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学习情境的策略
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541f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7.png)
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方面,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强调对公式、定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创新意识不足。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深入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无疑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认知规律出发,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体系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体系。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梳理教材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注重知识点的过渡与衔接,帮助学生消除认知障碍,提高数学素养。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论文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a49c1b6c175f0e7cd13736.png)
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会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更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趣盎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而问题的提出必须与情景教育对象相适应,才能营造起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中只提供了三幅例图:天安门城楼、飞机和奖杯。
如果只从这三点展开教学,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依然是那么的肤浅,便会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性的感观意识,并且天安门城楼、飞机、奖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学生所熟悉和常见的,缺乏现实感。
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实生活中与学生贴切的物体进行剖析,则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如用相机拍照如:一件衣服,一扇门窗、一件日常用品、一台风扇、一幢建筑物等等。
然后制成课件让学生自由观察、分析、总结,原来”对称图形”的模糊认识便会让学生对称图形产生联系,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然后由教师去归纳、总结,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9255b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5.png)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缺乏兴趣和热情。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探讨。
1. 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有趣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市场购物、制作手工艺品、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案例:数学购物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使用简单的货币进行交易,从而练习加减法和货币换算。
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使用多媒体和数字工具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工具可以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通过动画、视频、互动软件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案例:数学动画视频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动画视频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分数的加减法或几何图形的性质。
动画视频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原理,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
3. 游戏化教学将数学学习与游戏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通过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数学技能,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
案例:数学谜题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谜题游戏,如数独、拼图、数字迷宫等,让学生在解谜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这类游戏不仅有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
案例:小组数学项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数学项目,如测量教室的面积、制作统计图表等,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互相学习,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差异化教学。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情境的技巧与方法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情境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78f7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7.png)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情境的技巧与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创设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并深入理解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设情境的技巧与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情境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一个成功的情境教育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具备现实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实际经验。
例如,在教授数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如何合理分配学校中有限的资源,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实践。
二、模拟真实环境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可以让学生融入到特定情境中,从而提高学习的真实感和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英语时,可以邀请外教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英语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英语语言和文化。
三、角色扮演和游戏利用角色扮演和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特定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历史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让他们亲身经历并理解当时的情境和决策过程。
四、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知识。
例如,在学习生态科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眼见到并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
五、多媒体和技术应用多媒体和技术应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资源等,营造出生动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授地理时,教师可以使用地图和卫星图像,通过展示和互动让学生感受地理空间和地理现象。
总结起来,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模拟真实环境、角色扮演和游戏、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以及多媒体和技术应用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025814c5da50e2524d7f5b.png)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
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俗语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足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大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再困难的数学知识也有了动力。
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买鲜花”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模拟鲜花超市的画面,里面有许多标有价格的鲜花,有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有五颜六色的康乃馨,有争奇斗艳的菊花,还有洁白无瑕的百合花,画面一出,学生的视觉一下子受到强烈的刺激,精神一下子就集中了,兴趣也开始被调动起来。
