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料的有效搜集与利用——以《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为例
科学《太阳系 》教案(二篇)
![科学《太阳系 》教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b6174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7.png)
太阳系教案(一)太阳系教案(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
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教学设计5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e3fa6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9.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教学设计《太阳系》【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太阳系家族。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家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本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达成目标教后反思交流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学达标质疑解析延伸目标精炼回顾再现目标1、师出示54页课本图片。
2、火星的表面怎么有点像地球?其他行星是不是也这样呢?揭示课题:太阳系一、太阳系家族成员1、师: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2、师引导: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
3、师:查找资料,了解太阳系家族成员之间还有哪些不同?二、介绍太阳系成员知识。
1、师分别介绍:太阳、木星、彗星、小行星、流星知识。
2、讨论:小行星与大行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生谈收获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太阳系家族,而且你们也学会了搜集资料,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1、学生观察。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了解到: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哈雷彗星。
幼儿园科学探究《太阳系》教学案例
![幼儿园科学探究《太阳系》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6f2e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5.png)
幼儿园科学探究《太阳系》教学案例幼儿园科学探究《太阳系》教学案例一、引言科学探究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幼儿能够主动探索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学习兴趣。
其中,太阳系是一个孩子们非常好奇的主题,通过深入的科学探究,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地球与其他星球的关系,并开阔他们的视野。
本教学案例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标准,从简到繁地引导幼儿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能够列举太阳系中的行星。
2. 了解每个行星的名称、基本特征和位置。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培养他们观察和记录天体现象的习惯。
4.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介绍太阳系的简短动画视频,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随后,向幼儿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太阳系吗?太阳系有哪些星球?”鼓励幼儿们谈一谈自己对太阳系的认识。
2. 探究行星为了便于幼儿的理解,可以将太阳系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组。
内行星包括水金火土,而外行星指的是木土火天王。
尝试让幼儿们认识内行星。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老师展示图片时可以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星球是什么颜色的?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呢?”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们逐渐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
3. 比较行星在幼儿们比较了内行星后,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外行星。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化的图表或模型,帮助幼儿们发现外行星和内行星的差异。
外行星更远离太阳,而且它们通常比内行星更大。
通过比较,幼儿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个行星的特点和位置。
4. 观察天体在课堂上观察天体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学习方法。
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天体观察器或望远镜,带领幼儿们观察天空中的明亮点和星座。
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幼儿们对观察结果的思考和猜测。
老师可以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那些明亮的点是什么呢?天空中有哪些星座?”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们能够加深对行星和星座的认识。
幼儿园探索太阳系:科学知识的太阳系教学案例
![幼儿园探索太阳系:科学知识的太阳系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cb44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e.png)
幼儿园探索太阳系:科学知识的太阳系教学案例幼儿园探索太阳系:科学知识的太阳系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中,科学知识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太阳系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可以帮助幼儿们开拓视野,探索未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中如何对太阳系进行教学,并共享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
1. 开胸思路,引入概念在幼儿园中,引入太阳系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导幼儿们了解宇宙的构成。
通过观察日出、日落,介绍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幼儿们初步了解太阳系中的一些天体。
2. 图书阅读,激发兴趣借助图书、绘本,可以帮助幼儿们更直观地理解太阳系。
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文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同时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 观察天文现象,亲身体验利用天文馆、天象观测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们亲身感受天文现象。
通过观察星星、月亮,甚至是太阳食等自然现象,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太阳系的神奇之处。
