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
作者:姚选民
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13期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崛起的势头愈发强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亦成为客观事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而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却未出现类似发展态势,这是马克思主义超越时空性亟需回应的理论问题。

科学回答这一理论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波澜壮阔实践的经验总结,必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这一基本前提,而且源于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以来中国这一特定时空中实现了本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获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得天独厚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外学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首先取决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得到了社会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科学途径。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能够有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系列方法和工具,并得到了社会实践的印证。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不仅作出了总结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科学结论,而且它更是一个科学体系,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等。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土诉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作用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亦是它契合了中国发展的时间节点及其紧迫任务,即中华民族改变近代以来内
忧外患的悲惨处境亟需一种科学理论来指导。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在“久病思良医”之近代以来的中国时空中,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华大地上的那道“思想的闪电”,其传播发展实质性地揭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契合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超越时空式的时代契合。

一是社会理想目标上的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契合。

二是思维方式上的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之间存在着契合。

三是价值取向上的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之间存在着契合。

四是行为特征上的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取向之间存在着契合。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接纳信仰和共同追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根本政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不是说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就能够指导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成功,还需要中国人民将它作为理论武器来自觉地武装自己。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质的飞跃。

其次,经由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相向而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政治发展方向。

最后,中国共产党协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带领全国人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切身体验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发展成果,而且作为科学理论,逐渐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接纳和信仰,并最终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将自己锻造成坚强的马克思主义者,继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坚強领导核心带领全体中华儿女,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壮大的主体力量和根本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壮大,既是偶然的,
亦是必然的。

其“偶然”在于,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作了无数次选择尝试才让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终于让此刻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伟大复兴的目标。

其“必然”在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像中国这样发展壮大,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错”,而是世界其他地方没有探索出让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经”展现磅礴伟力的科学方法,没有创造出让马克思主义这颗有生命的种子发芽并茁壮成长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基本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要依靠这些地方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智库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