拍出好照片的急切心情。
第二处,主语是第二人称“你”,说明这些话是旁人对照相者的提醒,有一定的亲切感。
“你”再三出现,表现了旁人观看照相者照相时的细心与耐心,也能从中看到人性的善良。
同时,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对美的共同的追求。
【解析】
【17题详解】
第①空,前面说“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那么照相而入“馆”,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件事。
能够表达这个意思的成语是“顺理成章”,意思是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第②空,此处是对照相馆的感受,前面谈到了它的“神秘”,“端庄含蓄”,这里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幽暗”造成的“高贵感”,这些感觉是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因此应用“难以言喻”,意思是指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
此空填写难度较大。
第③空,这是写照完相之后等待取相的感受,前面有“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说明很兴奋,想要早点看到自己的照片,应用“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8题详解】回答本题,首先要对“我”“你”这两个人称及其作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然后联系上下文,考虑说话人的语境和心情,揣摩效果。
第一处,使用第一人称“我”做主语,说明提出问题的是照相者本人。
“我”只出现一次,后面的提问中,都省略了主语,使整个句子节奏变得紧凑,更好地体现了照相者想要照张好的相片的急切心情。
第二处,使用第二人称“你”,说明这些话是旁人对照相者的提醒,直接用“你”来称呼,有一定的亲切感。
“你”再三出现,说明提醒了很多次,体现了旁人的细心与耐心,从中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美”的共同追求。
4.(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
17.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 干打雷不下雨
B. 又吃鱼又嫌腥
C. 前怕狼后怕虎
D. 首尾不能兼顾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19. 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0. 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
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21.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
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
【参考答案】17. C 18. 语句:④;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19. 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寰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20. 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
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
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21. 答案示例“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
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
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
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解析】
【17题详解】
A 干打雷不下雨:指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
侧重不付出行动。
B 又吃鱼又嫌腥:比喻又得好处又嫌因此受损失。
常用作贬义,形容矛盾心理
C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侧重顾虑多。
D 首尾不能兼顾:泛指前后不能互相照顾,互相接应,处境困难。
侧重形容人的处境。
由空前“如果”可知,所填内容应为后句的假设条件;由空后“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可知,语境强调工作开始之前就已有太多顾虑,故应选用“前怕狼后怕虎”。
【18题详解】通过分析画波浪线的语句可知,①句“当然”是对②句所说内容的确认或肯定,③句中的“这一点”指代的是②句所说的“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故①②③句表述恰当,衔接流畅。
由后文“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那就不应当了”可知,画波浪线语句的后句主语为“古人”,且该句阐述古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根据结构和语义前后一致的原则,④句的主语也应是“古人”,故④句应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19题详解】由空前“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可知,补写句应与前句句式结构相同,即“作者+题目+对应内容”;由前文““釜'就是锅,“舟”就是船”和空后“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可知,补写内容可选取包含“舟”且意为“船”的古代诗文。
最后,仿照例句的结构形式进行补写即可。
【20题详解】作答本题,可结合三位教师的讲解内容,从讲述内容、运用情况、讲解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位教师:第二段“'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和“如果·····那样一定不会成功”,从正反两方面讲解了成语中蕴含的道理,清晰透彻;“当然·····那就不应当了”,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补充。
由此可见,第一位教师对于该成语的道理阐释透彻,能够鼓舞学生前进,但没有对成语的字词进行解释。
第二位教师:第三段“'釜'就是锅······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细致讲解了成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及用法;“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讲解了“釜”和“舟”的词义及其古今变化,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但未讲解成语的整体含义及运用情境。
第三位教师:“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终于把秦军打败了”讲解了与成语相关的历史知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讲解了成语中蕴含的道理。
知识与道理相结合,既有趣味性,也能教授学生道理,讲解全面且简洁明了。
【21题详解】作答本题,可先分析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然后选择成语拟写讲解要点。
由第四段“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的意思”可知,第三位教师讲解内容虽然不多,但其讲解中既有成语相关的历史知识,又有育人的道理。
故可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成语,先讲解成语的出处背景,再讲解成语蕴含的道理,按照这一逻辑顺序拟写要点。
同时,还应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语言表达需连贯、准确、简练。
三、备考策略(积累+必要的应试技巧)
(一)对于传统题型——熟知成语的几种常考设误类型: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意思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