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画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画脸
教学内容:
画脸属于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是许多原始部落的重要习俗,同时,还是中国悠久的传统艺术,“画脸”一课结合中西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创意画脸图片,能充分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创意。

新课标中对于第三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中提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外脸谱相关知识及特点,给自己或同学画一画脸。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对和作品赏析掌握运用点、线、面、色等元素画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外脸谱文化的魅力,体会创意美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画出一张有趣的脸。

教学难点:画出一张有创意的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水粉颜料或油彩棒)、学生照片。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猜猜游戏,激趣导入
1. 出示蝴蝶身体的局部:这是什么?(蝴蝶在身上画出了一张神秘的脸谱)
2. 出示瓢虫脸局部:这是什么?(同学在脸上画出了一只有趣的昆虫)
今天,我们要在脸上画画,让我们的脸变得更加有趣、神秘。

揭示课题——画脸。

二、中外画脸,妙趣横生
欣赏视频,了解画脸。

画脸的形式由来已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在脸上画画,为的是驱赶猛兽、驱除邪魔,后来是为了祭祀的需要。

现在,很多画脸是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

1. 欣赏非洲部落和中国少数民族图片。

(1)出示非洲部落人物图片;
(2)出示中国少数民族图片。

在我们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在庆祝丰收、保佑平安的祭祀活动中进行化妆表演的习俗。

提问:从他们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
2. 欣赏京剧图片。

(1)京剧脸谱的画法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你在京剧脸谱中找到了哪些组成元素?(板书:线条)
(2)提问:为什么京剧演员的脸上要画上这些线条和色彩?
(早期中国戏剧画脸只用红、黑、白三种颜色,后来创造出了较复杂的脸谱色彩和图纹。

不同的色彩和图纹能显示剧中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性格品质。

如红色表示忠诚,黄色表示干练,白色表示阴险,黑色表示憨直,绿色表示凶狠等等。


3. 小结:我们可以在脸上的哪些部位进行绘制?
4. 第一次作业:在自己的彩喷照片上对脸部进行改画。

5. 展示评价。

重点评价线条与色彩。

(原照和作业对比)
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1. 欣赏忽略某个部分的作品。

(1)球迷图:将整张脸作为画纸,为了体现足球的完整性,用色块将突出的鼻子隐去,使得图片比较完整,足球的黑白对比特别突出。

(2)瓢虫图:乍一看,看不出鼻子嘴巴,甚至连眼睛也比较隐蔽,用的什么方法?
(3)汉堡图:这就是个汉堡,已经看不出鼻子嘴巴了,大色块和整体构图,能让画面更加完整。

2. 欣赏突出某个部分的作品
(1)小鸟图:为了突出眼睛,将眼睛放大,通过色彩对比突出黄色的小鸟造型,将嘴巴隐去,用深蓝色将小鸟以外的部分暗下去。

(2)小狗图:突出了鼻尖、嘴巴部分,其他地方统一用花斑绘制,再加上耳朵。

(3)大嘴图:为了突出嘴巴,将嘴巴及以下的部分全都画成了嘴巴,更加夸张、刺激视觉。

3. 欣赏换个角度、借用某个部分的作品
(1)独眼图:借用侧脸,将眼睛放在了脸的中间,根据眼睛设计脸部造型,大面积的黄绿色非常醒目,忽略了其他的部分。

(2)双鱼图:乍一看,只见两条鱼,其中一条张大了嘴巴,利用了侧面的嘴巴,用对比色突出了鱼的造型,弱化了其他部分。

(3)双脸图:这张画脸作品是唯一一件让画的脸与原来的脸结合形成画面的作品,借用一只眼睛,在侧面脸上了另一张脸,半侧面时,就形成了两张脸相互交融的画面,非常神奇。

4. 讨论:我们的脸怎样画更加有趣、更有创意?
(重点围绕眼睛或嘴巴进行设计,找到一个重点进行创作。


5. 试一试。

教师示范:在一个学生的脸上进行彩绘。

四、妙笔生花,画脸狂欢
两人一组在第一次作业基础上进行脸谱设计,其中一人为模特,另一人进行绘制,中途用镜子进行观察、讨论。

展示:画脸狂欢。

模特展示,设计者一同登台。

五、精彩画脸,创意生活
出示手工、撕纸粘贴学生作品。

出示生活中的画脸图案、雕塑、建筑等。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在自己的彩喷照片上对脸部进行改画。

