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心得体会
人口老龄化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2019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为实现老有所养,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银发浪潮”既带来新的挑战,更催生新的机遇。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普遍规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复杂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衡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和水平。
《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满足老龄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握治理提升机遇,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立足当下施策、着眼长远部署,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规划》是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顶层设计及文件,彰显了党和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决心,坚定不移走稳走实走好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信心。
未来,我们要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
把握创新发展机遇,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
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给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带来压力,唯有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才能不断增强老龄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今天,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医疗”、构建社会保障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多样化的智能医疗产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断取得新成就。
发展老龄事业,要坚持创新是第一推动力,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打造老龄事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双创互推”引擎。
把握道德建设机遇,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从“子路借米”等孝亲故事的广泛流传,到“最美的女孩”孟佩杰等孝老模范的榜样树立,孝老敬老之风绵延至今。
老年群体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让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