4. 模型制作,巩固认知让幼儿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太阳系模型,以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记忆和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5. 游戏互动,活泼课堂设计一些主题游戏,如“捉迷藏火星人”、“找到最亮的恒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太阳系知识,从而更加快乐地体验科学教育的乐趣。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到,在幼儿园中教授太阳系知识并不难,关键在于因材施教,引导孩子们从简单的认知到对太阳系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引入概念、图书阅读、观察天文现象、模型制作、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教学太阳系知识时,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幼儿们探索未知,开拓视野。
通过以上文章,我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园中太阳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启发。
信息资料的有效搜集与利用
![信息资料的有效搜集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f34879b84ae45c3b358cfe.png)
龚幼平《太阳系》一课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主动查阅文字、数据、图片,了解环绕太阳周围的各类星体的信息,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分析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联系,发挥空间想象力,初步建立对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的认识。
对《太阳系》这一类课的教学,在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开展探究学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目的明确,学生的学习才会更主动,效果才会好。
2.指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避免问题过难过多,过难过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教学中,应围绕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判断、分析、归纳、概括,主动获取认识。
避免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被动获取知识。
4.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分析处理信息,促进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与思维的相互作用。
避免只重视信息展示,忽视互动交流与相互作用。
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案例及实践分享
![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案例及实践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0ab330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7.png)
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案例及实践分享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案例及实践分享一、引言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学中,太阳系是一个重要而且引人入胜的主题。
通过对太空、行星和宇宙的探索,幼儿能够培养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案例及实践分享,为大家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全面、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课题分析幼儿园太阳系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幼儿的认知水平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他们认识太阳系以及其中的行星、卫星等天体。
这项任务不仅需要我们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还需要我们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教学目标1. 通过太阳系教学,培养幼儿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让幼儿能够简单地认识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位置关系。
3. 帮助幼儿理解日、月食的发生原理,认识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点。
4.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引入太阳系的知识。
引导幼儿了解太阳系中的各种行星、卫星,并在实物模型、图片等形式上进行展示。
2. 通过互动游戏、实验等,让幼儿感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理解白昼黑夜、四季更替等现象的原理。
3. 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幼儿了解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点,比如水星的永夜区和白天区,木星的气体大气层等。
4. 制定科学手工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月相示意图等,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五、实践分享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太阳系教学活动。
通过带领幼儿观赏星空、参观天文馆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太阳系的宏伟和神秘;通过课堂上的讲解、科学实验等,让幼儿能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太阳系知识;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绘制太阳系图,让幼儿对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太阳系》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太阳系》教学案例与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538acfcaaedd3382c4d387.png)
《太阳系》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案例背景信息学科:小学科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枕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白主探究学习,知道太阳系的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了解九大行星的概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白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利用互联网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与操作实践,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了解国内外有关探索太阳系的情况,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同胖们的合作交流及辩论活动,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与分析(一)情景导入激趣1、媒体播放:神舟六号飞入太空2、谈话:师:这是发生在什么吋间,什么地点的一件什么事件?生1: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次双人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生2:地点在甘肃酒泉发射基地。
