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中文课件3土壤侵蚀及水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雨滴速度与能量:雨滴终点速度越大,对地表的冲击力越大。 ⑶雨滴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其大小完全
取决于降雨性质,即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
溅蚀分为4个阶段: ①干土溅散阶段:降雨初期,先溅起干土 ②湿土溅散阶段:降雨历时长,溅起湿土 ③泥浆溅散阶段: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泥浆阻塞土壤 孔隙,影响水分下渗,促使地表径流产生。 ④地表板结:土壤表层结构破坏,降雨后板结。
(3)冬季长而寒冷,有保持半年的冻土层,深2米左右,在土 层中形成隔水层,春季积雪的融冻及夏季的大量雨水,一时 来不及下渗,就往往在坡面上造成较大的地表径流,从而引 起土壤流失。
(4)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这种降雨特性也助长 了黑土地区的土壤侵蚀。
(5)黑土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耕垦以后表土比较疏松,特 别是冬季干旱和冰冻后,表土更为细碎,春季干旱多风, 常引起严重的风蚀。
(6)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致使土壤的水蚀、风蚀强烈发生。
钙积成层有:特在殊土结壤构剖和土面特壤的征剖某的一面土层壤分位层层上。碳示酸意钙图、碳酸氢钙淀积,形
钙积层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土壤中广泛存在。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耕作层
表土层
犁底层
古熟化层
底土层/心土层
粘化层
钙积层
母质层
(森林土)
母质层
(西北娄土)
❖ 下游:坡降缓,但流量更集中,因下游支流汇入主沟道 中,同样影响主沟道径流流向,存在侵蚀作用。在冲淘 两岸时,由于曲流和侧蚀作用,形成凹岸和凸岸,河流 蛇形前进。
❖ 山洪沉积物特征:包括流路中的沉积和山口的沉积。
(1)流路中的沉积:山洪行进到中下游,河道受曲流和侧蚀, 出现凹岸和凸岸,泥沙在凸岸沉积下来。
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其发展方向与径流方向相反,因此 称为溯源侵蚀。
❖ 侵蚀基准面:侵蚀沟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面。在沟口与河 流交汇处。
沟头跌水
冲沟侵蚀:切沟
冲沟,下切深度 ,沟
壑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是侵蚀沟
发育的末期,但还未达到稳定,沟底下切变缓,
沟头的溯源侵蚀和坡岸坍塌还在发生。
侵蚀沟内的水道
(3)沙砾化面蚀
❖ 沙砾化面蚀:即在土石山区农耕地上发生的层状 面蚀,土壤表层细粒被冲蚀后,土壤质地明显变 粗,表土中沙砾含量过高。命运——弃耕!
贵州坡耕地
(4)细沟状面蚀
❖ 细沟状面蚀:
在较陡的坡耕 地上,暴雨过 后,坡面被分 散的小股径流 冲成许多细密 小沟。耕作能 平复。
美国的坡耕地
坡面侵蚀的影响因素
钙积层
❖ 3.沟蚀(gully erosion)
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母质, 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
耕作不能平复。
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3种。
❖ 浅沟侵蚀:细沟状面蚀
浅沟
冲刷表土,下切底土,沟道的横断面为宽浅槽形,一般
宽﹥深。耕作不能平复,但未形成明显的沟头跌水。
山洪侵蚀特征:
山洪具有强大的动能,可将沿途的土沙物质侵蚀、搬 运到下游,并在沟口开阔部位沉积下来。
❖ 上游:径流量小,沟道两侧坡面陡,汇流速度快,沟底 纵比降大,流速更大,所以径流以冲力为主,下切侵蚀 最明显。
❖ 中游:汇水面积大,有较多支流的径流汇集于沟道,流 量增加,因支沟汇流与主沟径流流向不一致,使主沟径 流向彼岸流去,形成偏态流动,产生侧蚀,冲淘河岸。
same? ❖ 古代侵蚀 (人类出现) 现代侵蚀
❖ 正常侵蚀
加速侵蚀
❖ 3.按土壤侵蚀的外营力分类
❖ 土壤侵蚀的内营力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 土壤侵蚀的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等。
❖ 土壤侵蚀按外营力不同,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 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和植物侵蚀。
水力侵蚀
(2)山口的沉积:山洪行进到山口地带,地势突然变得开阔, 流速很快降下来,所带土沙石块沉积下来,在山前出现了 洪积扇。分选较明显,在近沟口处组成物质粗,远则细。
湖南山洪暴发 死亡22人
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图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 Erosion
Factors of Water Erosion
江泽民与黄河
风力侵蚀
重 力 侵 蚀 ( 崩 塌 )
云南东川泥石流
冻 融 侵 蚀
冰川侵蚀
❖ 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是指任何一种 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 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至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 土壤侵蚀强度(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是指某种土 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发展可能性的 大小。
①气候因素:雨强、前期降雨
为什么降雨量大而强度小的降雨对面蚀影响不大?
②地形因素:坡度、坡长、坡形、坡面粗糙度 有利于雨水汇集。
③土壤因素:抗蚀性和抗冲性 质地、结构、水稳性、土壤孔隙、剖面构造、土层厚度、
湿度、土地利用类型 ④植被因素:蓄水、渗透
植被残体进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植物毛根固 结网络,也可以提高土壤抗蚀性。 ⑤人为因素:土地利用不合理
荒溪(Wildbache)
山洪
❖ 2008年6月10日,江西省婺源县沱川村,洪水漫过 村中石桥。据气象部门监测,6月8日8时到10日10 时,婺源县沱川乡降水量达327.3mm。
❖ 4.山洪侵蚀(torrent erosion)
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 刷或淤积过程。 特点:①流速快、②冲刷力大、③暴涨暴落 山洪破坏力大,能搬运和沉积泥沙石块,冲毁建 筑物和交通设施、掩埋农田和房屋。
二、土壤侵蚀分类
❖ 土壤侵蚀分类最常见的是: 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速度或外营力种类不同 来划分。
❖ 1.按时间分类 古代侵蚀 (人类出现) 现代侵蚀
❖ 2.按土壤侵蚀的速度分类
❖ 正常侵蚀(normal erosion):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 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其侵 蚀速度非常缓慢,称为正常侵蚀,也称自然侵蚀( natural erosion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rates of erosion operating in a particular area.
