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优化等级结构,确保原料提供上水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优化等级结构,确保原料提供上水平
优化等级结构确保原料提供上水平
朝阳市公司建平烟叶总站
田留栓
摘要: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基础,是确保经济运行上水平的前提。

而优化等级结构是保障原料上水平根本措施。

本文从研究论述优化等级结构入手,深入分析朝阳地区目前烟叶等级结构的现状,剖析其原因,探讨各环节优化等级结构的根本方法及对策,实现烟叶质量结构优化,风格明显,效益突出,为经济运行上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烟叶优化结构上水平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卷烟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烟草工业产品的质量目标,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

目前,许多厂家对烟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护烟农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主攻烟叶等级质量,保证各项技术措施到位,提高中上等烟比例、烟叶成熟度和烟叶可用性上。

收购时根据当年烟农收成情况,适当调整烟叶等级限度,尽量提高烟农效益,在保证烟农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烟叶等级纯度。

从而提高朝阳烟叶声誉,实现企业利益。

因此,优化烟叶等级迫在眉睫。

1朝阳烟区烟叶等级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烟叶质量是烟草行业的生命线,烟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下面就2010年太平庄烟站等级结构进行分析。

太平庄烟站2010年等级结构表
等级收购量(担)各等级所占比例
C2F 54 0.15%
C3F 5343 14.87%
C2L 85 0.24%
B2F 2469 6.87%
C3L 964 2.68%
C4F 6093 16.95%
X2F 1041 2.90%
X3F 2466 6.86%
X2L 509 1.42%
B3F 4121 11.47%
B4F 2420 6.73%
X3L 553 1.54%
X4F 1974 5.49%
S2 2809 7.82%
CX2K 1406 3.91%
B2K 1346 3.75%
B3K 2288 6.37%
由上表可知上等烟比例为22.13%,中等烟比例49.01%,下等烟比例28.86%。

2010年影响烟农效益主要原因是下等烟比例较高,造成下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气候方面,前期低温影响烟叶生长,中期阴雨天气过多影响烟叶落黄;(2)由于朝阳地区无霜期较短,烟农抢收抢烤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大量青黄烟的产生。

(3)个别烟农后期追肥过多,导致后期烟叶不落黄,遭受霜冻。

(4)霜冻和雹灾等自然灾害比较严重,造成大量的低下等烟。

(5)一部分烟农把好烟卖给贩子,用低下等烟来顶合同,造成下等烟比例增加。

(6)病害严重,尤其是列当,造成烟叶质量大大下降。

(7)挑选分级不细致,导致有些好的烟叶没有挑出来,影响烟叶等级。

(8)烤房问题,有些烟农所用的烤房比较破旧,保温保湿性能下降,产生一定量的下等烟。

(9)部分烟农思想保守,凭自己所谓经验办事,不按技术要求生产,造成烟叶质量不高。

2 提高烟叶质量,优化烟叶等级结构的对策
2.1落实各项生产技术环节,提高烟叶生产水平。

解决烟叶等级结构存在问题主要从生产技术方面着手,减少下等烟产出比例,从而优化烟叶等级,提高烟农收入。

2.1.1早移栽。

早栽烟是解决成熟度的前提。

由于朝阳地区无霜期短,所以必须抓早才能满足烟叶成熟的需要。

另外,早移栽可以增加中下部烟叶厚度,对于提高上等烟比例作用明显。

2.1.2规范种植,科学管理。

生产中,施肥过多,造成烟叶黑暴或施肥过少,致使烟叶脱肥;烟株长期干旱及施肥配比不合理,都会导致烟叶发育不全,不能正常落黄成熟,造成烘烤过程中难以控制,极易出现青黄烟。

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一是选育优质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品种。

二是平衡施肥。

在起垄前,有条件的要进行土壤化验,根据土壤养分含量,配方施肥,以保证N、P、K比例的协调性,或者在根据前岔作物、土壤地力、烟株需求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纯N量,并适当增施P、K肥,同时注重有机肥施用比例;三是合理灌溉。

要根据烤烟的需水规律适时灌溉。

2.1.3消除不适用鲜烟叶。

把不适用鲜烟叶消除在田间生产环节,是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主要措施。

不适用鲜烟叶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烘烤后品质较差的底脚叶;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cm,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

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摘除、销毁。

未开片的顶叶在二次打顶时摘除。

2.1.4统一标准,科学采收。

采收标准不一致,必将导致采收的烟叶成熟度不一致,极易出现青筋、青片或浮青等,难以保证全炉的烘烤质量,必然会导致青黄烟的出现。

生产过程中,要按照“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和“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则,做到每次采收要做到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