生3:.......师:看了神舟六号飞入太空,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科学家真了不起!生2:我为咱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生3:我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这样的科学家!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把探索和游览的1=1光集中到了神奇的宇宙,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师:我们所在的星球属于宇角'屮的太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太阳系更多的奥秘吧!(板书:太阳系)3、交流已有准备师: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生1: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生2: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热发光。
生3:月亮本身不发光,但可以反射太阳光。
师:看来人家对太阳系有了一些认识。
(二)、初步构建新知1、收集资料师:为了进一步认识太阳系,老师为大家设置了一个名为'‘太阳系”的课件,让我们点击“星体知识”,从屮获得关于“太阳系”更多的知识,学生操作观看。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太阳系》教学案例.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太阳系》教学案例.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ba4cfb290c69ec3d5bb75d5.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太阳系》教学案例教学目1、知目学生通自主探究学,知道太阳系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序,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
2、能力目培养学生的手操作能力、自主学的能力和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利用互网收集,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展学生的用能力。
3、情感目通察、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与操作践,体科学探索的趣;了解国内外有关探索太阳系的情况,激学生珍生命、保人的家园——地球的情感,极参与源和境的保,通同学的合作交流及活,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的品。
教学程(— )情景入激趣1、媒体播放:神舟七号入太空2、::是生在什么,什么地点的一件什么事件?生1: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航天首次空出活。
生2:地点在甘酒泉射基地。
生3:⋯⋯:看了神舟七号入太空,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
生1:我得我国家的科学家真了不起!生2:我咱的祖国感到傲。
生3:我想在就要努力学,将来成的科学家!:随着科学技的展和人社会的步,人已把探索和游的目光集中到了神奇的宇宙,你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你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我所在的星球属于宇宙中的太阳系,就我一同去了解太阳系更多的奥秘吧 !( 板:太阳系 )3、交流已有准:通前料,你了解了太阳系的哪些知?学生交流:生1:月球地球,地球太阳。
生2:太阳每每刻都在光。
生3:月亮本身不光,但可以反射太阳光。
:看来大家太阳系有了一些。
(二)、初步构建新知1、收集料:了一步太阳系,老大家置了一个名“太阳系”的件,我点“星体知” ,从中得关于“太阳系”更多的知,学生操作看。
2、交流新知:来交流一下,你太阳系有了哪些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行件播放。
学生交流:生1:太阳会发光,地球和月球不会发光。
生2;在太阳系中,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
生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热发光的天体叫恒星。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
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太阳系》教学案例分析
![《太阳系》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b621844b35eefdc9d3330d.png)
《太阳系》教学案例分析作者:黄思思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年第02期教学目标1.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能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2.尝试建立太阳系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发展空间思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希沃白板、3D打印的太阳系模型,直径为1米的红色瑜伽气球(太阳模型)。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绘制思维导图。
)1.环节一:初步认识太阳系(1)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谈话:课前我们分成了9个学习小组去了解关于太阳系的知识。
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通过什么途径搜集的?面对大量的资料大家是如何进行信息整合的?思维导图起到了什么作用?(2)总结、概括太阳系的构成。
提问:你能说说太阳系是怎么构成的吗?(教师提前准备好“八大行星都有哪些”和“八大行星之最”的匹配小游戏。
)总结:太阳以及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行星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构成了太阳系。
2.环节二:构建太阳系模型(1)运用实物和信息技术在头脑中建构清晰的太阳系模型。
提问:(展示四张图片,图片中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和大小看起来各不相同)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太阳系的照片,还是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图,或者是简单的结构示意图?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知道答案?谈话:我们来尝试建一个模型,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最大的星球。
我们把太阳看作单位1。
大家觉得太阳的直径是做成1厘米的、1分米的还是1米的合适呢?(学生分析后,教师展示直径1米的瑜伽气球。
师生运用Excel表格计算后,画出八大行星的等比例模型图,再依次展示3D打印的实体模型,学生非常惊讶。
)提问: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怎么办?(教师强调要与此前做大小模型时的比例一致。
)谈话:按之前的比例,太阳与地球相距107米,只能到百米跑道上去摆放了。
幼儿园小班探秘太阳系:科普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班探秘太阳系:科普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0f6a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1.png)
幼儿园小班探秘太阳系:科普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建立起对自然界的认识,积累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教师们可以利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宇宙、太阳系等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幼儿园小班探秘太阳系的科普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案例。
1. 太阳系概述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地球和其他天体组成的,是我们所在的星系。
在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还有一些矮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2. 发现太阳系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们通常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可以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物开始,逐渐引导他们发现太阳系。
