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规划》复习题【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发展规划》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根据事物本身特性来研究个体分类的统计方法,是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来研究的事物分类。

2.抚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即每个劳动力平均抚养的人口数来反映。

3.在农村人口规划中,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状况,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质量。

4.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其根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

5.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零售商业应属于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即把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6.农村居民保健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农村卫生规划的主要方面,包括疾病医疗、疫病预防、、医疗制度、卫生运动等方面。

7.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种社会安定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和调节器。

8.农村发展规划需要通过空间管制和对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积极的调控,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9.农村发展规划的方法有、综合平衡、多方案分析比较、数学模拟法。

10.畜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为、生活需要和国家需要。

11.性别和是人的两个自然属性,是人口最基本的构成,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反应。

12.在农村人口规划中,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状况,反映人口与
人力资源的质量。

13.农村生产的过程,既是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又是的过程。

14.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其根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

15.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零售商业应属于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即把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与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16.农村居民保健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农村卫生规划的主要方面,包括疾病医疗、疫病预防、卫生健康教育、、卫生运动等方面。

17.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种社会安定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和调节器。

18.村镇的规模一般由村镇的和用地规模指标来表示,一般以为主导,用地规模随人口的变化而变化。

19.农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以乡镇为基本规划单元的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它以为根本目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20.农村发展规划的执行与实施,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推动,目标考核责任制与监督手段等。

二、判断题
1.经济平衡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反映和处理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放与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适应关系。

2.环境条件的差异是形成农业地域分异的基础和首要、直接的原因,并且是唯一的原因。

3.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生态、社
会诸效的统一。

4.按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远近区分最远的是第一产业,次远的是第二产业,最近的是第三产业。

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应该是一项基本权利,其特点主要是由政府出资。

6.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料技术的改建,我国村镇统一的燃气规划和建设已比较完善。

7.城市规划曾出现过,“就城市论城市”的片面规划思想,忽视了城镇之间的联系,从而盲目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体系规划油然而生。

8.村庄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产物,无论它的分布情况还是大小规模,不仅是一定经济形态的反应,同时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9.农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以乡镇为基本规划单元的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它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本身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缺陷导致其运作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所以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

11.农村生产的过程,既是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过程。

经济平衡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反映和处理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放与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适应关系。

12.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也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13.评估备选方案首先要设定评估标准,把优化后的各种方案产生的可能结果与我们所设定的评估标准相对照,就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与选择。

14.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其具有技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15.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生态、社会诸效的统一。

16.农业产业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的产物,隶属于农业活动范畴。

17.按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远近区分最远的是第一产业,次远的是第二产业,最近的是第三产业。

18.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应该是一项基本权利,其特点主要是由政府出资。

19.城市规划曾出现过,“就城市论城市”的片面规划思想,忽视了城镇之间的联系,从而盲目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

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本身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缺陷导致其运作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所以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

三、名词解释
1村镇总体规划
2.农村生态环境
3.规划师
4.土地潜力
5.农业产业开发规划
6、立体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7.农地整理
8.农业区域
9.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10.农业产业开发规划
四、简答题
1.我国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有哪些?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趋势外推预测的步骤是什么?
4.简述土地整理的目的。

5.现代农业规划思路是什么?
6.村级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

7.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特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8.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的措施。

9.居住区规划的原则。

10.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五、论述题
1.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

2.论述农业旅游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分析循环农业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4.村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编制程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特性来研究个体分类的统计方法,是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来研究的事物分类。

2.抚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抚养系数,即每个劳动力平均抚养的人口数来反映。

3.在农村人口规划中,文化构成指标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状况,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质量。

4.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其根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

5.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零售商业应属于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即把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6.农村居民保健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农村卫生规划的主要方面,包括疾病医疗、疫病预防、卫生健康教育、医疗制度、卫生运动等方面。

7.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种社会安定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减震器和调节器。

8.农村发展规划需要通过空间管制和空间准入规则对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积极的调控,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9.农村发展规划的方法有系统分析、综合平衡、多方案分析比较、数学模拟法。

10.畜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为生产需要、生活需要、国家需要。

11.性别和年龄是人的两个自然属性,是人口最基本的构成,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反应。

12.在农村人口规划中,文化构成指标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状况,反映人口与人力资源的质量。

13.农村生产的过程,既是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过程
14.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其根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

15.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零售商业应属于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即把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16.农村居民保健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农村卫生规划的主要方面,包括疾病医疗、疫病预防、卫生健康教育、医疗制度、卫生运动等方面。

17.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种社会安定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减震器和调节器。

18.村镇的规模一般由村镇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指标来表示,一般以人口规模为主导,用地规模随人口的变化而变化。

19.农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以乡镇为基本规划单元的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它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20.农村发展规划的执行与实施,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推动,目标考核责任制与监督手段等。

二、判断题
1-10(√)(×)(√)(√)(√)(×)(√)(√)(√)(√)、
11-20(√)(√)(√)(√)(√)(√)(√)(√)(√)(√)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