在学生进入情境“留连忘返”时,教师说:现在就让你们去购物,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提出数学问题。
接着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积极解决问题,自主探索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
又如在“我们赢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申奥成功的一段视频,配上亲切的解说和振奋人心的音乐,展现当时紧张、激动人心的场景,申奥成功场面的再现让学生深深感受当时的热烈氛围,最后视频把时间定格在那一伟大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这样激情的导入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奥妙无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求知欲望。
数学教学实习的问题解决与应对策略
![数学教学实习的问题解决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d4612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2.png)
数学教学实习的问题解决与应对策略数学教学实习是培养数学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数学教学实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资源匮乏等。
本文将介绍数学教学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与应对策略。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数学教学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平均值时,可以引入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通过比较他们的得分来计算平均值。
2. 鼓励合作学习,增强参与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学问题,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趣味性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数学教学软件、数学游戏等,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资源匮乏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农村地区。
缺乏教学资源可能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1. 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针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合理制定课程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避免过于依赖教辅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积极争取资源支持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
可以寻求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上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开放式教育资源、教学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三、教学反馈不及时教学反馈不及时是数学教学实习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对于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至关重要。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1. 寻求导师指导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及时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反馈。
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https://img.taocdn.com/s3/m/df2b1a12964bcf84b9d57b74.png)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摘要:在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从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所获得了一些启示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课堂;提高实效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88-0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从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所获得了一些启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促进有效参与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象、动画等形式对学生感官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花边有多长》一课时,如果只通过教师口头的表述是难以描绘长方形周长与花边的关系的。
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淘气用花边装饰黑板”的画面,学生清晰地发现花边的长度就是黑板也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得出花边的长度与长方形周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长方形周长的各种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周长=长x2+宽x2,周长=长+长+宽+宽,周长=(长+宽)x2,再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简便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这样一些富有情趣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愉悦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真实感,从而兴趣高昂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这个课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发挥多种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展示生活中运用知识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使用价值,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策略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策略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b6b21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6.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策略分享教学策略分享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分享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编排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加法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如数学拼图、数学游戏和视频教学等,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和趣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强化学习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促进学习互动的策略: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来找出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应用场景,相互交流思想,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倡导主动提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讲解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和回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巩固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巩固知识点的策略:1. 多样化练习和应用:在讲解完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练习题和应用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乘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是巩固知识点的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讨论和课堂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监测和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ce807027284b73f24250f0.png)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势【中图分类号】g623.5《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起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近几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的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哪些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如: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
