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 .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 . 王权的自我神化
C . 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 .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2. (2分)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 . 贵族生活腐化
B . 血缘色彩浓厚
C . 音乐发展迅速
D . 社会等级森严
3. (2分)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A . 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
B . 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
C . 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
D . 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4. (2分)(2016·合肥模拟)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土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A . 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 . 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C . 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 . 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5.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中) 西汉初期。

承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

相权的膨胀不
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具体表现为()
A . 郡国并行制度
B . 颁布“推恩令”
C . 创设刺史制度
D . 形成中外朝
6. (2分) (2020高一下·安徽月考) 有学者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省六部制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

”其合理之处表现在()
A . 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B . 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C . 分权制衡,决策民主
D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7. (2分) (2018高三上·鹤岗月考)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

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元代()
A .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 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8. (2分) (2019高一上·安徽竞赛) 明天启年间,魏忠贤当权,内阁首辅叶向高屡屡“以去就争”,多次以辞职为由保护了一些大臣。

这反映了当时()
A . 中央权力的运行出现异化
B . 专制主义皇权受到了抑制
C . 宦官专权破坏了官僚制度
D . 内阁首辅的权力日益膨胀
9. (2分)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 秦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 .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 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0. (2分) (2016高一上·阳东月考) 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

”该体制是()
A . 宗法分封体制
B . “丞相”体制
C . 监察体制
D . 科举选官体制
11. (2分)(2016·衡阳模拟)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

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
A . 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 . 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 . 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 . 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12. (2分)(2016·西城模拟)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 (2分) (2018高二下·四川期中) 甲午战争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

”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

”这一时期兴办女学()
A . 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B . 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C . 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D . 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14. (2分) (2016高一下·湖北期中) 张裕公司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生产企业,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之后几年内,产品行销出口,效益颇丰。

这一时期,张裕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国际形势影响
B . 国民政府重视
C . 经营理念创新
D . 国家政局稳定
15. (2分) (2018高三上·深圳月考) 历史图片能较好地展示历史事实。

下图描述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反帝反封,彻底革命
B . 反对侵略,珍爱和平
C . 国共合作,消除宿怨
D . 中日和解,面向未来
16. (2分)(2017·南昌模拟) 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A .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 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 . 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 . 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17.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联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
A . 西西里岛登陆
B . 诺曼底登陆
C . 突尼斯歼灭战
D . 阿拉曼战役
18. (2分) (2018高一上·马关月考) 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

该战役是指()
A . 平型关大捷
B . 淞沪会战
C . 百团大战
D . 孟良崮战役
19. (2分) (2017高一上·腾冲期中)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的斗争
C . 三大战役
D . 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斗争
20.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0月9日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 . 1931年
B . 1935年
C . 1937年
D . 1940年
21. (2分) (2020高一下·吉安月考)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辛亥革命()
A . 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 . 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
C . 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 . 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
22. (2分) (2019高二上·官渡期中)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 . 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 .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 .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D . 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23. (2分) (2017高一上·翁牛特旗月考)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A . “废除二十一条”
B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 “还我青岛”
D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4.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 . 决定放弃城市的工人运动,将全部力量转移到农村()
B . 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
C . 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D . 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5. (2分) (2015高一上·南溪期中)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

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 . 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取得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6. (2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取决于
A . 中国农村人口多
B .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 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27.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是“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

这是指中共二大()
A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 . 决定建立民主共和国
D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8. (2分)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 百团大战
B . 平型关战役
C . 太原会战
D . 台儿庄战役
29. (2分) (2016高二下·黄陵期末)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

”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 . 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 . 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 . 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 .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30. (2分) (2019高一下·邯郸月考) 1935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共产党统治区域)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这反映出当时()
A .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 .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 .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 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足为虑
31. (2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

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

”这说明
A . 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 . 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 .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 . 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32. (2分)(2017·贵阳模拟)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 . 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 . 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 .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 . “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33. (2分)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中共中央和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1939年三八节时,决定出版《中国妇女》。

毛泽东为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竞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这反映了()
A . 中华民族解放有赖于妇女参与
B . 中国妇女与世界妇女地位平等
C . 妇女的文化生活受到中共重视
D .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全方位合作
34. (2分)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 “求同存异”
C .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5. (2分) (2018高一下·思南期中) 下图是361°的标志和广告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的宋代,开始出现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有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 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36.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A . 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
B . 过渡时期总认为的体现
C . 国家的阶级性质
D . 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37. (2分) (2019高一下·邯郸月考) 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

《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

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
A . 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 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
C . 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 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38. (2分)(2016·遵义模拟)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天朝惊梦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建国梦成一富强梦扁航
B . 天朝惊梦一自强梦碎—专制梦醒一建国梦成一富强梦启航
C . 天朝惊梦一富强梦启航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建国梦成
D . 天朝惊梦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富强梦启航一建国梦成
39. (2分)(2020·湖北模拟)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A . 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增强
B . 计划经济体制得到法律保护
C . 地方和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D .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趋于完善
40. (2分) (2020高三上·无锡开学考) 蒋经国开启了台湾岛内的新时代:他改变之前与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顺应时代潮流,解除了世界上最长的戒严,38年又56天,终结了“蒋经国时代”以及出现下一个“蒋经国时代”的可能性。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 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 两岸“大三通”最终实现
C . 两岸间实现了真正停火
D . 国共之间开展第三次合作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0分)
41. (10分)(2017·惠州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

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

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

”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

开元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

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

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

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

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

”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

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
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

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42. (10分) (2020高一上·宣化月考)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机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

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有两丞,一曰中丞,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
——班固《汉书》
材料二:(唐代)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

(2)材料二反映了哪项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是如何实现“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的?
43. (10分)(2020·南阳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薛岳(1896——1998),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参与“围剿”红军。

淞沪会战爆发后,薛岳主动请缨抗日,指挥过多次对日军的大规模会战。

1938年6月,日本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兵分多路围攻武汉,武汉会战爆发。

会战期间,薛岳抓住有利时机,在江西北部的万家岭地区巧设“口袋阵”,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一万余人,并俘获三百余人。

万家岭大捷被誉为“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

1939-1942年,他先后指挥三次长沙会战,采用“天炉战法”打退日军的疯狂进犯,大量歼敌,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

主政湖南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工作,使湖南成为了大后方的坚强壁垒和物质供应基地。

1946年6 月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部向解放区进攻,后败退至台湾。

——据《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家岭大捷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薛岳?
44. (10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虞洽卿昨发表对陕变意见:应先恢复蒋委员长自由,努力剿匪以期将功赎罪。

……否则国家前途,固实不堪设想,且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

——《申报》
材料二: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

——引自《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简介
材料三: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结局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具体事实依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具体事实。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4-1、
35-1、
36-1、
37-1、
38-1、
39-1、
40-1、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0分)
41-1、
41-2、
42-1、
42-2、
42-3、
43-1、
43-2、
44-1、
44-2、
4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