可以让幼儿们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月亮、星星、太阳等,引导他们去发现不同的天体,并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天体都存在于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中,即太阳系。
3. 太阳系探索接下来,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教具,向幼儿们展示整个太阳系的结构和各个行星的特点。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幼儿们展示太阳系的图像和模型,让他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太阳系的现实结构。
4. 太阳系探索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太阳系探索的小活动,比如幼儿们可以分组DIY制作太阳系模型,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模型,让他们在DIY的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组织太阳系观测活动,带领幼儿们到户外进行夜晚观星,观察夜空中星星的分布和行星的运行轨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
5. 太阳系探索思考在进行教学的也要引导幼儿们进行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自由地提出问题、做实验、进行观察、总结归纳,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
可以问幼儿们:太阳系中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是哪些?为什么月亮在夜晚不会像太阳一样那么亮?等等。
6. 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后,要对整个太阳系探索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幼儿们再次回顾所学到的太阳系知识,并进行回顾性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幼儿们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太阳系相关知识。
关于对《太阳》一课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关于对《太阳》一课的案例分析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1247cbf90f76c660371a05.png)
关于对《太阳》一课的案例分析及反思《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课文重点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基于以上所述的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一研究主题的定位和《太阳》一课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的特性,教学中既要注重语文和科学的双重性,又要着眼于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了解太阳的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2、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方法,初步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3、初步学会利用现代化网络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根据本课教学需要,我制作了网络课件。
此课件紧密结合课文而不局限于课文内容,对课文作了准确、生动、详实的说明及补充,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整个课件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操作简便,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在此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利用网络课件提供的大量网页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上课时:我以亲切的谈话切入课题:同学们,说起太阳,我们一定感到十分熟悉、亲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世间万物在阳光下生活、生长。
那么,你对于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稍作小结,直奔课文内容:看来,大家对太阳看似熟悉却又不够了解。
想更深地了解太阳吗?在教师富于感情地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课文网页,直奔自学要求(点):1、2、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查阅网页理解课文的方法,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网络课件提供的资料极为丰富,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一一查阅。
所以,我提醒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进入网页细细查阅资料,而对自己已经清楚了解的知识,就只需对网页进行大致地浏览,甚至可以跳过不读。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自己学习实际,从丰富的网页中各取所需,真正体现了着眼于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了因材施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01ba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太阳系”。
学生在研究了日食和月食之后,这一课将扩展到对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的认识。
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包括的天体数目很多,天体类型也很多,每个天体都很有特点。
太阳系其他的天体是不容易观测到的,所以,本课的学习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
而太阳系又过于庞大,所以,让学生建立起宏观太阳系是不容易的。
教材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认识太阳系;2: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课标中对本内容的要求为“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这一内容标准也是帮助学生宏观认识太阳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观看视频了解太阳系;通过挑战活动或资料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布;通过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并通过对比,感受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运用资料学习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处理数据感受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教学准备:太阳系八大行星平面模型、课件、计算器、纸、尺、4块黑板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1.回顾地球与月球的关系及运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地球在围绕哪颗星球转动呢?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张图片的内容是什么?生:太阳系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系。
