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变成液氧发生化学变化
B .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C .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D . 铁制品生锈只与氧气有关
2. (2分)湛江是全国蔗糖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5月25日,“全国糖料高产创建活动仪式”在我市正式举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为了甘蔗的高产,可以随意施用化肥、农药
B . 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
C .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糖
D . 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
3. (2分)(2011·桂林) 长期施用(NH4)2SO4化肥的土壤容易酸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NH4)2SO4属于氮肥
B . (NH4)2SO4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
C . 不宜长期施用(NH4)2SO4化肥
D . (NH4)2SO4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 (2分) (2018九上·澄海期末) 新型锂电池含有一种物质是LiFePO4 , LiFePO4中Li的化合价是+1价,P的化合价是+5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A . +2
B . 0
C . +3
D . +6
5. (2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氦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C . 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 .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6. (2分)(2018·江西)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滴加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连接仪器
7. (3分) (2017九上·丰城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表示离子个数⑤⑥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 .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8. (2分)(2017·揭西模拟) 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分子构成不同
C春天的揭西到处可以闻到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夏天钢轨间的缝隙变小原子间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 (2019九上·平原期中)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中子数为6
B . 质子数为6
C . 电子数为6
D .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
10. (2分)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 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B . 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C . 此物质中一共由4个原子构成
D . 此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11. (2分) (2016九下·临泽期中)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B .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 .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2. (2分)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 . 小麦磨成粉
B . 加热使水气化
C . 加热氧化汞有氧气生成
D . 在远处能闻到花的香味
13. (2分)臭氧(O3)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它属于()。
A . 混合物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单质
14. (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
B . 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需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C .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 . 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
15. (2分) (2018九上·佛山月考) 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未测值为3
B . 丙一定是催化剂
C .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 .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16. (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A . 用碳素墨水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
B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 为了杀菌和保鲜,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 .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17. (2分)(2019·道外模拟)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 .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 甲烷用作燃料
C . 盐酸除铁锈
D . 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8. (2分)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白醋
B . 食盐
C . 味精
D . 食用油
19. (2分)(2016·龙江)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是()
A .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剂
B . 霉变的花生洗净后继续食用
C . 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D . 为改善食品口味,任意使用食品添加剂
20. (2分)下列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 . 为防止煤气中毒,可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B . 烧柴火时将木柴架空些
C . 用石灰水保鲜鸡蛋
D . 用棉纱球蘸取食醋擦拭铁器上的铁锈
21. (2分)“禁止携带易燃物、易爆物和有腐蚀性的物品乘车”。
下列物品不能带上车的是
A . 牙膏
B . 饮料
C . 糖果
D . 浓硫酸
22. (2分)(2018·滨州) 图示分析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
B .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C . 贴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D . 燃烧的条件
23. (2分)某市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4. (2分)(2018·镇江)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 H2 H2O H2CO3
B . Ag AgCl AgNO3溶液
C . Ca(OH)2溶液 Ca(NO3)2溶液 CaCO3
D . NaCl NaHCO3 Na2SO4溶液
25.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D . 证明CO2与水反应
二、填空题 (共7题;共40分)
26. (4分) (2016九上·灌云期中)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5个磷原子________;
(2)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27. (10分) (2016九上·衡阳期中)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1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自然界中的淡水需要净化才能成为我们使用的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___操作去除水中的不溶物;利用活性炭,不仅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________;
(3)水的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然后利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填序号)
A . 洗脸、刷牙时随手关闭水龙头
B .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 . 用洗衣机洗一件衬衫
D . 使用节水型马桶
(5)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
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若该气体的体积为8mL,则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 mL,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8. (3分)(2017·吉林模拟) 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硫酸亚铁是由石油________和SO42﹣构成的;
(3)生石灰做干燥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 (6分)(2016·宜春模拟) “8.12”天津大爆炸造成了巨大损失,此次涉事公司网站显示,该公司仓储蓄业务的部分商品类别如下: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压缩天然气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硝酸钾、过氧乙酸等;腐蚀品,如烧碱等;电石;毒害品,如氰化钠等。
(1)
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___.
(2)
在害品中含有剧毒化学品氰化钠(NaCN),其中N显﹣3价,则C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
电石遇水会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
过氧乙酸常用作消毒剂,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
实验室中需配制4%的烧碱溶液200g,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过程中除了用到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0. (4分)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1)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________。
(3)切过蔬菜的菜刀,搁置在砧板上一段时间后生锈了。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4)锈蚀钢铁回收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1. (5分) (2015九上·黔南期末)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试回答: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C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3℃时,若将50g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________(选填“A”、“B”或“C”)点,若将此溶液降温至t2℃,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序号).a.溶液变为饱和b.溶解度不变c.溶质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t1℃时将50g丙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2. (8分)(2016·光明模拟)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写出装制B中的现象________.
(3)写出装制A中发生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装制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写出用D装置来收集气体的原因________,及如何验满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6分)
33. (8分)(2017·株洲模拟)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试管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铁与________共同作用会生锈,该实验中所用的蒸馏水要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三: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NaHCO3溶液,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NaHCO3________g,水________g;
②称量: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称量所需的NaHCO3,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________mL(填“20”、“50”或“100”)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NaHCO3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NaHCO3溶解;⑤装瓶、贴标签.
34. (8分)九年级化学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________.
③如果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________ 端(填“a”或“b”)导入.
(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装置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35. (7分) (2017九上·崇仁期中)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
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 2CO2+ 3H2O
②aC2H6O+5O2 2CO2+2CO+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________。
(2)反应________ (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 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计算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40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28-3、
29-1、
29-2、
29-3、
29-4、
29-5、
30-1、
30-2、
30-3、
30-4、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2-4、
32-5、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6分) 33-1、
33-2、
33-3、
34-1、
34-2、
四、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35-1、
35-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