第二次作业:两人一组在第一次作业基础上进行脸谱设计,其中一人为模特,另一人进行绘制,中途用镜子进行观察、讨论。

反思和总结
如何让孩子在脸上大胆画画?孩子们几乎没有在脸上画画的经验,因此,我设计了两次作业,第一次在照片上画就是给学生一个缓冲阶段,从平面到立体,让学生逐步接受这一表现形式。

接着,我又进行了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技法,并消除心中的顾虑。

在几次实施过程中发现,本课的随堂欣赏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

课本和课件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欣赏资源,如何用好这些资源,让欣赏更加高效,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在随堂欣赏环节将图片按照表现方式进行了分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并
在欣赏过程中小结范图的表现方法,为下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还可以根据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围绕传统戏曲进行戏曲脸谱设计,如果没有条件在彩色照片或脸上进行彩绘,可以将作业形式改为在自画像上进行画脸游戏。

第7课看戏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传统戏剧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分析戏剧服装、人物身姿、动态等方面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传统戏剧,既可以画戏中的人物和情节,也可画看戏时的情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相关知识,感受戏剧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传统戏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传统戏剧,通过仔细观察表现出传统戏剧生动的细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戏剧的美,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创作,表现出学生自己眼中的传统戏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相关知识,感受戏剧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传统戏剧。

教学难点: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创作,表现出学生自己眼中的传统戏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戏曲水墨人物画范图、毛笔、墨汁、宣纸等水墨画示范工具。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等水墨画学习工具或彩纸、剪刀、胶棒和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一、看戏
同学们看过戏吗?(生说一说)
没看过的同学也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戏吧。

板书:看戏。

要求:仔细观看,寻找自己比较喜欢的场景记在脑海里,包括人物的扮相造型、身段动作、服装穿戴(帽子、衣服、鞋子)、舞台布置、道具等。

(播放视频《贵妃醉酒》。


同学们看过以后,知道这是什么剧种吗?(京剧)
知道这出戏叫什么吗?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戏文你听懂了吗?知道唱这出戏的是什么角色吗?
二、学习欣赏
师(简单介绍):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京剧角色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

你觉得这出戏里的人物扮相、身姿动态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说一说。


师总结分析:京剧演员扮相端庄华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

(出示《贵妃醉酒》剧照。


服装:京剧是国粹之一,其服饰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杨贵妃穿的是宫装,宫装极为华丽,腰际以下缀有彩色飘带。

服色以红为主,杂以各色作为辅衬,周身满绣纹样,(上衣绒绣飞凤牡丹,飘带绒绣草花或草凤)使用宫装需加云肩。

化妆:让人惊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浓墨重彩的化妆,衬出面若桃花的感觉。

贴上“片子”,满头珠翠,珠子流苏随着凌波微步摇曳。

戴凤冠,“凤冠霞帔”后,演员就可以甩着水袖,粉墨登场了。

还会有各种京剧脸谱,表现性格。

身姿、动态: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演来舒展自然,流贯着美的线条和韵律。

看戏是难以忘怀的经历,动人的故事,神奇的化装,美妙的唱腔,优雅的身姿,都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强烈、夸张。

板书:服装、化妆
身姿、动态
三、戏剧知识
中国是戏剧种类丰富的国家,除了京剧以外,同学们还听过那些戏?
(生自由发言。


地方戏剧简介: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

常见剧种有:昆曲、越剧、粤剧、豫剧、黄梅戏等。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不同剧种的剧照,我们一起来欣赏。

