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2019·成都模拟) 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
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
A . 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 .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
C . 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 .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
2. (2分)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 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
B . 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 . 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 . 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
3. (2分) (2018高二下·台州开学考) 西周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 秦晋之好
B . 四面楚歌
C . 问鼎中原
D . 草木皆兵
4. (2分)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
A . 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制度
B .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C . 推行禅让制
D . 发明了甲骨文
5.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这一史
料说明()
A . 当时郡的地位比县低
B . 诸侯仍严格遵行分封制
C . 中央集权制已经形成
D . 下大夫地位较上大夫高
6.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7. (2分)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
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
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
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 . 辩护政治法统
B . 宣扬以德治国
C . 推动经济交流
D . 加强民族融合
8. (2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由此可见这主要说明了()
A . 中央集权
B . 规范法度
C . 君权神授
D . 皇帝独尊
9. (2分) (2020高二下·明光开学考) 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
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学士担任。
《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 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
C . 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 . 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
10. (2分)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
A . 《汉书》
B . 《旧唐书》
C . 《宋史》
D . 《元史》
11. (2分) (2017高三上·怀仁期中) 贞观元年,唐太宗曾对王圭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房太宗认为()
A .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 . 中书省门下省不该互相牵制
C . 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D . 三省六部制能抑制宰相权力
12. (2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一个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一制度是
A . 世卿世禄制度
B . 察举制度
C . 科举制度
D . 九品中正制
13. (2分)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丞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 皇权不断加强
14. (2分) (2016高一上·平阴月考)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 . 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 .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5. (2分)“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 . 重用亲信
B . 频换丞相
C . 分化事权
D . 废除宰相
16. (2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 .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 .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 .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7.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礼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这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
A . 军功
B . 门第
C . 品德
D . 才学
18. (2分)(2017·淄博模拟) 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映了()
A . 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 . 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C . 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D . 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19. (2分)(2019·汕头模拟) 清代前期,清政府大兴编书之风,集中国古籍之大成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四库全书》七万九右三百零九卷,并将上述著作分储东北、华北、江浙等地。
这一举措()
A .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 减缓了统治阻力
C . 有利于文化专制
D . 阻碍了西学东渐
20. (2分)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
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他们的言论()
A . 都符合事实
B . 都与史实不符合
C .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21. (2分)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2. (2分) (2016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 . 全体奴隶主()
B .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
C .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23. (2分)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以下三幅图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 . 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
B . 改革者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C . 改革者应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D . 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24. (2分)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 . 保持道路畅通
B . 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 . 规范人们行为
D . 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25. (2分)(2019·成都模拟)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
这表明罗马法()
A . 遵循私法至上
B . 重视诉讼程序
C . 注重诉讼诚信
D . 崇尚科学理性
26. (2分)(2017·沧州模拟)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或骨灰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或骨灰掘走。
”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 大祭司和皇帝共同治理国家
B . 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保护
C . 宗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D .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27. (2分)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
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 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 .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 .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28. (2分)(2016·北京)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
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
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
这一制度是()
A . 邦联制
B . 两党制
C . 议会制
D . 共和制
29. (2分) (2018高二上·玉溪月考) 代议制的形成,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从议会、内阁(政府)的产生及体现的原则等方面看,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②体现分权制衡原则且大都实行政党政治
③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④议会拥有立法权,国家元首拥有行政监督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③
30. (2分) (2017高一上·翁牛特旗月考) “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
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 . 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B . 三权分立制
C . 国会两院制
D . 联邦制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
31. (10分) (2019高二上·安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
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
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
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
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
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
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中国……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不过中国的君权,兼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
……可见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五权宪法的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
——孙中山《五权宪法》(1921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孙中山对监察权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评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答案:略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
31-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