These conditions consist of four factors: (1) climate, (2) topography, (3) soil, and (4) land cover and use.
1. Climate
❖ Precipitation va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Rainfall
❖ Two important rainfall variables that determine storm erosivity are rainfall amount and rainfall intensity.
❖ 加速侵蚀(accelerated erosion):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 的活动逐渐破坏了陆地的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 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移动过程,直接或间 接地造成了土壤侵蚀速度的加剧,使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 成速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 遭到严重破坏,这种侵蚀过程称为加速侵蚀。
问题: 土壤侵蚀程度高,侵蚀强度是不是也大? 二者成正比吗?相关吗?
❖ 土壤侵蚀量(amount of soil erosion) :指土壤、母质及地表 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 物质量。 是土壤侵蚀作用的数量结果。
❖ 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速率/速度)(soil erosion rate):
2 0 0 5 年 珠 江 洪 水 淹 没 民 居
❖ 山洪按成因分类:
①暴雨引起的山洪:是主要类型 ②融雪引起的山洪:高纬度或高山积雪区 ③水库坝体溃决引起的山洪:决堤,流量极大,来
势迅猛,危害极大
❖ 山洪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暴雨 ②地形:
ⅰ)坡度 ⅱ)流域形状 圆形、扇形、辐射形流域,支沟多,汇流快 ③植被:消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流量 ④人类活动:森林砍伐、城市化、溃坝
在奥地利Melk修道院 附近的葡萄园,出现 了土壤表层板结。
原因? 对策?
把苜蓿(alfalfa)引进葡萄园
? ❖ 影响溅蚀的因素
①气候因素:雨强 、雨型、风力 短阵雨>大面积普通降雨: 雨滴直径大,来势猛。 降雨期间保持固定方向的大风 ②地形因素:坡度 ③土壤因素:土壤种类(团粒结构 、粘土含量 ) ④植被因素:植被及枯枝落叶层能防治溅蚀 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土壤表面; 防止了不利于水分下渗的土壤板结; 渗透水分增加,减少径流。
黑土地滥垦主要产生哪种的水蚀?
❖ 以东北漫岗丘陵区为例
❖ 在我国,以水蚀为主的类型区中,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 陵区主要分为:大兴安岭区、小兴安岭区、低山丘陵区和 漫岗丘陵区。其中东北黑土侵蚀的代表性类型为东北漫岗 丘陵区。
❖ 哈尔滨市所在的东北漫岗丘陵区具有较缓的波状起伏地形。 这一带原来是繁茂的草甸草原,近六七十年来进行开垦, 垦殖指数达70%以上。
Raindrop
❖ Forces applied to the soil by raindrop is related to drop size.
2. Topography
❖ The important geometric variables are slope length, steepness and shape.
❖ 2.面蚀(surface erosion):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 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面蚀是土壤侵蚀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 覆盖或植被稀少的土地上,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两阶段:①蓄渗阶段(植被截留和下渗) ②坡面漫流阶段 全面漫流
面蚀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沙砾化面
蚀和细沟状面蚀4种。
哪种水力侵蚀?
(1)层状面蚀
❖ 层状面蚀:均质土坡面上(农耕地),降雨形成 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 细小的土粒带走,使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我国东北黑土区坡耕地
(2)鳞片状面蚀
❖ 鳞片状面蚀:(在非均质土坡面上)非农耕地的 坡面,植被遭到破坏,在有植被处和无植被处受 冲蚀的程度不同,局部面蚀呈鱼鳞状斑点分布。
? ❖ 东北漫岗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1)东北漫岗丘陵的坡度多小于2-4度,但坡面较长,汇水面 积很大,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
(2)黑土在多年旧耕作方法影响下,在固定的耕层以下形成一 个厚为5—6厘米的犁底层,异常坚实,且心土层及母质层多 为深厚的黄土性粘土,透水缓慢,表土含水量接近饱和时, 就容易发生面蚀和沟蚀。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土壤侵蚀量。
❖ 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
三、水力侵蚀
❖ 1.溅蚀(splash erosion):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 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 雨滴特性:
⑴雨滴形状、大小及分布: ①形状:圆形、纺锤性、扁平形 ②大小:小雨滴:D<0.25mm 稳定雨滴: 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 暂时雨滴: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极易破裂或变形 ③雨滴分布: D50 :不同直径雨滴所占比例曲线,累计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 径。 一般雨强越大, D50越大。
内蒙古兴安盟境内的侵蚀沟
❖ 切沟侵蚀:浅沟
切沟,冲刷力 ,下切力 ,
切入母质。
有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
横断面“V”字形。
侵蚀强度大,破坏耕地,是最难治理的阶段。
发展方式包括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
在黄土高原发展迅速?
大兴安岭山区出现切沟
黄土丘陵土壤质地疏ຫໍສະໝຸດ ,透水性好,具有垂直节理。❖ 溯源侵蚀:流水经沟顶形成跌水进入沟道,它是侵蚀沟
水土保持中文课件3土壤侵蚀及水蚀
Concepts
❖ 土壤侵蚀(soil erosion)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 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 部过程。
❖ 流域产沙量(watershed sediment yield):在特定时段内,通过 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