以保证鲜烟素质的一致性,便于下一步的烘烤操作。

2.1.5抓好烤房改造。

老式烤房保温保湿性能差,四处透风漏气,烟叶变黄尚不充分,烤房内的水分就已大量流失,特别是在烘烤含水量少的烟叶时,容易造成青黄烟。

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烤房改造、合理设置配套设施:增强烤房的保温保湿性能,要达到严密不透气。

2.1.6科学烘烤。

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着烟叶的烘烤质量。

如果操作失误,烤后烟叶或青或黑。

操作过程中,要根据鲜烟素质确定合理的烘烤方法。

总体而言,就是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及升温速度。

防止抢烤现象的发生。

2.1.7防雹体系。

这项工作做得好坏,对烟叶产质量影响较大,应加大防雹体系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防雹体系。

2.1.8病害防治。

列当防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解决这一难题。

现在防治列当的最好方法就是倒茬轮作。

2.1.9抓好分级工作。

通过抓好分级挑选工作,提高等级纯度。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烟农分级水平,防止好的烟叶挑不出来,影响烟叶等级。

2.1.10多准备些备用烤房。

为防止抢收抢烤的发生又能减轻霜冻的影响,应多
备一些烤房,避免2010年后期烟叶落黄,无房可装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

2.1.11加强烟叶专业合作社建设。

烟叶专业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起垄、移栽、大田管理、统防统治、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连接起来的有效载体,通过专业化服务队伍,为烟农提供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促进烟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1.12积极推进散叶收购。

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要求,以烘烤工场为基础,优化烟叶收购流程,推进烟叶散叶收购。

它可以克服烟叶分级扎把中混杂、混青、混部位、混等级现象,有利提升烟叶等级结构质量,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

2.1.13采取行政措施强制烟叶等级结构优化。

出台文件对市场滞销等级烟叶执行不收或限收政策。

根据当年烟叶形式执行下低等烟叶限收或不收,制定优化烟叶等级结构的规划和目标措施。

同时,与烟农签订烟叶收购合同中也明确不收的烟叶等级或限收的比例。

防止一些烟农把好烟外卖,用一些低下等烟顶合同的现象发生。

总之,在生产过程中,要从设备、栽培、管理、烘烤、分级、政策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防止青黄烟、下等烟的产生,从而提高上等烟、橘黄烟比例,
增加烟农收入。

2.2加强与工业公司的联系
优化烟叶等级还要从工业公司管理政策方面入手,运用各种控制措施,来达到优化目标。

2.2.1关注市场,制定等级质量控制目标,计划收购。

制定烟叶收购计划要对企业的烟叶销售有准确的预测,对工业公司所需要的烟叶等级要有一个科学的确定,要跟据工业企业的需求变动。

制定烟叶各等级收购计划时,要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烟叶收购计划。

一定要结合实际,从保障烟农利益出发,优化烟叶收购等级。

2.2.2加强与工业公司的技术联系。

商业公司加强与工业企业的技术联系,应建立一种制度,使烟叶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卷烟企业不断地将自己对烟叶质量、化学成分、使用结构等的需求信息传递给商业公司,促使商业公司不断提高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减少卷烟企业不需要烟叶的产出比例,这样能从源头上来解决优化等级问题。

2.2.3落实先进实用技术推动烟叶等级结构优化。

在综合卷烟企业用烟信息的基础上,我公司要尽快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加大投入力度,选择优良品种,集中
育苗,改良土壤,因土施肥,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推迟采收时间。

通过
采取以上先进生产技术措施来切实提高烟叶的成熟度、耐熟性,解决上部烟叶
开片不够、结构紧密、弹性差、香气不足和下部烟叶身份薄、内在质量差的问题,为卷烟工业提供实用性强的优质烟叶,提高我公司的信誉。

3结论
优化等级结构是烟叶生产长期的一项工作重点,优化结构工作必须坚持市
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烟叶生产收购,加强科学生产和管理,生产出更多
更适用的优质烟叶原料,才能有效提高优质烟叶的供给能力,缓解烟叶等级供
求关系的矛盾,真正实现“卷烟上水平,原料作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科院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彭娟. 朱尊权院士谈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两大关键点[J]. 中国烟草,2009(18):47-49.
[3]晋艳,杨宇虹,段玉琪,等.烤烟连作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初报[J].烟草科技,2002(1):41-45
[4]曹志洪主编.1991优质烤烟生产的土壤与施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南京.101—1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