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
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92d00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d.png)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有趣的动画、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难点问题,如应用题、几何图形等,这些难点问题往往让学生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问题。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中的情景和数量关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题意;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态的几何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如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数学资料、制作数学课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3be11090740be1e650e9acf.png)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7个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1 创设童趣渲染型教学情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的学习气氛制约着人们智慧潜能的发挥,而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潜能的萌发。
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和发展。
如教学“平移”一课求“平移距离”,笔者把美丽的蝴蝶展现到电子白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这个网格图上这只美丽的蝴蝶要飞到树枝上去,你能告诉它要飞几格才能到枝头上吗?认真观察再实际移一移。
”然后让学生动手借助网格图去探索这只蝴蝶头、翅膀、腹部等部位的平移距离。
最后概括规律。
在这样轻松、有童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学生才会轻松地收获知识,得以和谐发展。
有些教师采取往黑板上贴淘气和笑笑的图片方法,课堂中说:淘气和笑笑也是我们班上一员,让它们俩一起和大家学习吧。
可是说完了,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却没有了淘气和笑笑的身影。
最后下课时,有些学生说:老师,你为什么不提问淘气和笑笑呀?教师笑着说:淘气和笑笑是不听讲的孩子,老师让它们在黑板上看着大家学习吧。
于是教师又拿出这两张图片,并画了一个下弯的笑脸。
接着教师说:谁想当淘气和笑笑呀,孩子们说,我们是认真听进的孩子,不做淘气和笑笑。
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创设音乐渲染型教学情境数学课是一门单调而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思维天真而又获知欲强。
实践证明,音乐也是一种引发小学生注意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课程,进行音乐融入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枯燥的数学乐趣。
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播放轻音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找出几名学生,对一个单调数学题进行演绎,谁是1,谁是2,谁是答案,教师不断地变换试题,学生按着教师的答案去找自己的位置。
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
![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533f1d55270722192ef764.png)
在多媒体教学 的实施过程中 , 以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 目标 , 注重知识 的整体
结构和实际应用 , 结合学生如何学 , 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和认知规律 ,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和学生 认知的主体作用。学习知识的 目的在于应用 , 利用多媒体形象 、 动态及音像效果 , 根据问题的背景 , 创设
徐 建汉
( 宁波鄞州区横街镇中学 , 浙江 宁波 3 11 1 8) 5
摘
要: 目前 , 多媒体下 的数 学教学巳经越来 越显示 出它的生命力 , 多媒体技术正 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 和学 习方法 为
初 中数学 教学中创设学 习情境 注入 新的内涵 , 直观性 、 其 生动性 对于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很多的优势 , 同时利用 多媒体 也对初
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 才能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 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 使我们的教学顺利地进行并
收 稿 日期 :06—0 —0 20 3 3
作者简介 : 徐建汉 ( 6 一)男 , 1 8 , 浙江鄞州人 , 9 宁波鄞州 区横街镇 中学一 级教师 。
8 5
维普资讯
的启发 , 还能举 出不少其他 的实例 。在这种形象化的情 景教学 中, 同学们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 相反在老 师 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 、 主动思考 , 并逐 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 对
称线段与对称轴之 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 自然地发现了轴对称的一些基本性质 , 从而实现 了直
的渗透, 提高 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利用网上交流工具 ( 电子邮件 、B 、 如 B S 聊天室 、 Q等) I C 创设合作化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140cdb4f121dd36a32d826a.png)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多媒体数学教学的概念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处处可见到计算机的影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当然也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数学教学呢?多媒体数学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数学教学的优势(一)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数学课直接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和色彩变化以及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转为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中讲解《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现场制作了“转动的木条”,使学生在演示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到:刚开始时,两条不平行的木条与第三条木条形成的夹角(同位角)中,随着木条间夹角(同位角)的变大,两条木条越来越接近于平行,只有同位角相等时,两条木条才处于平行状态,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为后面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图形直观、动态,便于学生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1ac56f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a.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有趣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用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
这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科技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和教育游戏等,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谜题、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6.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各不相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 适当的奖励机制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如评选“数学小明星”、发放奖状或小礼物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2620e3d8b7360b4c2f3f6499.png)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随着多媒体教学深入教育教学领域,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大屏幕、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参与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并赋予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更会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呢?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下的数学教学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正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注入新的内涵,其直观性、生动性对于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很多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可起到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点难点,起到传统的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