PPT出示:
越剧《红楼梦》剧照。

昆曲《游园惊梦》剧照。

昆曲和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黄梅戏《天仙配》剧照。

从服装、化妆、身姿、动态、道具等方面欣赏、比较,找不同的特点。

板书:道具……
四、作品欣赏
很多人在看完戏以后会将戏里的情景记录下来,有当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有文字记录写给别人看的,喜欢画画的人就用手中的纸笔来记录,也就是画下来给大家看。

1.出示清代三彩罐,有什么感觉?
在这个三彩罐上,细致描绘了戏剧中的情景。

2.还有人喜欢画看戏时的情景,出示清代中国画《看戏图》。

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
在这幅画里详细描绘了当时的舞台、戏剧表演和人们看戏的场景,人们一边看戏,一边喝茶。

3.出示关良水墨画《霸王别姬》,学生欣赏、对比,说一说:
画家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水墨)
表现出哪些特点?
说说看画后的感受及自己已经学过的水墨表现方法。

(墨色有丰富变化,人物表现很生动)4.出示学生作品一。

看出这位同学表现的是什么戏剧人物了吗?(李逵)
为什么呢?人物的特征很明显。

(大板斧、粗犷的大胡子)
5.出示学生作品二。

这位同学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铅笔、彩色水笔)
和刚才的水墨画表现相比,有什么不同?(人物表现更有细节,动态也很丰富)
6.出示学生作品三。

这位同学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布贴画)
这样表现也很有趣,很与众不同。

你觉得他表现的是哪位戏剧人物?为什么?(背后插着旗子,手里拿着武器,是一位女将军,如穆桂英)
五、教师示范
1.老师也想用水墨的方法画一画倒拔杨柳的鲁智深。

(出示京剧《鲁智深》剧照的示范,边画边分析。


鲁智深这个戏剧人物: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动态上有什么特点?
哪里需要重点表现?
水墨表现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人物外形可用中锋勾勒,被拔起的柳树树干可以大笔侧锋表现,胡子可以用较浓、较干的墨皴擦,注意墨色的丰富变化和水分的使用。

2.表现人物动态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剧照。

3.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构图、添加细节等。

(学生说一说)
六、学生创作
选你喜欢的方法去表现传统戏剧,既可以画戏中的人物和情节,也可画看戏时的情景。

(教师可以提供打印好的各类剧照,给学生做参考。


七、作业评价
1.表现的是什么剧目?什么角色?什么故事?简单说说。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戏剧)2.选用什么工具材料进行表现?(变化方法、材料)
3.从构图、造型、色彩(墨色变化)、特点(服装、动态、道具等细节)表现、材料使用(废材料)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八、拓展
辩论角:有人说传统戏曲是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应该发扬光大;有人说传统戏曲跟现代生活离得太远,影视、小品可以取代他们;也有人认为,传统艺术应该保留在博物馆里。

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自由发言。


戏剧的拓展表现。

1.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礼乐中二人吟唱昆曲《春江花月夜》,向世界展示我们600多年历史的国剧,获得世人瞩目。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作。

2.白先勇昆曲《牡丹亭》的青春版实景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九、结束语
喜欢戏曲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各种戏曲画的创作,喜欢唱歌的同学也可以课后学习一段经典段子在节日的文艺汇演中演出哦。

这些都是对于戏曲的传承很有力的宣传,希望传统戏剧在我们的手上得到传承,发扬光大。

学生作业:用老师示范的中国水墨画法画一幅水墨戏曲人物图。

要求:大体画出戏曲人物的身段、服装特点即可。

提高要求:请同学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扮相、身段动作造型、服装穿戴(帽子、衣服、鞋子)、手里拿的道具,甚至眼神等等要表现的地方给予关注,注意细节表现。

体现出水墨的深浅浓淡变化。

第8课作文插图
教学内容:
“作文插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但本课中也涉及到“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出文章中的形象,运用简洁的表现方式绘制出插图。