板书主题:太阳系二、了解太阳系的构成1.调查:学生了解的太阳系(师边听,边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词语写在黑板上)2.小结:太阳系的概念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流星、彗星、小行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关注: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刚刚同学们对太阳系的描述中,曾经有人提到过九大行星,那么,现在怎么变成了八大行星了呢?学生回答:师:播放视频三、了解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1.感性认识八大行星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太阳系》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太阳系》微课设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1979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9.png)
《太阳系》微课程设计方案
主题名称:太阳系
选题意图: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但学生对太阳系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放大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太阳系。
内容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五课:太阳系。
适用对象:小学科学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 认识收集和整理资料可以更好了解太阳系。
2. 学会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用途:基于学生对太阳系的初步认识,通过观看视频,经历一个“问题——猜想——资料学习——整理归纳”的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从而知道太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
知识类型:实验操作型
制作方式:视频
预计时间:7分30秒
微课程设计
《太阳系》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太阳系》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太阳系》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2862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2.png)
《太阳系》教学设计(精选5篇)《太阳系》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分析:由于《太阳系》这一课知识点较密集,所以我根据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现状。
这一课的教学没有像以往那样在科学教室中完成,而是让学生们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学习。
因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构建“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快捷性。
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式的多项交流机会,形成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在网络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
我将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研究重点-自主学习-交流汇报-知识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相关天体的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其它有关知识。
(基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的优势而设计)2、探究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形成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情况及有关数据,能分析推理出一些基本的运行规律。
教学难点八大行星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及运行规律。
教学准备网络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非常好看的录像片,你们想不想看?(播放一段杨利伟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
你们看到了什么?欣赏完我们美丽的家-地球,你是否也想到太空去看一看呢?二、自主探究1.初步探究教师谈话: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亲临”太阳系参观游览。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电脑上出现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八大行星)。
那就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看你都能发现些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言)学生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2.自主质疑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好。
巧借信息资源,促科学教学创新——以小学科学《太阳系大家族》为例
![巧借信息资源,促科学教学创新——以小学科学《太阳系大家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02f722960590c69ec376cb.png)
2019年第30期(总第649期)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119·摘 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及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涵盖范围广泛,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大环境下,有效借助现实中已有的信息资源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深奥的知识。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太阳系大家族”一课中,教者利用观星软件Solar Walk辅助教学,即体现了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的辅助性和多学科融合性,也使得科学教学事半功倍,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太阳系;Solar Walk 《太阳系大家族》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二课时,其课程内容所属领域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小学科学新课标中指出:“地球是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需要对它们运用实地观察、长期观测、构建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研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空间、资源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效地对太阳系进行自主探究,那么该如何让学生能够较为真实地观察到遥不可及的太阳系呢?显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地观察、长期观测等方法无法贴近课堂教学,结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与本课的实际情况,我借助于观星软件Solar Walk辅助教学,利用已有的软件优势以及信息化教学工程配置的Ipad平板电脑,对课堂内容做了大胆的改进与重构,以弥补这节课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的困难与不足,将学生引领到一个比图片解说更为直观、逼真的太阳系中。
随着校校通、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相关的电教设备与学生终端如雨后春笋般配置到校,使得信息化教学与科学教学有机融合成为可能。
得益于相应的信息化电教设备,本节课我利用学生IPAD终端并安装好Solar Walk软件,结合课堂要求和软件特点,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的教学模式,学生沿着问题线索思考、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太阳系》教学案例