首先,应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
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
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意识,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其次,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景,展示问题意义,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8篇)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ab57f1de80d4d8d05a4fea.png)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8篇)在课堂教学中,让知识以直观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就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和领会,也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我们的教育教学课堂了,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尝试。
一、利于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形象的动画、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场景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更有利于刺激孩子们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我在执教“温度”一节内容的时候,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关于温度的动画,再把松原地区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报出来。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生动的画面和动态的场景、声音等,多媒体的巧妙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得课堂生活气息浓厚,妙趣横生。
我们数学教师就是要把生活中的场景和书本中的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二、用多媒体处理材料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缺少形象思维,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出现很多困难。
生活中有许多知识体现着形象思维,具有直观性,可是生活中的材料一般难以搬入课堂,若是我们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处理这些材料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学了“求图形的周长”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某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周围擦一圈。
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比如教室、操场、校园等周长都可以这样处理,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化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便捷,更能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比较直接的支持,比如,学生们上网可以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来学习。
我在执教“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节的时候,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就想了解一下球体的知识,问及老师的时候,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来讲解这些内容,于是我就灵机一动让他们到网上搜索学习一下,这样一来学生倒是兴趣大浓,上网查找学习,结果后来发现很多同学都学会了这个知识。
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3604c9d6bec0975f465e22e.png)
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导入新课时,选择恰当合理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火点燃,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把小学生喜欢的孙悟空请进了课堂:在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孙悟空从王母娘娘那儿飞了回来,带回了好多又圆又甜的月饼,分给小猴们吃,并且宣布:“你要几块都行。
”第一只小猴说:“我只要一块。
”孙悟空把一个月饼一切两半,小猴乐滋滋地走了;第二只小猴说:“我要两块。
”悟空把一只月饼平均分了四份,给了小猴两块,小猴笑眯眯地离开了;下面的小猴急切地喊“我要三块”“我要四块”……悟空一一把月饼分给了大伙,面向大家笑嘻嘻地说:“我既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又使每个人得到的同样多,哈哈,俺老孙可真聪明。
”画面停住了,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悟空是怎样分的吗?谁能来与孙悟空比一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想要弄清楚是的欲望变得非常强烈。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只小熊坐上两辆汽车出发了。
在轻快的音乐中,a、b两只小熊坐着椭圆形车轮的车,随着轮子的滚动在上下颠簸着,显得很不舒服,只有c小熊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悠闲地哼着歌儿。
这个媒体的介入,既加强了学生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又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化难为易知识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
如果能成功突破难点,也就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新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时,明确该内容的难点是使学生认识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后,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表示。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利用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8b78207375a417866f8fce.png)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利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利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它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向学生晨现具体、形像、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
是枯燥平板的数学顿时变得有声有色,令数学课堂也倍添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变得轻松越快,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并且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体会。
1.创设情境,声画并茂,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
它的认识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因此,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学习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这一点,例如画面的生动形象、动画、特技效果,声音效果等,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思考,吸取学生全身心投入。
教学例如,在”0”的认识时,我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吃寿桃”的情境故事,通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画面出现孙悟空在桃树上偷吃寿桃的样子,学生们哄然大笑,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这是,老师亲切地说:”同学们,西天取经的孙大圣最喜欢吃什么?”学生:”桃”。
随即电脑演示:桃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几个仙女看到后大惊失色。
这一演示既有动画、又有声音。
这时候,我就问:现在树上一个桃也没有了,怎么用数学来表示呢?随即,我出示了数字”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并同出示算式。
这样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多媒体直观形象,突出知识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动态地显示出示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是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
运用多媒体促进幼儿园数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促进幼儿园数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b73dd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3.png)
