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e162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2.png)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00以内的加法笔算、100以内的减法笔算以及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对于笔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笔算的准确性、运算速度以及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笔算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笔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算理和算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总结规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8a31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6.png)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2. 能够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 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2. 问答式教学法3. 组合式教学法五、教学步骤1. 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通过示范和问答让学生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
2. 首先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让学生通过口算游戏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3. 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通过示例展示100以内的加减法,并通过问答交流巩固学生的理解。
随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抽查学生的答案。
4. 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并进行讨论。
5. 总结与归纳教师通过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并进行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下节课再进行讨论和提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效果评价七、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八、教学反思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次教学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进行举证和实际案例的讲解,既增强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初期,针对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不够清晰的问题,本次教学采用了示范教学法,通过简单事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定义。
在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游戏,使得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加减法,激发兴趣,也梳理了学生的基本知识。
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a6f1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篇: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2.进一步巩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悟到内在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知识的梳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并巩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并能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2.回忆所学知识师:我们这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生回答二、整理和复习1、出示整理复习单请两个同学为一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将算式进行整理分类小组活动,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分的?生:分成加法和减法师:还能再分吗?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分类加法(进位不进位)减法(退位不退位)两步计算(有括号没括号)4、说算法出示习题,学生依次讲出各种题型的计算方法5、小结在计算时,一定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一,在两步计算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没有括号的从左至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师:小朋友们既然都学的这么好,下面请你们当当小老师,给大家出出题好吗?1、游戏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
生:。
师:你想请谁口算?生:。
接着依次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要进位、不退位、要退位;并提问:你们怎么知道这是进位加或退位减的2、不用计算,你知道十位上是几吗? 25+698-745-965+83、比大小4、你能提问吗?学校组织去图书馆看书,(一)班去了38人,(二)班去了30人,(三)班去了43 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考虑多种提问)选择三种代表性的板书:加法减法加减混合比较:为什么有的问题只用两个数,还有一个数不用(多余条件),什么问题必须把三个数都用上?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提问选择相关的数参与计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773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b.png)
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第一篇: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参与单元知识的归类整理,体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建构单元知识体系。
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准确、熟练、灵活计算,提高计算技能。
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天。
师:是啊,秋天到了,叶子一片片的落下来,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在刚结束的第二单元中,你有哪些收获?生:学习了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
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把第二单元的知识点用知识树来整理归纳。
课件呈现知识树,出示幻灯片。
二、整理理练结合,边练边理(一)整理笔算加减法法则1.(1)笔算46+32=54+29= 请同学说竖式计算过程,指名说。
总结笔算竖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2)笔算46-32=54-29= 请同学说竖式计算过程,指名说。
总结笔算竖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整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作用。
说一说每道题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再算一算。
+23+20= 54-23-20= 54-23+20= 54 +(23+20)= 54-(23-20)= 54-(23+20)=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按();有小括号的算式,()。
学生计算并汇报展示。
三、练习1、收集枫叶58+29= 68-65= 43+16= 91-83= 2.数学小诊所。
3.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8825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3.png)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2.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3.能够理解加减法交换律的概念;4.能够认识算式中的加号和减号。
二、教学重点1.100以内数字认识;2.加法计算;3.减法计算。
三、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字认识教师可通过展示数字卡片或使用数字图像等教具,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引导学生数数字,从1数到100,通过数数字快速认识数字,激发学生的数字敏感性,提高数字识别和计数能力。
2. 加法计算2.1 加法符号认识通过教师演示加法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符号“+”,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写出样例:3 + 5 =再让学生数一下3和5的数量,便于学生理解加法符号的作用。
2.2 10以内加法计算教师可通过利用教具或色块等方式,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加法计算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2 +3 = ?先让学生拿出2个珠子,再拿出3个珠子,让学生将它们放在一起,数它们一共有几个珠子。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计算过程,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2.3 100以内加法计算教师可以通过写列式和口算相结合的方式,教授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认识加法交换律,掌握大数口算的基本方法,例如:28 + 35 = ?先将3和5相加,得到8,再将2和3相加,得到5,将8和5相加,得到43,即:28 + 35 = 3 + 5 = 82 +3 = 58 + 5 = 43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
3. 减法计算3.1 减法符号认识通过教师演示减法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减法符号“-”,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写出样例:5 - 2 =再让学生数一下5和2的数量,让学生理解减法符号的作用。
3.2 10以内减法计算教师可通过利用教具或色块等方式,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减法计算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理解数学知识。
10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10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1d40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8.png)
10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本节课主要复习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让学生巩固并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口算及简单的笔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发现数学乐趣,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以100以内加减法为重点,突出学生对具体数值的解答分析。
2.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学生对上册和下册所学的加减法进行综合运算,培养学生口头表述和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提高1.学生自主复习上一学期所学的加减法基本知识,包括相加、相减和乘法口诀等,老师进行提问、答疑,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以“口算比赛”等活动的形式激励学生加强复习,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第二步:新知学习1.介绍数轴和打点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或回忆这两种求和、求差方法的具体应用。
2.通过老师演示,引导学生熟悉数轴和打点法的基本操作,如在数轴上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或勾画出打点法的图形。
第三步:巩固练习1.给出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涉及到100以内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笔算或打点法等多种计算和理解方法的练习。
2.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游戏等情境下的算术运算问题,并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解答和思辨方案。
