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8八上·洛宁期末) 将钢材料加工成钢刀时,下列过程中钢的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A . 将钢材料加热
B . 把钢刀磨得锋利
C . 将钢水铸成钢刀
D . 把钢刀运到超市出售
2. (2分)关于凹透镜的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任何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可能会聚为一点
B . 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才会有发散作用
C . 对正对着另一侧焦点的光有会聚作用
D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2分)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4. (2分)(2020·滨州)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 . 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 . 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 . 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 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5. (2分) (2019八上·江北期中)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 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 . 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 . 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6. (2分) (2018八上·新化期末) 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 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 .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7. (2分)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ρ甲>ρ乙
B . ρ甲=ρ乙
C . ρ甲<ρ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 (2分)(2017·石景山模拟)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人们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绿、蓝三色光
C . 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
D .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
9. (2分) (2018九上·微山模拟)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基色
C .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 . 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从1.2f处移动到3.9f处,移动过程中实像是逐渐变小的
10. (2分)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地面
B . 扶梯
C . 墙壁
D . 天花板
11. (2分) (2018八上·江都期末) 生活中处处用到物理知识,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B .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属于升华现象
C .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鱼的虚像
D .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2. (2分) (2018八上·宁河月考)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 . 2.5米/秒
B . 20米/秒
C . 5米/秒
D . 8米/秒
13. (2分) (2015八上·大同期末) 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体积、温度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质量一定变大
B . 体积一定变大
C . 温度一定升高
D . 密度一定变大
14. (2分)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A . 偏小
B . 偏大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15. (2分)(2016·绵阳) 小李使用弹簧测力计、纯水和水杯帮妈妈粗略鉴定首饰的材质,他首先将重为5.5N 的金属块,和首饰用细线与弹簧测力计连接如图所示;然后将首饰浸入纯水中,他发现当首饰浸入水中一半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6N,刚好全部浸入时读数为9.5N.已知首饰为某一单一材质制成,则该首饰用的材质为()(g=10N/kg,ρ水=1.0×103kg/m3 ,ρ铜=8.9×103kg/m3 ,ρ银=10.5×103kg/m3 ,ρ金=19.3×103kg/m3 ,ρ铂=21.4×103kg/m3)
A . 铂
B . 金
C . 银
D . 铜
16. (2分) (2018八下·顺德月考)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

图2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圆柱体的重力为8N
B . 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4N
C . 圆柱体的体积为4×10﹣4 m3
D . 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 kg/m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共6题;共15分)
17. (2分) (2016八下·沙县期末) 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8. (2分)(2011·南京)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19. (2分)图中,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________ 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0. (3分)(1)每年一到夏季,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对水深度的错误判断是引发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图1所示,小刚由于错误判断水深险些酿成悲剧,他及时上了岸,在岸边产生了两个疑问,请你帮他解释这两个疑问.
①看起来水不深啊!________ 理由:________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②刚上岸怎么这么冷啊!________
(2)在农村,因为电压不稳定,经常会发生电灯泡烧坏的现象.如图2中三幅漫画生动描述了一位同学的一次经历,针对下列三幅漫画,请你看图回答:
①有一只灯泡不亮的原因:________ .
②灯泡后来为什么又亮了:________ .
③这个灯泡为什么更亮了:________ .
④灯泡发光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 .
21. (3分) (2017八上·大庆期中) 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立(选填“正”、“倒”),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________些(选填“远”、“近”).
22. (3分) (2019八上·万州期末)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__kg,该零件的体积是________m3 .(ρ铜=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 (共2题;共8分)
23. (4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

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 点
(4)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5)如图所示,小君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d是________cm。

(6)如图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24. (4分)(2017·徐汇模拟) 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内盛
有0.1米深的水,求:
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②水的质量m1;
③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 ,再将一个物块放入水中(无水溢出),当物块自然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为P2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3 .
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未浸没在水中,则该物块的密度的取值范围(写出具体数值)
i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浸没在水中,请用字母表示该物块的密度ρ物.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3题;共20分)
25. (6.0分)(2020·仪征模拟) 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绕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它功能。

爱好物理的“62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

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B,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

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2)把棋子A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B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的位置________,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还需要_______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

(4)(分析与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

26. (7.0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甲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 (填序号).
(2)如图甲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能否使看到的像更清晰?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的________ (填“同”或“异”)侧观察.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取掉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_ 玻璃板
(6)在乙实验中,图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和蜡烛相比是__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在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7. (7分) (2017八上·武安期末)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五、解答题(共25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 (共3题;共25分)
28. (6分) (2019八上·伊川月考)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9. (9分) (2020九下·重庆月考) 如图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杯子放在水平面上,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70g。

向其中放入一个金属球后,水刚好将杯子装满,杯子、水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249g,如图乙所示,取出金属球,然后向杯内加满水,此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如图丙所示,求:
(1)该金属球的总体积为多少?
(2)若该金属球空心,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 ,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为多少?
30. (10.0分)(2016·兰州) 如图所示,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在它的上面放一个重为2N的物体B,此时正方体A恰好没入水中,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 .求:
①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②正方体A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共6题;共15分)
17-1、
18-1、
18-2、
18-3、
19-1、
20-1、
21-1、
22-1、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 (共2题;共8分)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4-1、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3题;共20分) 25-1、
25-2、
25-3、
25-4、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7-1、
27-2、
27-3、
27-4、
五、解答题(共25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 (共3题;共25分) 28-1、
28-2、
29-1、
29-2、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