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模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一测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模拟题
测一测,20题测出你与证书的距离
1汉语教学基础
1、请拼写“我爱中国”
2、与高兴“起来”用法相同的:
A升起来
B暖和起来
C看起来
D关起来
3、张老师教把字句的基本结构,给出例句“我把书放在桌子上”后,学生造句说出了“我把饺子吃在食堂里”,这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A.母语负迁移
B.目的语负迁移
C.目的语正迁移
D.母语正迁移
4、“tpr”是什么意思?
A.听说法
B.直接法
C.全身反应法
D.交际法
2汉语教学方法
1、学生经常说“老西(老师),你好”,为什么?
A、语流音变
B、元音发音不准确
C、发音方法不对
D、发音部位不对
2、如果学生发“老西”,你怎么纠正。

A、吹纸法
B、反复模仿
C、请学生领读
D、牙签法
3、教师请学生表演去医院看病的场景,是为了
A、提高学生语法意识
B、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
C、提高学生表达的流利性
D、提高交际能力
4、教师说穿衣服、穿袜子、穿外套,讲解到不能说“穿帽子”“穿手套”,引导出穿、戴的区别,这一过程,反应了那种纠错方法?
A、直接反馈
B、诱导纠错
C、重复法间接纠错
D、课堂讲解
5.“火”意义不同的一项:
A、十万火急火速行动
B、火烧眉毛火线救援
C、毒火攻心着急上火
D、火眼金睛火中取栗
3课堂组织与管理:织与管理:
1、下面几项练习,属于交际性练习的是
A、小组讨论
B、看图造句
C、完成对话
D、复述课文
2、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前,对学生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测试是:
A、诊断性测试
B、形成性评估
C、终结性评估
D、水平测试
3、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前,对学生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测试是:
A、诊断性测试
B、形成性评估
C、终结性评估
D、水平测试
4、有的留学生阅读汉语文章时,会放慢速度,这运用的
A、认知策略
B、情感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4中国文化与跨文化:
1、下面那座山是道教名山?
A、齐云山
B、华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
2、讲究计划性,做事情注重提前安排和预约,往往提前半年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行程,这属于:
A、单时制
B、多时制
C、准时
D、时间观念强
3、一个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中国人和平、努力、容易满足。

他们尊老爱幼,对人谦虚……这反应了跨文化交际中的哪个概念
A、成见
B、刻板印象
C、偏见
D、民族主义
4、美国H.P.Grice 提出的交际合作四准则不包括:
A 、真实准则
B、适量准则
C、相关准则
D、交际准则
5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1、教师的核心知识是
A、心理学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专业知识
D、元知识
2、每天坚持记录教学日志,这属于
A、教学反思
B、教学策略
C、课堂管理
D、教学环节
声明:本文内容为姜楠整理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文章内容,欢迎转发!
一汉语教学基础
1、“我爱中国。

”拼写正确的一项
A、wǒài Zhōnɡɡuó
B、Wǒài ZhōnɡGuó
C、Wǒài Zhōnɡɡuó
D、Wǒài Zhōnɡɡuó
解析:D.汉语拼音拼写规则,一句话的首字母大写,以词为单位,词与词中间有
空格,地名首字母大写。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汉语拼音正词法
【怎么学】拼音看似小儿科,但是谁大写谁小写,空格在哪里,
分隔符写不写,人名怎么写……百写百错,必须经过系统的练习,《拼音正词法》看透记牢能做此题。

【提示】考试题型没有书写,都是选择,但是如果正词法不过关,很难选出正确答案。

2、与高兴“起来”用法相同的(16年真题):
A升起来
B暖和起来
C看起来
D关起来
解析:D.“高兴起来”中的“起来”表示动作的开始,与“暖和起来”中的“起来”的意思相同,这是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本题检测现代汉语语法掌握情况的经典题型。

