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检测内容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单元检测内容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诡谲.(jué)怯懦.(nuò)雷霆.(tíng)赫.赫扬扬(hè)
B.睥.睨(pì) 侦揖.(jī) 眼馋.(chǎn) 雕梁画栋.(dòng)
C.注视
..(níng) 犀.厉(xī) 忌讳.(huì) 蹑.手蹑脚(liè)
D.鼎.盛(dǐng) 整个(lún) 鞠.躬(jǔ) 哗众取庞.(chǒng)
【解析】B.侦缉,眼馋.(chán);C.犀利,蹑.手蹑脚(niè);D.鞠.躬(jū),哗众取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今日王强迟到了,为了不让老师望见,他蹑手蹑脚
....地从后门溜进了教室。

B.他这般哗众取宠
....的做法,最终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欢迎。

C.这座赫赫扬扬
....近百年历史的宅院,坐落在人烟稀有的郊外。

D.我国三个“爱宰客”的景区,从前门庭若市
....,如今却无人愿去。

【解析】褒贬误用,“哗众取宠”的意思是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含贬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道德经》虽只有5000余字,而且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是世界上被翻译语种最多的经典之一。

B.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印度等22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政府间双边。

C.既要传承经典,又要在竞争激烈的阅读市场中争取读者、留住读者,连环画须要新内容、新风格、新形式。

D.从武戏到文戏,从看喧闹到听唱腔,从热衷听快板到要求听慢板,是京剧海外推广和传播的必经之路。

【解析】A.关联词运用不当,将“而且”改成“但”;B.缺宾语中心语,句末加上“协议”或“协定”;D.语序不当,将“推广”和“传播”位置互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太傅”是官名。

C.老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重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才智,一支粉笔写春秋。

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欢乐!”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也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提示组成。

《屈原》是由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入选教材的课文则是这部戏剧的剧本节选。

【解析】错误,“高足”是对别人徒弟的敬称,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5.依据摘选的《简·爱》内容,按要求作答。

(4分)
“……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
..过着丰富、开心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弄得僵化。

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敬重的人,同我所宠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相识了你,__A__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恒久拉走不行,真叫我胆怯和苦痛。

我看到非走不行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行这个必要性一样。


(1)“那里”指__桑菲尔德庄园__,A先生名叫__罗切斯特__。

(2分)
(2)出于什么原因,简·爱有“非走不行”的必要性?(2分)
婚礼时,简·爱知道罗切斯特有个疯妻,虽然怜悯他的遭受,但自尊自强的人格不允许她不顾一切与他结婚,于是断然离开庄园,离开爱人。

6.依据提示默写。

(7分)
(1)__饿死真吾志__,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南安军》)
(2)羹饭一时熟,__不知饴阿谁__。

(《十五从军征》)
(3)瀚海阑干百丈冰,__愁云惨淡万里凝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张养浩的《山坡羊· 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芜景象的句子是:__只见草萧疏,_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__。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缘由是:__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

(《曹刿论战》)
7.为了让同学们相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班级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调研活动。

请你主动参与活动。

(6分)
(1)请你依据材料供应的信息,说说关注中学生饮食健康的必要性。

(3分)
材料一:调查显示,95%的学生宠爱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宠爱或比较宠爱吃“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影响健康的垃圾食品有: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便利类食品(主要是指便利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

这些垃圾食品仅供应一些热量,而不供应丰富的养分,长期食用会影响健康。

(1)绝大多数学生在饮食结构上存在误区,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在“快餐的利与弊”探讨中,甲、乙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请你针对甲方的观点,为乙方进行佐证。

(3分)
甲方:我方的观点是“快餐利大于弊”。

快餐在中国特别流行,它不仅便利携带,而且节约大量的时间,它是现代快节奏社会的最佳反映。

同时,快餐口味多样,吃起来更为可口。

乙方:我方的观点是“快餐弊大于利”。

__快餐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长期食用,人体可能轻易地吸取超过每日所需的能量。

同时,快餐留意肉类、糖类及油脂类供应,缺乏蔬菜、水果、纤维素,养分搭配不均衡。

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分)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许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充满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奇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动,感情深厚,意境高远。

9.“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二)(黔东南州中考改编)(13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⑥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

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

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

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

④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

⑤颍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

⑥先主:指刘备。

⑦卧龙:这里比方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

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10.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痛心、缺憾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
(3)君与俱.来( 一起 )
(4)将军宜枉驾顾.之( 探望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躬耕于.南阳/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可计日而.待也/而.智术浅短
C.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其境过清
D.先主器之./已而之.细柳军
【解析】A.都是“在”的意思;B.连词,表顺接/连词,表转折,可是,都是;C.介词,拿/介词,因为;D.代词,他/动词,到,往。

1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样,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方诸葛亮出众的才能,对人物描写
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解析】主要写了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1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经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赞同这件事。

(三)第十一筐青菜(17分)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

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

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嘶哑。

或许是听见熟识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②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望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

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接着,日子总会回来安静,对不?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觉,在接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③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放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
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

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簇新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接着忙活。