本课通过让学生感悟字—词—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表现能力,从欣赏和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文插图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尝试用插图表现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感悟、联想等方法进行作文的插图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会用形象感悟文字、文字创造形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艺术和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文本感悟形象,用简便的方式尝试插图表现。

教学难点:文本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带有图文的书籍,图片,绘本等。

学生准备:彩色纸、水彩笔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文字悟形,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请看黑板上几个字“山”“水”“苗”“鸟”,这几个字在你的头脑里有什么样的形象?(教师板书:山、水、苗、鸟。


师: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组成词。

(高山、花果山、黄山奇松、高山仰止、山重水复、水滴石穿、绿水长流、揠苗助长、鸟语花香等。


师:谁能够把这几个字所表达的形象画下来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学生黑板前和台下尝试绘画,教师要给予点评表扬。

二、解读课题,明确意义
同学们能够通过字词画出有趣的形象,我们叫配图,如果运用这样的方法,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我们叫做作文插图。

出示定义——作文插图:在文章中插入图加以形象理解,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三、欣赏作品,文本通透
我们学习课文,为了很好地理解课文,在小学课本上有很多插图,我们看课外书籍,也会看到很多插图,许多作家和文学家也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画一些插图。

下面同学们一起欣赏插
同学们看到文学家的作品,发现他们插图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手段灵活,简便易行。

师:同学们,我们名著的插图为了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用了不同的构图方式,这样使插图更加生动,所使用的线条疏密有致,极具表现力。

板书:构图巧妙,线条生动。

(3)出示作品三:浏览学生作文插图作品。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可以尝试插图,有许多学生绘制了非常精美的插图,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制作,请同学们浏览欣赏。

板书:方法多样,表现丰富。

四、品读文章,尝试插画
刚才我们同学欣赏那么多漂亮的插图,你们有信心来尝试一下吗?
画一幅好的插图,需要认真品读文章的,老师出示课文片段:
“刚进入‘海底世界’,就听见‘扑通’一声,啊!一条浑身闪着银光的大鱼飞跃起来,像‘鲤鱼跳龙门’!我定睛细看,它长得可真奇怪,身体又扁又长,背上长着扇状的鳍,嘴巴非常大,一双大眼睛闪着光亮……”
1. 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
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与形象、动作有关的关键词。

2. 品味文字,设计形象
对每个关键词进行分析,运用夸张等绘画手法表现,教师作示范。

3. 理解意境,深化形象
学生根据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理解文本的具体表达意义,设计画面形象。

四、材料作文,创作插画
老师在网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作文,想请我们同学研究一下,给这篇文章插图。

多多奇遇记
“砰”!一声巨响惊飞了树上的鸟儿。

地上有一对狐狸躺在血泊中,小狐狸多多从此成了孤单的孩子。

多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亲被面无表情的猎人粗鲁地拖走,内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他面无血色地在森林里游荡,目光呆滞,神色迷茫,好似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他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被一股巨大的旋流吸了进去。

什么情况?多多睁眼一看,金色的墙,金色的门,金色的床,金色的地板……总之,一切都是金色的。

王冠!王冠!多多吓坏了,赶紧拿来面镜子。

人,人脸,镜子里竟是张人脸。

这时,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向他走来。

他才想到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他连忙理理自己的衣服,中气十足地说:“有什么事吗?”“陛下,有位猎人要向您献上一对上好的狐皮。

”“什么,狐皮?”多多吓了一跳,他忙跳下床,向大厅冲去。

“这是小人献给您的狐皮。

”猎人讨好地说。

多多瞅了瞅来人,天哪!正是杀害多多父母的那个猎人。

他强忍着泪水,郑重地接过那狐皮,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禁止人们捕杀狐狸。

第二天,多多国王就颁布了禁止猎狐的命令,并且呼吁人们要注重生态平衡。

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人与动物和谐地生活着。

(1)品文: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悟境:感悟文章表达的内涵;
(3)达意:用自已擅长的方式进行创作。

五、学生作业,巡回辅导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本创作插图,要求:可以设计单幅或多幅插图,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
工具表现,要求画面色彩和谐、构图巧妙,
作业要求
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