【怎么学】现汉复习不但记忆,而且要理解,要多做题。

【提示】考试题目中,直接考现汉的题虽然只有20%左右,但汉语知识,是整个考试的基础,此部分掌握不牢,很多题无法作答。

3、张老师教把字句的基本结构,给出例句“我把书放在桌子上”后,学生造句说出了“我把饺子吃在食堂里”,这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A.母语负迁移
B.目的语负迁移
C.目的语正迁移
D.母语正迁移
解析:B.目的语负迁移表示,学习者对已经掌握的汉语语法规则进行“泛化”,将一些不合适的用法套用在学过的语法上,这往往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出现,这就是目的语负迁移。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此题是综合题,表面上看考的是二语习得的知识,实则是是语法知识+对比分析+二语习得知识的综合。

【怎么学】二语习得的概念、定义要牢记于心,更要理解。

有些术语听起来不接地气,例如负迁移等,如果结合实际场景记忆会很容
易。

例如,姜老师培训班里的记忆方法,正迁移=近朱者赤;负迁移=近墨者黑。

【提示】二语知识非常专业,理论性很强,非专业人士必须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

4、“tpr”是什么意思?——测试是否了解教学法
A.听说法
B.直接法
C.全身反应法
D.交际法
解析:C.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考对经典教学法是否掌握。

【怎么学】考记忆的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也没法蒙。

【提示】记忆题靠覆盖,看到了就会,必须要靠系统的,有序的复习,有经验的老师会缩小覆盖范围。

5.“火”意义不同的一项(16年真题):
A.十万火急火速行动
B.火烧眉毛火线救援
C.毒火攻心着急上火
D.火眼金睛火中取栗
解析:D.“火眼金睛”中的“火”是形容人的眼光锐利,“火中取栗”中的“火”是指火炉。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词汇基础,词的义项。

【怎么学】其实靠语感还是能找到点感觉。

相关知识见现代汉语词汇章节。

这是基础的东西,建议大家认真学习。

2汉语教学技巧
6、学生经常说“老西(老师),你好”,为什么?(16真题改编)
A、语流音变
B、元音发音不准确
C、发音方法不对
D、发音部位不对
解析:D. x[?] 舌面前、清、擦音。

sh[?] 舌尖后、清、擦音。

所以,学生经常把“x”发成“sh”是发音部位不对。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经典语音教学技巧题。

【怎么学】声母的描写熟烂于心,深刻理解才能做对这类题。

【提示】专业的语音知识,学习起来非常费时间和精力,非专业的考生可能会遇到记忆困难,需要反复练习,反复在群里讨论,增强记忆效果。

7、如果学生发“老西”,你怎么纠正。

(16真题改编)
A、吹纸法
B、反复模仿
C、请学生领读
D、牙签法
解析:D.“牙签法”可用来学习j、q、x这些舌面前音。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语音教学法。

【怎么学】考方法,技巧。

【提示】老教师的经验、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要学习。

8、教师请学生表演去医院看病的场景,是为了
A.提高学生语法意识
B.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
C.提高学生表达的流利性
D.提高交际能力
解析:D.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

教师请学生去模拟医院看病的场景,正是为了提高大家的交际能力。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了解课堂活动的目的与技巧
【怎么学】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技巧相比理论知识,更侧重实践应用能力。

【提示】掌握答题技巧,这类题蒙对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9、教师说穿衣服、穿袜子、穿外套,讲解到不能说“穿帽子”“穿手套”,引导出穿、戴的区别,这一过程,反应了那种纠错方法?
A、直接反馈
B、诱导纠错
C、重复法间接纠错
D、课堂讲解
解析:B.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应当掌握多种纠错方式。

常见的纠错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计划性纠错,多采取直接反馈、课堂讲解、诱导错误等方式;另一种为自然交际中随机纠错。

诱导纠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通过错误诱导,使学习者注意到规则的限制及范围。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汉语教学技巧。

【怎么学】覆盖知识,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提示】跨专业的学习理解起来十分费精力,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放弃。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考试,抓大放小,是聪明的学习方式。

