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燃烧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燃烧的现象
课时:5课时
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燃烧的现象,知道燃烧需要氧气。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认识燃烧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燃烧,了解燃烧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介绍燃烧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的现象。
2. 教师进行燃烧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燃烧的过程。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展示燃烧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燃烧的特点。
2. 教师进行燃烧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燃烧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燃烧时的变化,如火焰的颜色、烟雾等。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现象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燃烧需要氧气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知道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介绍燃烧需要氧气的原理。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燃烧需要氧气的原理。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燃烧需要氧气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如火焰的大小、燃烧的速度等。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需要氧气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燃烧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燃烧的现象,知道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介绍燃烧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燃烧的特点。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展示燃烧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燃烧的特点。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燃烧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如火焰的颜色、烟雾等。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现象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燃烧的安全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燃烧的安全知识,知道如何预防火灾。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燃烧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如何预防火灾。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燃烧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如何预防火灾。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火灾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燃烧知识。
2. 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和拓展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燃烧知识。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燃烧现象的拓展实验。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燃烧知识。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燃烧现象的拓展实验。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拓展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课时:探究不同物质的燃烧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不同物质燃烧的实验。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和特点。
3.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不同物质燃烧特性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时: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影响燃烧的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等。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影响燃烧的因素。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燃烧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影响燃烧的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等。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影响燃烧因素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课时:熄灭火灾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熄灭火灾的方法,如用水、用灭火器等。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熄灭火灾的方法。
2. 教师进行火灾模拟实验,展示不同方法的熄灭效果。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熄灭火灾的方法,如用水、用灭火器等。
2. 教师进行火灾模拟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方法的熄灭效果。
3.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火灾处理流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熄灭火灾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火灾模拟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第九课时:燃烧与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烟雾、噪音等。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环保活动,如种植树木、减少浪费等。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幼儿讲解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让幼儿了解燃烧对空气质量、噪音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环保活动,如种植树木、减少浪费等。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环保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课时: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反思。
2. 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燃烧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活动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燃烧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燃烧现象的理解程度和反思能力。
2. 观察幼儿在交流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燃烧的概念与现象: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燃烧的现象是学习燃烧知识的基础。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体验燃烧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燃烧现象的理解。
2. 燃烧需要氧气:幼儿需要通过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
在实验中,观察火焰的大小、燃烧的速度等现象,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燃烧需要氧气的原理。
3. 燃烧的安全:燃烧的安全知识是幼儿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讲
解和火灾逃生演练,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知道如何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
4. 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和特点,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燃烧的影响因素:幼儿需要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燃烧的影响。
在实验中,观察不同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影响燃烧的因素。
6. 熄灭火灾的方法:了解熄灭火灾的方法并掌握正确的火灾处理流程,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通过火灾模拟实验,展示不同方法的熄灭效果,并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火灾处理流程。
7. 燃烧与环境保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是幼儿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燃烧对空气质量、噪音等方面的影响,幼儿可以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8. 总结与反思:在学习的阶段,幼儿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有助于巩固幼儿对燃烧现象的理解,并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和反思能力。
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现象、燃烧的安全知识、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燃烧的影响因素、熄灭火灾的方法以及燃烧与环境保护等内容。
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反思,幼儿可以加深对燃烧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