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_选择恰当地抒情方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活动一: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 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 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 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 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 详他们…… 片段二: 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 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 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 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 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光对修竹的 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 在您温柔的怀里甜甜入梦!
修改下面一篇例文。参照上节课的学 习,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使 文章情感饱满。
妈妈的眼睛
①无论我在哪里,一回头总能看见妈妈温柔的眼神。 ②上小学时,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亲自送我上学。即 使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妈妈的手依旧传递着温暖。 ③寒冬中的一个早上,妈妈和往常一样送我上去,由于 家长是不允许进校园的,所以妈妈在校门口就止步了,妈 妈把书包递给我,拍拍我的头,笑着说:“上课认真听讲啊 ,不许走神……”我说了句:“知道啦”,背着书包一蹦 一跳地进入校园,当我准备踏入楼梯时,不知怎的,猛然 回头一看,妈妈依然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校门外目送着 我,眼神温柔而明亮。 ④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失利,一抬头便能看见妈妈鼓励 的目光。
⑤一天下午,妈妈一如既往的来学校接我回家。我一 路上沉默不语,一想到刚发下来的成绩,我的心情就像阴 沉的天空一样。这次考试说马虎那都是借口,没有认真 检查才是事实。试卷发下来时,我的眼睛被那火红的 “72”晃花了,心里满满都是懊悔,为什么?为什么?为什 么当初没有看仔细些?又想到妈妈看到成绩时的表情和 动作,心一下子就凉了。回到家里,妈妈也看出了我的失 落,便问我的原因,我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完,不敢去看 妈妈的眼睛。半晌之后,妈妈轻柔的对我说:“把头抬起 来。”我抬起低到胸口的头,直视妈妈。妈妈接着跟我 分析原因,最后还对我调皮地眨眨眼说:“加油哦,妈 妈支持你。”眼中的鼓励是无法忽视的,直射进我的心 里,驱散了我心中的乌云。
⑥无论你要去哪里,直视前方总能看到妈妈期望的 眼睛。 ⑦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妈妈站在家门口,嘱咐到: “上课认真听课……”我嘴里嚷道:“我又不是小学生 了。”妈妈一愣随即笑说:“你这孩子,妈妈这不是关 心你嘛。记得要努力学习啊。”我只得说:“知道了, 妈。”妈妈用那期望的目光,注视我走进中学的大门。 中学繁重的学业有时让人沮丧,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妈 妈的眼睛,温柔中带着期盼,我心里仿佛充满力量,我 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⑧这么多年了,我早已读懂了妈妈的眼睛。无论温柔 的、鼓励的、期盼的、还是严厉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对子女的爱。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 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 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 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我的老师 》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 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 师》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 喜悦,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 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2、表达交流(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 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 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 抒发、倾吐出来。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 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 《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 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 么伟大的人啊。”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3)间接抒情的主要技法
①描摹人物 ②细化动作 ③细化景物 ④巧用修辞
四、小结—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情感要有寄托 ③在语言表达上多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 手法。
活动一:小试牛刀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 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 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 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 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 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 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 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 ②托物言志 :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 志向和意愿。 ③借事抒情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 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④议论抒情: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 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 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活动二:实战训练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 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 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 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 生辉…… 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 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 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 作文”。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 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 情,然后围绕写作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爱”这个主题 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 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可 以托物言志。
(二)有“情”品读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 生命力的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试读并谈 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
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的集锦,探讨文章常用的 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 的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 让抒情饱满丰盈。
6.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的,草软绵的。 ——《春》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 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8.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 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 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 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 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 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 表述为: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 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 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 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10.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 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 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贝壳》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 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 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 紫花中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活动一: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 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 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 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 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 详他们…… 片段二: 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 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 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 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 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光对修竹的 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 在您温柔的怀里甜甜入梦!
修改下面一篇例文。参照上节课的学 习,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使 文章情感饱满。
妈妈的眼睛
①无论我在哪里,一回头总能看见妈妈温柔的眼神。 ②上小学时,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亲自送我上学。即 使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妈妈的手依旧传递着温暖。 ③寒冬中的一个早上,妈妈和往常一样送我上去,由于 家长是不允许进校园的,所以妈妈在校门口就止步了,妈 妈把书包递给我,拍拍我的头,笑着说:“上课认真听讲啊 ,不许走神……”我说了句:“知道啦”,背着书包一蹦 一跳地进入校园,当我准备踏入楼梯时,不知怎的,猛然 回头一看,妈妈依然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校门外目送着 我,眼神温柔而明亮。 ④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失利,一抬头便能看见妈妈鼓励 的目光。
⑤一天下午,妈妈一如既往的来学校接我回家。我一 路上沉默不语,一想到刚发下来的成绩,我的心情就像阴 沉的天空一样。这次考试说马虎那都是借口,没有认真 检查才是事实。试卷发下来时,我的眼睛被那火红的 “72”晃花了,心里满满都是懊悔,为什么?为什么?为什 么当初没有看仔细些?又想到妈妈看到成绩时的表情和 动作,心一下子就凉了。回到家里,妈妈也看出了我的失 落,便问我的原因,我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完,不敢去看 妈妈的眼睛。半晌之后,妈妈轻柔的对我说:“把头抬起 来。”我抬起低到胸口的头,直视妈妈。妈妈接着跟我 分析原因,最后还对我调皮地眨眨眼说:“加油哦,妈 妈支持你。”眼中的鼓励是无法忽视的,直射进我的心 里,驱散了我心中的乌云。
⑥无论你要去哪里,直视前方总能看到妈妈期望的 眼睛。 ⑦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妈妈站在家门口,嘱咐到: “上课认真听课……”我嘴里嚷道:“我又不是小学生 了。”妈妈一愣随即笑说:“你这孩子,妈妈这不是关 心你嘛。记得要努力学习啊。”我只得说:“知道了, 妈。”妈妈用那期望的目光,注视我走进中学的大门。 中学繁重的学业有时让人沮丧,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妈 妈的眼睛,温柔中带着期盼,我心里仿佛充满力量,我 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⑧这么多年了,我早已读懂了妈妈的眼睛。无论温柔 的、鼓励的、期盼的、还是严厉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对子女的爱。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 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 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 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我的老师 》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 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 师》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 喜悦,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 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2、表达交流(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 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 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 抒发、倾吐出来。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 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 《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 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 么伟大的人啊。”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3)间接抒情的主要技法
①描摹人物 ②细化动作 ③细化景物 ④巧用修辞
四、小结—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情感要有寄托 ③在语言表达上多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 手法。
活动一:小试牛刀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 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 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 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 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 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 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 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 ②托物言志 :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 志向和意愿。 ③借事抒情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 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④议论抒情: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 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 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活动二:实战训练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 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 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 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 生辉…… 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 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 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 作文”。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 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 情,然后围绕写作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爱”这个主题 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 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可 以托物言志。
(二)有“情”品读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 生命力的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试读并谈 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
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的集锦,探讨文章常用的 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 的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 让抒情饱满丰盈。
6.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的,草软绵的。 ——《春》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 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8.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 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 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 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 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 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 表述为: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 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 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 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10.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 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 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贝壳》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 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 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 紫花中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