![《太阳系》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177fe2767f5acfa1c7cdab.png)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学案例罗田县实验小学高国富教材分析:太阳系是个大家族,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果用直接对太阳系进行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是有效地途径。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太阳系天体的资料和图片,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太阳系资料,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和图片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主动地在一起交流对太阳系的看法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其中的一些天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有关太阳系的空间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1、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2、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3、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搜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颗行星的数据表。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太阳系相关资料,认识组成太阳系的星体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太阳系组成中,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太阳系的概念。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问: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板书课题)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成员众多,其中,行星是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请阅读有关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数据资料。
网络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太阳系》教学案例
![网络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太阳系》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a5cc40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a.png)
网络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太阳系》教学案例【案例背景】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太阳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的第五课。
教材安排了两大活动:活动一:认识太阳系,根据太阳系的示意图了解八大行星及它们的排列顺序,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交流,形成对太阳系的初步认识;活动二:建一个太阳系模型,教材提供了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等的相关数据,提示学生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即缩小100亿倍),让学生尝试在教室里、操场上建构太阳系模型,体验太阳系的浩渺及行星的渺小和行星间距离的遥远,不仅加深学生对太阳和太阳系中的组成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
基于学生的前概念及教材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本课的教学拟在以下两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网络知识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知识更加直观、更能吸引学生。
2、简化数据的处理。
建模所涉及的数据处理比较麻烦,而计算又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本课的建模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对数据处理的方向和要求,利用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供学生建模。
科学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这也正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宗旨。
【案例片段描述】片段一:引入出示宇宙中地球的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吗?生: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生2:处于太阳系中。
师: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系是个非常庞大的家族,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认识这个庞大的家族。
【评析】用简单的图片导入,能快速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也可以快速导入新课,呈现本节课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片段二:师:太阳系这个大家族中的八大成员是如何排列的呢?生:围绕着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教学设计实录反思
![《太阳系》教学设计实录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01eec980eb6294dd886c2b.png)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教学设计&实录恩施市胡光秘课标连接总的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类目标: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年级目标:1、知道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是最终极的能源,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认识不同形式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2、了解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及它们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规律。
3、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
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颗恒星。
4、逐步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合作研究的习惯、应用科技知识于生活的意识。
5、识别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尝试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教材解读该课是鄂教版(3年级起点)《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3课,设置在第二单元《太阳和太阳系》中。
本单元由以下8课组成:《太阳》、《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
从对能源(光和热)的认识来看,地球的终极能源是太阳,所以,教材先用观察现象搜集资料的方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从“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的变化”、“太阳与人类”三个角度出发,认识太阳是地球终极能源的提供者,进而进一步开展对太阳系本身的认识。
从空间层次上看,是从太阳到太阳系再到宇宙,引导学生由近及远地认识;从学生思维的发展来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学生探究的过程来看是由易到难:从研究地球(月球)运动规律到研究太阳及与其它行星的相对关系及运动规律,再到使用星图观察太阳系外的星座。
