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四课《人不能选择父母》第一课时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同步学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第一课时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训练要点】
1.知道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2.懂得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未来。
3. 理解人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
【课堂达标】
知识点一、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
1. 判断正误
(1)天下的父母之爱是相同的。
()
(2)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解除的。
()
2.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其原因是()
A.父母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支持
B.父母供我们读书
C.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D.父母掌握着我们的前途
3.下列属于直系血亲的有()A.兄弟姐妹 B.父母和子女 C.同学 D.夫妻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
——席慕蓉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点二、人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
5.判断正误
(1)家庭的希望在子女,有志者不嫌家贫。
()
(2)家庭可以改变,生身父母也可以选择。
()
7.人类之爱中惟一真正基于血缘的爱是()A.父母之爱B.亲朋好友的关爱 C.同学的关爱 D.老师的关爱
8.“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这句俗语说明()
A.人与狗都一样爱家
B.家庭贫穷不利于子女成才
C.人不可能选择父母
D.子女为相貌丑的父母而感到自卑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B.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C.我们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
D.长大后,可以解除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10.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因此()
A.家庭不富裕我们只能抱怨父母,是他们没能耐造成的
B.父母很普通,职位不高,不影响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更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
C.家庭的完善是父母的责任,我们没有必要管
D.家庭条件不好,不利于子女成长
11.简答题
八年级(2)班的小红嫌自己的母亲长得难看,不让母亲来参加家长会,你认为小红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课后强化】
一、选择题
1. 我们渴望父母的爱,对于这种“ 爱” ,我们应()
A.全力追求,要父母无条件满足自己的要求
B.注重形式
C.细心体会,不能太看重形式
D.无所谓,顺其自然
2.(开放题)“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词说明了()
A.有妈妈才会有幸福
B.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C.妈妈好,爸爸不好
D.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女
3.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就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①我们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②父母每天在生活上照顾子女③浓浓的日常亲情中④亲情的自然流露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对父母的爱,理解正确的是()
①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②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享尽家庭的温暖③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缔造者,他们的爱一直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旅途④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的爱是最无私、最恒久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探究题)“孟母三迁”说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从孟母的身上,我们深深地体会到()①母爱是最无私的②爷爷奶奶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③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我们需要什么就给什么④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亲情呵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6.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
父亲:“我不晓得。
”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
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
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儿子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三、实践探究题
7.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子女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一个人生是谁的孩子,就永远是他的孩子。
在子女身上,我们常能看到某些属于父母的特征。
【找一找】你在哪些方面与父母有相似的地方?(包括相貌、性格特征、习惯动作等)
【说一说】你心目中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
【迁移拓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
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肾,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1)请你评析上述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
(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材料配上话外音,以表达你的态度。
(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在这一天,你准备为你的母亲做些什么?
【教材探密】
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教材探密】
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1)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第一课时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课堂达标】
1.(1)√导解:父母关爱子女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爱子之心是相同的。
(2)√
2.C导解:血缘关系把父母与子女的生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3.B
4.①母亲在生活上对我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②母亲还教我们如何做人,帮助我们树立人生理想。
③在学习上,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培养我们成才。
导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可从父母在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对你的关心的角度去分析。
5.(1)√
(2)×导解: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6.A导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7.C
8.D导解:本题主要考查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9.B
10.不对。
因为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自己的家长有生理缺陷,这只是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特点,而不是我们看不起家长的理由,古语说得好:“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
【课后强化】
1.C导解:父母给予我们的爱蕴涵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
2.B导解:本题主要考查母爱的伟大、无私。
3.D
4.D导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父母之爱的理解,①项是错误的。
5.A
6.说明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无法选择的,最重要的,是这层关系无法割舍。
儿子对待父亲的态度是不对的,
因为父母是无法选择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在他们的呵护下我们成长起来,我们的将来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7.(1)略。
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2)如和睦、温馨、尊老爱幼等。
【迁移拓展】
(1)材料中主人公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弘扬了孝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行为。
(2)言之有理即可。
如:“真情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让天下所有人收获感动”等。
(3)答案切实可行即可。
导解:第(1)问,评析可以从行为的性质、意义、启示三个步骤来讲,解答时一定要有条理性,做到回答具体、全面;第(2)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3)问可以从感激母亲养育之恩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