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狄仁杰公正护法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课文
思考: 为什么当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十分
悲哀,并宣废朝三日?
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编演课本剧。 在小组中排一排,演一演。
作业超市
1.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课后以我们需 要狄仁杰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选读《不肯拿立场做交易。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研读文本
默读思考: 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读 后进行交流。
研读课文
1.断案如神。 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 万七千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 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
研读课文
2.犯颜直谏保将军。
(1)上书皇帝,按律令应该免去权善才的职 位。
(2)坚持说此人罪不当死。 (3)依然据法力争,刑法不能没常规,不能 陷陛下于无道。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 快,鹿的 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 择喜欢的 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 的话说说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 护环境,爱护 家园。 三、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 相关的 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 己生存 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了解印第 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 义,激 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 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 物?请你 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 留下的印 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 毫不留情地 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 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 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 什么话 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 首” 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 以写知 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音乐欣赏 点击播放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
帮你读
课文故事小标题: 1.(第3自然段):犯颜直谏保将军。 2.(第4自然段):刚正不阿惩罪人。 3.(第5自然段):明察善断护无辜。
课文中心
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 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
帮你读 理脉络
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
我喜欢狄仁杰,因为(他是断案如神的大法官)。 我欣赏狄仁杰,因为(他是辅国安邦的一代名相)。 我敬佩狄仁杰,因为(他能刚正不阿惩罪人 )。 ……
感悟文本
狄仁杰身为一名大法官,明察善断、 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他公正护法的行 为背后,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 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了他那正直而伟大 的心灵。难怪他会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 案如神的大法官;难怪人们会集资立碑颂 扬他的功德;难怪他能成为一代名相,深 得武则天的倚重,废朝三日以示暗道。他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 森林还是 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 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 鹿的大敌—— 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 的生态灾难。那 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 那就是得到特别保 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 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 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 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初读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对生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文中 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练 习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说 说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我会读 我会认
包庇 屠杀 无辜 怜悯 下诏 无辜 冤狱 哀悼 刚正廉明 明察善断 声名鹊起 推崇备至 犯颜直谏 手足无措 引以为戒 哀鸿遍野 勃然大怒 执法不阿 辅国安邦 不计其数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 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 眷顾,表 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 滋润、善待、 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 举学生 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 圣”这个 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 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 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 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 呢?让 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 的是什 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 绍文章 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 印第安 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 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 西雅图。白 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 相互关系 。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 相互制约、相互 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 物乃至整个生物 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 其他的事例来证 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狄仁杰刚正廉明,循律准确。
“哪有所犯的并非死罪,就下令判处死 刑的呢?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 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
“现在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要杀掉 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把陛下看成 是什么样的皇帝呢?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 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 啊!”
研读课文
3.刚正不阿惩罚罪人。 当唐高宗要求狄仁杰破例宽恕罪行严重的 大臣王本立时,狄仁杰并不服从,而是提出愿 意以身殉职来维护法律制度,最终高宗无言以 对,王本立被判刑,使朝廷风气大为好转。
狄仁杰公正护法,刚正不阿,忠于朝廷。
研读课文
4.明察善断护无辜。 张光辅率兵平息豫州叛乱时,伤害了许 多无辜百姓。狄仁杰赴豫州,一面下令给死 囚开释刑具,一面秘密上述武则天,奏明原 案的“诖误”,请求怜悯,帮助无辜受牵连 的人改死刑为流放,百姓立碑颂其功德。
狄仁杰明察善断,公正护法,关爱百姓。
小练习 大智慧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我们 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 神圣 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 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 己的 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 上,呈 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 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