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太阳系》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太阳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9507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5.png)
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太阳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太阳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第9课《太阳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科学探究: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太阳系组成的相关信息,能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太阳系行星的资料,用绘图、制作模型等方法表现太阳系行星的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构建太阳系模型。
科学态度:1.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构建的太阳系模型,能对构建太阳系模型的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并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
2.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建构太阳系模型的任务。
教学重点: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太阳系组成的相关信息,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太阳系行星的资料,用绘图、制作模型等方法表现太阳系行星的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构建太阳系模型。
教学过程:一、引出新课教师谈话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上节课,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分析等方法对太阳、地球和月球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知道了月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月球围着地球转,地球还会围着太阳转。
接下来,我们将视角继续扩大——宇宙空间中,除了地球以外,还有一些天体也在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和太阳一起构成了太阳系。
今天,我们继续像天文学家那样,仿佛把自己置身于宇宙空间中去俯瞰太阳系,开启对《太阳系》一课的研究。
环节意图:教师谈话,从旧知引出新课,激发探究兴趣。
二、认识太阳系(一)获取初始概念,聚焦问题1.交流已知ppt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图片提问:首先,教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系的哪些信息?追问:在太阳系“大家族”中,还包括了哪些天体?你们还想了解太阳系的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对太阳系有了一些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的探 究兴 趣 。在 《 太 阳系 》 一 课教学 前 , 组 织 学 生 围
挥空 间想 象 力 , 初 步 建立 对 太 阳系 这一 天 体 系统 的认 绕 感 兴 趣 的问 题 搜集 信息 资 料 , 学生乐于参加 , 学 习
选 择 和利 用搜 集 到 的信 息 资料 进行 判 断 、 分析 、 归纳 、 概括 , 主动 获 取 认 识 。避 免 学 生 被 动 接受 信 息 、 被 动
获 取知 识 。
《 太 阳系 》 一 课 的搜 集 信息 , 可 以 围绕 两 个 主题 开
展: ① 有 哪些 天体 围绕 在太 阳周 围运动 ?② 这些 星 体
3 . 课 堂 教学 中 , 应 围绕探 究 的 问题 , 引 导 学 生 自 主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所 以 , 组织 学 生 搜 集 信 息 资 料 , 应 基
于学 生 已有 知识 经 验 , 认 真 分 析 学 生 兴 趣 的 关 注 点 和 认 知 的生长 点 , 以此来确 定搜 集 信息 的 主题 。
字、 数据 、 图片 , 了解 环 绕 太 阳周 围 的 各 类 星 体 的信 息, 提 出感兴趣 的问题 , 分析它们 与太 阳之 间 的联 系 , 发 识 。对《 太 阳系》 这一类 课的教学 , 在组 织学生通 过查 阅 资料 、 搜集信息开展探究学 习时 , 应注意 以下 问题 : 1 . 要 组 织 学 生 有 目的地 去 查 阅资 料 、 搜集信息 。 目的 明确 , 学 生 的学 习才 会更 主动 , 效果 才会好 。
信息 , 促 进 学生 间的 信息 交 流与 思 维 的相互 作 用 。避 免只重 视信 息展 示 , 忽视 互 动交 流与 相互 作用 。 下 面 结合 《 太 阳 系》 一 课 的研 究 , 谈 谈 怎样 组 织学 生 有 目的 地 查 阅 资料 、 搜集信息 , 有 效 地 利 用 信息 资
用 信 息 资 料
认 知 活 动 主 要包 括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 题 等 过 程 。通 过 课 前 有 目的 地查 阅 资料 、 搜集信息 ,
学 生 对新 的学 习任 务 具 备 了一 定 的 知 识 经 验 。课 堂
教学中, 要组 织 学 生交 流 信息 , 生 成新 问 题 , 通 过 合 作 探究, 分析 处理 信息 , 构建 新知 。 1 .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信 息 交 流 发 现 提 出 问题 。
效 果好 。
2 . 增 强 活 动 的 目的 性 , 组 织 学 生 围 绕 问 题 搜 集 信
息资料 学 生感兴趣 的问题很 多 , 在 课 例 研 究 中 我 们 发 现 , 搜 集 信 息 资 料 时关 注 的 问题 过 多 过 难 , 会 降 低 学
避 免问题 过难过多 , 过难 过多会 降低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样 的 ? 它 们 怎 样 运 动 ? 行 星 都 有 卫 星 吗 ? 流 星 雨 是
本 课 教学 引 入部 分 , 可 以组 织学 生 围绕 以下 几个
问题互 动交 国
豳
问题 1 : 太阳、 地球 、 月 球 之 间 有 怎 样 的 运 动 关
资 料
学生 在 认识 太 阳 系之 前 , 已经 了解 了太 阳 、 地球 、
体 围绕 太 阳运 动 ?② 通过 文 字 、 图片 、 数据 , 了解这 些
星 体有 什 么特 点 ?③ 小组 分 丁 , 按不 同问题 整 理记 录
信 息资料 。 二、 顺 应 学 生 认 知 活 动 的 发展 , 引 导 学 生 自主 利
月球 的基本 情 况 , 初 步探 究 过 三者 之 间 的运动 、 影响 , 知道恒星、 行星 、 卫星的概念 , 相信 学 生 对 地 球 、 太 阳 及 周 围 空 间 的 奥 秘 有 着 强 烈 的 好 奇 心 。 学 生 仰 望 星
空, 通 常 会对 “ 太 阳周 围还 有 哪些 星 体 ?它 们 是什 么
自学 要 求 : ① 通 过 网络 、 书籍 等途 径 , 了 解 还 有 哪 些 天
生 搜 集 信 息 资 料
依 据 认 知发 展需 要 , 就 是要 认 真分 析 学生 已有 的 知识 经 验 , 预 估 学 生 的 探 究兴 趣 和 发 展 愿 望 ; 有 目的 地组织 , 就是 在 活动 前 要认 真 分析 学 生 的兴趣 关 注 点 在 哪儿 ?学 生 的认 知 生 长 点在 哪儿 ? 学 生 喜 欢 和 擅 长用什 么 的方 式搜 集信 息 ? 1 . 关 注学 生 的探 究兴趣 , 鼓励 学生 主 动搜 集信 息
料 开展 探究 学 习 。
一
课 前搜 集 信 息 资 料 , 学 生 可 以独 立 完 成 , 也 可 以 小组 分 工合 作 完成 , 教 师 应 提 出 明 确 的 活 动 任 务 和 要
、
依 据学 生认 知 发 展 的 需 要 。 有 目 的 地 组 织 学
求 , 给予 必要 的指 导 。 《 太 阳系 》 一课 在课 前 可 以提 出
题 更集 中 , 目标 更 明 确 。 3 . 明确 活 动要 求 , 指 导 学 生 根 据 主 题 分 类 整 理 信
息 资 料
4 . 课 堂教 学 中 , 应 组织 学 生 交流 研讨 , 分 析处 理 有 什 么 特点 ? 这样 依 据学 生 认知 需 要来 安 排 活动 , 主
国
信 息 资 料 的 有 效 搜 集 与 利 用
以《 太 阳系》 一课 的教 学 为 例
龚 幼 平
《 太 阳系》 一 课 的教 学 , 需 要 组 织 学 生 主 动 查 阅 文 怎么 回事 ? ” 等 问 题 感 兴 趣 。科 学 课 的 重 要 任 务 之 一 ,
就 是 要 激发 学 生对 人类 周 围空 间的探 索 兴趣 , 发 展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