第一次作业:让学生根据字、词、句想象形象,尝试配图。

第二次作业:根据文本材料范例解读,分析文本,尝试作文插图。

第三次作业:学生独立分析文本,解读文本,自主创作作文插图。

作业的形式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学生在其中逐渐掌握插图的知识和方法;作业要求学生大胆自主完成,用自己熟悉的工具作画,要达到作业开心、画面完整有个性。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从本课涉及的范围和难度,可以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句的配图;第二课时解决文章的配图,效果会更好。

“作文插图”教案二
一、图片导入,了解插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图上的是什么吗?(将军崖岩画)
它位于海州区的锦屏山上,是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线条粗率劲直,画风原始。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主要描绘的是原始先民对土地、造物神以及天体的崇拜,距今约4000年。

被考古学家们誉为“东方天书”。

这就是我们祖先最原始的书籍。

祖先们用图画来记录生活。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完全依赖图画来记录生活吗?(不是,大多用文字)
那图画在我们现在的书籍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可以舍弃吗?(不可以作为文字的补充部分,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加强文字的感染力,美化版面)
没错,这些将文章中的主要形象和相关情节画出来,添加到文章里的图画,就是插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文插图。

二、幻灯抢答,新知初探
分别出示5-6张幻灯片(卖火柴的小女孩、哈利·波特、木偶奇遇记……)
看图抢答,它们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插图?描绘的是作品中的哪一个片段?(延伸讲一讲是精彩片段或不易理解之处需要插图)这幅插图对你理解文学作品有什么帮助?(插图用来烘托文字的意境或者有助于文字的理解)
三、打开课本,突破关键
除此之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插图呢?(报纸、杂志、课本等)
这幅插图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的他就是我们语文书里的插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1 春光染绿我们的脚。

图2 二泉映月。

图3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分析后小结:美术插图最主要的就是要能反映文学作品的内涵,捕捉到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断。

插图的大小可根据画面的留空,可以单幅插图,也可以多幅插图。

四、作文配画,小试牛刀
看了这么多你想不想试一试?
(配乐、朗诵文学作品,学生闭上眼睛。


这篇文章美吗?
听了刚才的这段朗诵,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文字是无形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保留这份意境将它画出来,插图的位置自己安排,文字的部分用横线代替。

(讲解插图的位置、大小。


五、主题创作,师生同乐
根据固定的作文(都是本班同学的作文),先讨论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词,锁定精彩片断,巧妙构思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材料,创作一幅或多幅连续的插图,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看看谁的插图和作文搭配的更默契。

老师也决定加入这个比赛,和大家一起画,有没有信心赢老师?(教师水墨示范)
六、作品分享,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

老师用活页夹汇集成书(阅读成长册),为下节课给它设计一个封面做下铺垫。

七、升华拓展,对话大师
欣赏大师的插画作品,感受多种表现形式,再次提升,你也可以成为插图大师,就让我们利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美术知识,课后去丰富我们的阅读成长册。

让我们一起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第9课作文插图
教学内容:
“作文插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但本课中也涉及到“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出文章中的形象,运用简洁的表现方式绘制出插图。

本课通过让学生感悟字—词—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表现能力,从欣赏和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文插图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尝试用插图表现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感悟、联想等方法进行作文的插图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会用形象感悟文字、文字创造形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艺术和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文本感悟形象,用简便的方式尝试插图表现。

教学难点:文本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带有图文的书籍,图片,绘本等。

学生准备:彩色纸、水彩笔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文字悟形,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请看黑板上几个字“山”“水”“苗”“鸟”,这几个字在你的头脑里有什么样的形象?(教师板书:山、水、苗、鸟。


师: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组成词。

(高山、花果山、黄山奇松、高山仰止、山重水复、水滴石穿、绿水长流、揠苗助长、鸟语花香等。


师:谁能够把这几个字所表达的形象画下来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学生黑板前和台下尝试绘画,教师要给予点评表扬。

二、解读课题,明确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