三课堂组织与管理:
10、下面几项练习,属于交际性练习的是(真题)
A小组讨论
B看图造句
C完成对话
D复述课文
解析:A为交际性练习;其他三项为机械性练习。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课堂教学。

【怎么学】了解交际法相关概念可以直接选比较简单。

11、学生发音困难如何解决(16年真题)?
A听正确录音反复跟读
B让学生听自己的录音自己找错
C看电视或电影能资料
D投影展示发音方法或部位。

解析:D.发音主要是由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决定的,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发音方法或部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课堂管理经验及技巧。

【怎么学】看《国际汉语案例分析》能解决一些问题。

【提示】除了知识,还要有灵活性,案例百变,但是核心的考点,就那几类。

12、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前,对学生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测试是:
A、诊断性测试
B、形成性评估
C、终结性评估
D、水平测试
解析:A.语言测试按照测试的目的分,可分为: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

其中,诊断测试是为了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

通过测试了解情况,以便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或难点。

13、有的留学生阅读汉语文章时,会放慢速度,这运用的是
A、认知策略
B、情感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解析:C.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例如指导注意力、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等。

四中国文化与跨文化:
14、下面那座山是道教名山?(16年真题)
A.齐云山
B.华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
解析:A.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为: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与安徽齐云山。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中国文化。

【怎么学】知识覆盖、知识覆盖、知识覆盖,重要的事说三遍。

【提示】系统的看一遍,能记多少算多少。

获得质量高的复习材料是关键。

不过最近的考试文化题明显减少,幸运!
15、讲究计划性,做事情注重提前安排和预约,往往提前半年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行程,这属于:
A.单时制
B.多时制
C.准时
D.时间观念强
解析:A.西方文化中坚持单时制,拥有单时制文化的人们严格遵守双方的时间约定,单时制文化强调计划性,一切按计划行事。

东方人属于多时制,他们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多时制文化的人们经常变更计划。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跨文化的知识。

【怎么学】跨文化的复习除了知道各国习俗禁忌等,更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

单时制和多时制就是一对理论概念
【提示】跨文化的理论知识,除了直接考概念外,通常作为相关案例题的题眼。

尤其最后的50道题,跨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发展是你判断作答的根据。

(关于传说中的“后50个题”另文解读。


16、一个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中国人和平、努力、容易满足。

他们尊老爱幼,对人谦虚……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这属于
A.成见
B.刻板印象
C.偏见
D.民族主义
解析:B.刻板印象是指对于某一国家或某一文化的印象一成不变,而且不想改变自己的看法。

刻板印象,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印象,这是题眼。

17、美国H.P.Grice 提出的交际合作四准则不包括:(16年真题)
A. 真实准则
B.适量准则
C.相关准则
D. 交际准则
解析:D.“合作准则”是由美国格莱斯提出来的,这一准则包括四项内容即: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的准则(说的话要真实)、关系准则(说话要相关)、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概念。

【怎么学】覆盖知识点。

【提示】学习不留死角,但识记即可
五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18、教师的核心知识是
A、心理学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专业知识、
D、元知识
解析:C.教师的核心知识是专业知识,即教师的专业技能。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专业素养
【怎么学】不是很难理解,凭蒙也能蒙对大部分,当过老师的蒙对的更多。

【提示】这部分内容好理解,重点部分掌握之后,其他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

19、每天坚持记录教学日志,这属于(16年真题)
A、教学反思
B、教学策略
C、课堂管理
D、教学环节
解析:A.所谓教学日志,就是教师在课下对一天或一段时间教学工作的记录、反思和总结,既有描述性的记述,也有规律性的概括。

教学日志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记录,也是教师自身成长过程的记录,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教学日志进行反思总结,也可以通过教学记录对教学活动进行回顾,这是对问题反复思考的过程,也是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姜老师点拨:
【考什么】教师发展
【怎么学】反思教学是此部分知识的关键
【提示】反思的理念,在教学中很重要,一定要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