随行的干部提示了一句,留意防护啊。

⑥老人又点了点头,照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⑦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⑧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焦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⑨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⑩见我没做声,他爽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
.......
整整第十天了!
.......
⑪这菜究竟送到哪儿?平安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⑫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⑬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

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照旧惦念。

女儿反复嘱咐:待在家里别出门,照看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

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⑭怕医院不要,担忧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知医院,菜是自己种的,簇新着呢。

⑮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⑯没说,怕她担忧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

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望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望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似乎在打电话请示汇报。

我担
忧他们不敢收,连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说明,我就是旁边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

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⑰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愿,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劳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

老人恳切地说。

⑱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

加上今日的,就是第十一筐了。

老人补充道。

⑲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日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⑳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叨念,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兴奋兴地吃一顿团聚饭。

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

那个下午,在暖暖
..
的春光
...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21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
渐远……(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2月17日)
15.阅读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2分)
插叙;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以及每天向医院捐赠青菜的缘由,使上下文结构更加紧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的善举感动并帮忙装菜做铺垫;突出“老菜农”对女儿的关爱以及对抗疫事业的支持(感恩之心),从而深化主题。

17.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老菜农)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淌”是快速流下的意思;在文中突出“老菜农”在田间摘菜之辛苦。

(2)他爽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掰”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在文中是指“老菜农”掰手指数自己给医院连续送青菜的日子(“女儿连续护理患者的日子”);侧面写出他对女儿的关爱,对持续的疫情的担忧,突出“老菜农”的和善、淳朴。

18.第⑳段中加点的“暖暖的春光”蕴含着哪些丰富的内容?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4分)
故事发生时,春天已到,午后的阳光是暖暖的;老人的行为让人感到暖和;抗疫的前景让人向往美妙的将来,光明而暖和。

1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3分)
“第十一筐青菜”,指“老菜农”在疫情期间为女儿工作的医院连续十一天免费赠送自家种植的青菜;深层蕴含着“老菜农”对女儿浓浓的亲情,以及对抗疫工作的支持(抗疫工作者的赞美和感恩);歌颂了一般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宏大的人性之美。

(四)责任心成就人(11分)
张勇
①古人云:“天下事,在局外呼喊争论,总是无益,必需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梁启超在书中谈到,人世间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有
了责任,“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②有人到一家公司应聘,经过交谈,老板觉得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因此,老板很客气地和他道别。

那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手指不当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接着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石,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离开。

就在这一刻,老板变更了办法,留下了这个人。

事后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或许未必赛过他人,但他的责任心令我观赏,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放心。

”询问任何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业选择员工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他都会告知你,责任感是重中之重。

③责任是一种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2003年,闾丘露薇冒着生命危急踏上了危机四伏的伊拉克战地,出行前,她曾分析:“这次究竟会不会运用生化武器,会不会运用其他武器,轰炸的时候会不会误中其他地方,都是不行知的。

”于是,有人问她对生命的看法,她说:“生命是特别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记者,告知大家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这是你的职业,这是你的职责。

”对记者这一职业剧烈的责任感驱使着闾丘露薇抛开个人安危,她和同事的报道让观众刚好知晓了事务进展。

这朵“战地玫瑰”也用自己的责随意识给职场女性上了生动的一课:在这里,不要把自己当女人,你要记住的只是你的职责和全部男性的职责一样。

有的时候,你的责任感比你的实力更让人看重。

当负责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时,它将成为你人生的一笔意想不到的财宝。

敢于担当责任的人将被给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值得信任。

④责任是一块试金石,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让他担当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方法。

20世纪初的一位移民意大利的美国人曾为人类精神的历史写下绚丽光辉的一笔。

这位名叫弗兰克的人,经过艰苦的努力,用自己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

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非凡的经验。

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

当他带着妻子和4个儿女从头起先的时候,他确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

全部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或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当还钱。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建稀奇迹。

⑤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时,就算身处这个位置上,也觉得许多事情与自己无关,常以种种借口躲避。

当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时,就会自动自发、最完备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甚至主动争取做得更多,让满腔热忱成为一种习惯。

所以,从长远来说,有责任心的人,远远赛过有实力的人。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责任心成就人。

21.文章第①段从古人名言谈起,有什么作用?(3分)
引用古人名言,说明在社会上做事要有责任感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增加了文章的劝服力。

22.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对比论证。

将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时的表现和有责任心时的表现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责任心成就人”的中心论点,更具有劝服力。

2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责任是一种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所以,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责任感;只有让一个人担当肯定的责任,才能够认清这个人的本质。

三、作文(50分)
24.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齐,感情真诚,不得抄袭和套作。

(50 分)
(1)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误会中或许会有一段难忘的故事,或许会更见人
的内在精神,或许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感悟……
请以“误会”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妈妈:“我挚友女儿通过钢琴八级了,我们家孩子还弹不成调。


爸爸:“我同事儿子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我们家孩子的作文总写不好。


孩子:“我参与航模竞赛,不也在市里获奖了吗?”
爸爸:“你就知道顶嘴,这次英语成果你又不犹如桌!”
孩子:“我的数学成果比他好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