3.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对比,探讨和归纳解题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个别学生薄弱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加强训练。
四、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口算、笔算和思辨能力,对其进行及时评价、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
2.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检查和交流,学生评价自己在这次复习课中的表现和收获,收集反馈意见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课件、PPT里的等同设计)10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学习内容: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笔算和打点法•教学目标:–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发现数学乐趣,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板块呈现法4.互动探究法七、教学工具1.小黑板2.白板笔、贴纸(海报)3.课件PPT4.教辅材料5.教学实验工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809a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0.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学生在处理进位和退位问题上还不够熟练,而且在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指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学生往往在进行进位和退位时出现错误,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
在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不能准确地列出算式和计算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f4f82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7.png)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和提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练习题,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于基本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顺序不正确、计算方法不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原理。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原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f0f85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8.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对学生已经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和特殊的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和特殊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ef953f110a6f524ccbf85f9.png)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本节课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和沟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基于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笔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框。
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题的训练,既进一步巩固了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为此,在复习时,不仅应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整理相关知识,还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如综合练习中快乐购物,通过让学生经历购买玩具的过程,把有关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使一道题击中多个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分类复习,系统整理。
首先,在基础复习中,我设计了口算题和笔算题,口算题写在智慧果上,问:你会算吗?谁算对了,就送给谁。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通用3篇)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415b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0.png)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通用3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间的30%,因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利达成学段和学期育人目标。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1、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本单元知识的生长点。
2、教材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
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法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进行编排。
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出现的。
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与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体悟等掌握新知识。
在本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是我的基本出发点,我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理解和应用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竖式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已“问题情景——操作探索——解释与交流——应用与发展”为基本模式安排教学。
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实验”、“做数学”的环境。
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来突出教学的重点,以老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4篇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43d03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2.png)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1.本篇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
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
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
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范文(精选14篇)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范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c49c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f.png)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范文(精选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课标课标对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并进行简单的整数两步运算,要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其中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意图:由于是计算教学,所以教材的编排是按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分三段。
首先安排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因为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
接下来安排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
不进位的口算,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教材61页例1,采取了两种情况对照着出现,35+3和35+30,通过比较,促使学生分清所加的数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如果是几个一就加在个位上,是几个十就加在十位上。
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数位的概念。
然后,教材出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
教材62页例2,教材中设计有摆小棒和交流计算方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的活动,比较好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
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内容的编排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类似,先出现不退位的,再出现退位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5444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1.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练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进位、退位、借位等。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100以内笔算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鞭、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100以内笔算加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进位、退位、借位等。
3. 示例:通过示例题,展示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让学生进行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0以内笔算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6. 复习: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100以内笔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2. 板书内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进位、退位、借位的应用-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100以内笔算加减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笔算加减法。
3. 拓展练习:研究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技巧。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4.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精选13篇)
![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100a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d.png)
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精选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课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购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63da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d.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说、做三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开展有关数学教学的教育活动中,寓情于课、乐于课,营造舒适、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数学兴趣,取得与数学有关的成功体验,树立数学能力的自信思想,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数字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三、教学内容1.学习2位数加1位数,1位数加2位数,和2位数减1位数,1位数减2位数等运算规律。
