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剪纸
同学们,剪纸可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算一下,已经 传了60代人了! 其中主要的剪纸的纹样有:人物、动物、文字、花草树木。 人们把剪纸贴在窗户,这个也就叫窗花,这样能让我们的家更加 美丽。奶奶还告诉我剪纸不仅可以做窗花,还可与做门神,用来 辟邪呢。 • 我国许多农村妇女都心灵手巧,用剪刀左剪一下右剪一下, 就能剪成无数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动物,花草,人物等图案。 我眼前就放着一只美丽的小兔子。它全身通红,长着两只长长的 耳朵,轮廓线里用剪刀密密地剪了许多小齿,好象它绒绒的毛。 它的身上也“长了”许多绒毛,还装饰着舞动的花,可爱极了。 只见它正皱着眉头奔跑着,似乎在想:我怎样才能逃脱老虎的手 掌心呢? • 看着这张剪纸,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啊,人们 居然能把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 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多爱惜啊,1500多年了,都还在传承着, 真了不起!我以后也要认真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 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
1、剪纸
•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剪纸的纹样大致 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 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 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 11类。 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 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 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 戒、趣味等七类。
2、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 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 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 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 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 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 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 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 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为 “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 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 谐音而通用。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 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 国诗人屈原。
年的传说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 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 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 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 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 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 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 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 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 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 一直延续至今。
二、古诗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提纲3
• 题目:我最喜欢的古诗—— • 第一自然段: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第二自然段: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两句, 并说明原因 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该诗中体会到了一 些什么,联系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及细想, 扩展开来说说。
重要词汇
• 春节:敲锣打、礼花和 鞭炮
• 端午节:悼念屈原、粽子、艾草、香囊 • 中秋:中秋阖家团圆
范文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 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 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 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 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 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 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 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地点燃之后向 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 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 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 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 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 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 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得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 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风筝
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初的 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 风吹竹哨,便会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很好听,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大 人和小孩都喜欢放风筝这项活动,我也不例外。 风筝有各种样子的,有金鱼样子的,有美人鱼样子的,有蜻蜓样子 的……我家有一个蝴蝶样子的风筝,非常漂亮。它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放飞 起来,像真的蝴蝶在蓝蓝的天空中飞舞,好看极了,我特别喜欢这个风筝。 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千佛山放风筝。来到那里,我 们找了一片草地,开始放风筝。草地厚厚的、软软的,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 毯,踩上去舒服极了。一个人牵着线,另一个人托着风筝,开始往前跑去。 风筝放起来了!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从 我们身边经过的人看了,赞叹地说:“放得真高呀!”我们的心里可骄傲了。 从早晨玩到中午,我们还是停不下来,牵着风筝在草地上欢呼、奔跑,正是 古诗中所说的“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太美了,放风筝太好玩了!我爱风筝!
• A、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端午食粽 悬艾叶菖蒲、佩香囊 • B、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时间由来、 它的意义、与之相关的传说…… • C、端午节的活动:端午节活动的种类、 端午节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 • D、端午节给你感受:
其他节日
菊花酒
重阳节
茱 萸
小提纲1
• 题目: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 第一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 与它相关的传说。 • 第三自然段:写出该节日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 事情。 • 第四自然段: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 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2、中国风筝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 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 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 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 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 2000多年了。
小提纲2
• • • • 题目:民间工艺名称(剪纸、风筝、……) 第一自然段:介绍该工艺的历史。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工艺的作用。 第三自然段:对该工艺品进行描述,或介绍其制 作过程(也可亲自体会制作或玩耍的过程)。 • 第四自然段:这个工艺品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 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剪纸的分类
• 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 (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 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 (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 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 (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 绣稿 (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 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
其它 •范文
千千中华结 中华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年代久远,始于上古先民 的结绳记事。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 中华结命名,赋予它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代表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 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等。中华结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中华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约100厘米长、4至6毫米粗 的红丝绳编结而成,每一个结又根据形、意命名。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丝绳, 它的变化可多啦!把不同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 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妈妈告诉我: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她说,也许现代的人咖 啡喝多了就觉得平淡,也许忙碌久了就希望有沉淀和积累。大约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现代人被一种怀旧思绪牵引着,开始对传统文化的搜寻。于是, 中华结艺被发掘了出来。不过,现代结艺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传承,它更 多地加进了现代人的巧思。人们更注重将木艺、年画等现代装饰技巧和结艺 结合。在我家的书房里,就挂着一幅用中华结装饰的鸡年年历,它伴随我们 全家平安渡过鸡年。 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 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色古香,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7、饮食文化:各地风味小吃……
8、其他:如茶文化、酒文化……
一、
春节的习俗 :
1、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守岁、 压岁钱、吃团圆饭 意义、与之相关的传说……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时间由来、它的
春节的活动:春节活动的种类、春节
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
过春节的感受:
“压岁钱”的传说由来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为什么会得到 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 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 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 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 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 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 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 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 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 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 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 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 “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 岁钱”了。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搜集 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 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 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 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提示:
• 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华 传统文化的资料。 • 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 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所发生的事 情。 • 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 • 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 下来。 • 5、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族艺术
民 族 风 情
古诗文化
饮食文化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民间工艺:剪纸、风筝、泥塑......
2、民族艺术:戏剧、杂技、绘画、书法、风筝……
3、古诗、春联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风俗、风情:各民族的服装、民族节日……
5、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
6、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