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历史九年级上册)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认识电器的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3)讲述爱迪生发明大王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搜集课外历史资料,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从而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2)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历史课改,加之其他学科各种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互相借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无论成绩优劣,都不再满足于每节课仅有的几个知识点,而去不断追求自我意识在课堂上的体现。
把权力下放,由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些什么、要探究些什么,会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
1小组探究汇报法。
2自主学习,在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提炼有效信息。
〖板书设计〗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对“电”的认识
以“电”为核心的革命
围绕“电”的发明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发明和什么有关?
二、新课流程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用幻灯片展示雷电的图片。
请第一组同学结合课外调查结果来介绍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
(二)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幻灯片展示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教师引导
请第二组同学汇报调查结果(我国的大型电站?)
为什么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发生重大科技革命?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三)人类应用电的情况:
请第三组同学展示爱迪生的发明,讲爱迪生的故事
用幻灯片展示爱迪生图片及发明物
提问:从爱迪生的事迹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请第四组同学告诉我们调查结果。
(我国人民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器的?我国比西方国家在电气化方面落后了多少年?)
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以最快的速度列举家用电器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用一句话概括用途;不能重复列举。
)组织讨论:电气的使用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提问:现代人能离开电吗?假设停电会发生什么?
由于使用电,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什么行业?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点拨归纳:由学生归纳为主,教师起的作用就是调控
四、巩固训练――知识竞赛
友情提示: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快乐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