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
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李捍卫;王慧芬;王福生;金波;段学章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0)001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对16例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态观察48周,在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治疗持续有效,未发生YMDD变异,5例发生变异.无变异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12周时,HLA-D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8周时,CD8o、CD40和CD1a与治疗前比明显提高(P<0.05)而HLA-DR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83及HLA-DR降低(P<0.05);治疗48周时,HLA-DR仍低于治疗前(P<0.05).无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4T细胞、CD+8 T细胞、NK 细胞、CD19+B细胞和CD+4/CD+8 T细胞比值均无明显变化;48周时,CD+4T 细胞比例增高,NK细胞比例下降(P<0.05).而变异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则无显著改变.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有效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40可随着HBV被长时间有效抑制而得到部分恢复,治疗过程中有DC表面的HLA-DR暂时降低,而后HLA-DR水平恢复和CD1a明显提高,同时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上升和NK细胞比例下降.而发生YMDD变异组,DC表面HLA-DR呈现持续性降低.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李捍卫;王慧芬;王福生;金波;段学章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十科;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十三科;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十科;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十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的影响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
5.替比夫定对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