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西门豹 2教案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体会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神态的词句。

3.理解“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

教学难点
1.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2.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2. 看了这些画面,你想知道些什么?
3.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自由提问。

(如:画面上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4. 教师激趣导入:要想解开这个谜底,学了《西门豹》这篇课文,你们就会明白了。

并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尝试读文,理解感知
1. 回顾过去尝试读文要求完成的任务: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文,完成任务。

3. 同位互帮互查自由读文时所应完成的任务。

4.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教师相机正音)
(2) 生说说哪些句子不好读,教师范读或领读。

学生再练读。

(3)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试读,集体读,个别读等。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以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的音形义的。

(5)男女生接读全文。

5.学生默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鼓励学生试着用连贯的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思考读文,体会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1)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3)批注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等方法弄明白不懂的词意。

2.小组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3.学生质疑。

(1)简单的问题有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四、集中交流,梳理问题
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

(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
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并能仿照课文用这些词语说话)
(2)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3)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4)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5)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1)、(2)为重点研究问题。

(说明剩下的问题下节课探讨)
3.教师引导学生解决(1)(2)两个问题。

并让学生学会用这几个词语说话。

五、指导书写,自制字卡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说说那些字可以走捷径很快记住字形(如:女+生=姓;日头晒干了水就是“旱”等)然后把这些比较容易记的字分类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书写特点,再练一练,注意写的正确美观。

2.指导书写“腾、催、灌”三个字。

学生先观察老师写法,然后描红,再练写几遍。

2.学生把会写的生字进行扩词,并工整的写在空白卡片上。

3.展示学生书法作品,学生赏析。

六、总结收获,布置任务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学生自由谈)
2.找几个小伙伴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课本剧,下节课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