2.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列式运算,在根据题意解释所求标识时讨论标识的可能性。
3.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巩固和复习,促进学生对数字概念和基本数学运算的探究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模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教师采用图示示范,生动形象地解释和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加强学生的逐步理解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通过比较得出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前,老师先让学生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确定孩子们的基本水平。
2. 讲授环节2.1 教师讲解教师用图表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画图和练习的方式来讲解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2 学生练习随着知识点的深入,教师会通过课堂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 总结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通过复习,总结本节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整理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要求,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表现、愉快学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753f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2.png)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75-8 = 36+40= 42-9= 54+8=48-40= 52-7= 36+4= 50-20=57-20= 84-7= 75-6= 84-60=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课后闯关(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填。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24c3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2.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3 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在百以内练习笔算加法和减法,并进行口算及速算。
2.能够通过整体感知,灵活运用打组算法求解加减法题目。
3.了解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根据题目进行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勤奋学习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灵活运用打组算法求解加减法题目。
2.运用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组合和变形。
教学难点1.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组合和变形。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思考和策略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往的例子或小游戏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然后通过示范或演示的方式,引入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即百以内笔的算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2. 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具体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在纸上计算,通过学生的演示和口算精度,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简便算法并进行比较。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整体感知,灵活运用打组算法将加减运算进行组合和变形,培养学生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能力。
3. 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加减法运算之后,可以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可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口算速度。
4. 复习巩固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的口算和计算比赛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设计1.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教师授课、学生练习,以及互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
2. 教学手段白板和书写工具、幻灯片、教学PPT、竞赛计时器等多种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本节课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和沟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笔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知识的整理和灵活运用。
三.设计意图
1.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增强乐趣,激发学习欲望。
复习课是枯燥的,上计算内容的复习课则更加枯燥。
因此,我在这节复习课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情引趣。
如:开课时把口算卡片用彩色卡纸做成智慧果的样子,看谁口算对了就送给谁,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很快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分类整理时,我让学生分男、女生两队进行笔算比赛,看哪个队能算得又对又快。
演板时让男女生分别推选4名代表。
在集体订正时,让男、女生互相检查黑板上的板演,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带着挑剔的眼光进行检查订正,每个学生都有事做,从而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笔算不再枯燥;练习题用数学乐园的形式呈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遵循复习课的特点,精心设计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得到整体提高。
在本节课中,我精心设计练习题,在练习中注意了内容的层次,把握会、熟、活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如:从基础复习中的口算题,到分类整理中的四种类型的笔算题;从专项练习中的填空题和改错题,到加减混合运算;从综合练习中的快乐购物,到聪明题中让学生填竖式中的方
框。
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题的训练,既进一步巩固了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为此,在复习时,不仅应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整理相关知识,还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如综合练习中快乐购物,通过让学生经历购买玩具的过程,把有关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使一道题击中多个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1.分类复习,系统整理。
首先,在基础复习中,我设计了口算题和笔算题,口算题写在智慧果上,问:你会算吗?谁算对了,就送给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笔算题我先设计两组共8题,这两组题中每一组的4题分别是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不退位减和退位减四种类型题的代表,让男、女生各选一组题进行笔算,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
问:你能给这8道题分分类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说,然后在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有可能直接分成加法和减法两类,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每道题的个位,可再分得更细些,分为四类。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把同类型的题摆在一起。
最后请学生边观察边回忆,我们在做笔算加法时是怎么做的?在做笔算减法时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在笔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这样,通过分类整理,回忆笔算过程和方法,说说笔算加、减法要注意的地方,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笔算方法,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专项练习,查漏补缺。
分类复习完后,还要进行各种整合训练,使这部分知识彻底系统化。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类练习题。
第一类是填空题,即填竖式中的和或差的十位上的数,其中两道加法都是78加十几,不同的是一道是不进位的,一道是进位的。
另两道减法都是86减三十几,一道是不退位的,一道是退位的。
填完后让学生说说第1题和第2题都是78
加十几,为什么一个和的十位填8,一个十位填9,第3题和第4题都是86减三十几,为什么一个差的十位填5,一个十位填4。
其目的是让学生分清在加法中什么情况需要进位,减法中什么情况需要退位。
第二类是改错题。
学习难免出错,只有分析了错误的原因,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因此,我找出易出错或多次出错的题,让学生当小老师帮我检查,改正,并说出错误的原因,再一次强调在做进位加法时,别忘了十位要加上进位1,做退位减法时,十位要先减1再减。
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加深对进位和退位方法的理解,从而改进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
第三类题是两道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中也巧妙的包含了笔算的四种类型,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3.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重复,而是通过知识的再现、整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一环节,我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了两类综合练习。
一类是解决问题,首先由课件出示四种玩具图:飞机23元汽车12元轮船比汽车贵18元手枪17元然后让学生解决①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②怎样算一个轮船玩具多少钱?③你想买哪两样玩具?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自主选择列出算式)④小华很节俭,他带了30元钱,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玩具,够吗?为什么?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探索了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又掌
握了新的知识,这种瞻前顾后的复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同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体验数学生活化的乐趣。
另一类是聪明题,即开放性的题,让学生填竖式中的方框,其中一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其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优生更优,学困生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五.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呈现了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四种不同的类型的整理过程,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