运用多媒体促进幼儿园数学活动幼儿园数学活动一直是教师们重视的一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幼儿园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促进幼儿园数学活动。
一、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指的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示信息和知识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声音展示给孩子们,增强了幼儿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加形象具体。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知识1. 图片和动画展示通过精心挑选的图片和动画,可以将数学概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幼儿。
比如,在教学形状的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各种形状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形状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2. 视频播放通过播放数学故事、数学实验等视频,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播放一个关于加法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运算的过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游戏1. 互动式软件通过使用互动式软件,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让幼儿们主动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操作能力。
比如,设计一个数学智力题的游戏,让幼儿们通过点击屏幕选择答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视频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视频互动,让幼儿们动手参与数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量与重量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幼儿们参与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1. 精心设计内容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活动时,需要精心设计内容,确保展示的信息和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避免内容过于抽象或复杂,引起幼儿的困惑。
2. 控制使用时间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和厌倦。
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景的特殊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景的特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1bf94dc3186bceb19e8bb81.png)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 多样性 ,为学生创 没多样化 和个性 化的学爿情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的学 习方式 发生了 变化 ,嘲络将 全世界的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 ,成 为一个 巨大 的资源 库 ,供学生检索学习 .’学生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 习素材和 止 学习指 导 ,使每个学生根据 自己的知 识基础和特 点 自由地选择合适 的 学习资源。 1 情境与数学问题情境的定位与价值 对信息技术创 没恰 当的 、有效的学习情境 ,能促进学生提 高对信 息的收 集 、获取 、处理 、 使用 和分析 判断能 力。 11 情境和情景 的区别与 关系 . “ 景”的 “ 情 景”是具体 、直观和吸引人的 。 “ 情境 ”的 “ ” 境 是指构 成和蕴 涵在情 景中的那些 相互 交织的因 素及其 相互之 间的关 系 ,从 内涵看 ,情境 要比情景 丰富 、复 杂得 多。数学 课程着 眼于后
通过 多媒 体信息 技术 充分展 示新 旧知 识之 间的联 系 ,寻 找链接 点 ,i学生把新 渫当作旧 来学 ,为学生掌握新授 内容的原理和基本 上 方法作好准备 ,打好基础
32 引导学 习情景要采取激励 策略 .
堂 课教学 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 内容的兴 趣 ,首先要解决学生 主动想学 、爱学的问题 。情境激励策略 ,就是通 过信息技术与教学 内容 整合 ,利用网络信 息环境 ,刨设教学情境 ,开 展课堂智 力激励 ,要求 学生对间题情 境 ,积极动脑筋思考 ,没想解决 『题的办法 。并通过增进师 生的情 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 ,引发学生学 u 1 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 的认知过程 。 利用信息技术 ,在 导学过 程中创没展示新知识的形成 、发生过程 的情境 ,.学生 “ 止 知其然并 且知其所 以然 ”。教学大纲指出 : “ 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不能仅通过 观察就能得 出谁快谁慢结论 ,
继 而把 学 生 引 向探 究 “ 循 环小 数 ” 之路。
、
加 一加 , 为学 生创 造 充 分思 考 的 空 间
其次 ,添加后的情境 图让知识结构更加完
整 。蜘 蛛 的爬 行 速 度 为 7 3 + 3 = 2 4 . 3 3 3 …… , 解决
关 键词 : 小学数 学; 多媒体技 术 ; 数 学情境 ; 策略 中图分 类号 : G6 2 3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0 1 0 X( 2 0 1 5) 2 0 — 0 0 6 3 _ 0 4
建 构 主义 认 为 ,学 习总 是 与 一 定 的 社会 背
提 升 能力 。
嘀咕 : 一看就知道蜘蛛爬得快 , 还算什么呀。
为 了使 情 境 图和 主题 相 符 ,也 让循 环小 数 的学 习更 具 挑 战性 ,为 学 生 创造 充 分 思 考 的空
数 学 以其枯 燥 、 抽 象 的特 征 , 让 很 多 学 生 敬 而远之 , 望而却步 , 最后导致失 去学习的信心 。 那么 , 教 师 如 何 在 数 学 课 堂上 , 激发 学生发现 、
“ 教会学生思考 , 这对学生来说 , 是 一 生 中最 有
景即“ 情境 ” 相联 系的 , 在实 际情境 中学习 , 有利
于 意 义 的建 构 。 良好 的情 境 对教 学 活 动 有 很好
价值 的本钱 。”
例如 , 教 学 北 师 大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循 环 小 数 “ 谁爬得快” 一 课 。在 解 读 教 材 时 , 发现 : 蜘蛛 3 分钟爬行 7 3米 , 蜗牛 l 1 分钟爬行 9 . 4米 , 只要 粗略一看 , 就 可 知 道 蜘 蛛 比蜗 牛 爬 得 快 。情 境 图的主题很难引发学 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 循 环 小数 ” 这 一 核 心 知 识 。学 生 嘴上 不 说 , 心 里 就会
学 科 教 学 探 索
餍 务臻体 铺 设数 謦 豢 罨愫 鳋黎略
吴 国 飞
( 衢 州市柯城 区实验小学 ,浙江 衢 州 3 2 4 0 0 0 )
摘
要: 建构主 义认 为 : 学 习总是 与一定的社会 背景 即“ 情境” 相联 系的 , 在 实际情境 中学 习, 有利
于意义的建构 。数学 以其枯燥 、 抽 象的特征 ,  ̄, t l t - 多学生敬 而远之 。那 么, 教师如何 激发 学生发现 、 研
1 3. 7+4. 75
1 . 3+1 . 25
教学 重点 ,多媒体 技术课件 出示刘翔夸栏 的 片段 , 紧接着 , 在多媒体课件 上 , 刘翔 变成 了小 数点 , 栏为数 , 刘翔跨栏变成 了小数点 的移动 ,
学 生 观 看 后 感 触 颇 深 。我 还 让 勇 于表 现 的学 生
最 少?
例如 , 在教学 北师大版六上 的“ 合 格率 ” 这
堂课 时 , 我 在教到 “ 小 数如何换 为 百分数 ” 时, 为 了让学 生理解 “ 小数 点先 向右移 两位 ” 这 一
生6 : 你 们 觉得 找 回 来 的钱 对 不对 ? 问题 越 来越 多 , 黑板 上 的 算 式也 越 来越 多 :
究、 探 索数学的兴趣 呢?借助 多媒体技 术创设数 学学 > - 7情境是 当下 高效课 堂的手段之 一。在数 学课 堂
上. 利 用 多媒体“ 加一加 、 改一 改、 变一 变、 画一画” 等策略创设 的数 学学 习情境 , 能激 发 学生的兴趣 , 带 动学生 的思维 , 在 突破 重难点 时起 到“ 四两拨千 斤” 的作 用 , 促进 学生形成数 学模型 , 发现数 学本质 。
Hale Waihona Puke ( 1 . 2 5 + 4 . 7 5 ) +( 1 3 . 7 + 1 . 3 ) + 2 . 4 1
前 苏 联 著 名 教 育 家 、心 理 学 家 赞 可 夫 说 :
2 0 i 5 年 第2 o 期/ 7 )E d 教 育 实 践 与
uc at i o n a I t i c ea Pr a c n d
s e
究 a r c h- - - > > >63
生 5:我 想 算 一 算 买 哪 两 样 东 西 花 的 钱
爬得快?” , 思考 的价值就充分凸显 出来 了。 首先 , 添加后的情境 图让主题更加鲜 明。 乌
龟 7分 钟爬 行 6 . 2米 , 蜗牛 1 1 分 钟爬 行 9 . 4米 ,
“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 , 能够带动学生 的思维 , 促
进 学 生 形成 数 学模 型 , 发 现 数 学本 质 。
的促进作用 : 第一 , 情 境可 以有效刺激 学生 , 使 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接受 ,更会使学
生 产 生情 感 的共 鸣 ; 第二 , 情 境 可 以使 枯 燥 乏 味
的知识有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 ,让教
育 具 有更 加 深 刻 的 意义 ; 第三 , 情 境增 加 了学 习 活 动 的生 动 性 、 趣味性 、 直观性 , 让 学 生 在 理 论 知识与应 用实践的交互碰撞 中真正理解知识 ,
上 台 当小 数 点 , 表演跨 过这两 个数 ; 座 位 上 的
1 3. 7+4. 7 5 +1 . 3 1 . 2 5+2. 4 1 +1 3 . 7 +4. 7 5+1 . 3
学 生也没 有 闲着 , 伸 出手指 当小数 点 , 在本 子
上 写 上 两 个 数 玩 跨 栏 。这 个 小 小 教 学 片 段 , 给
间。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这个情景图中
“ 加一加” , 添 加 了一 个情 境 图 。“ 乌 龟 7分 钟爬 行6 . 2米 ” 这一情境 , 还 是 书上 的数 学 问题 : “ 谁
研究 、 探索数学 的兴趣 呢?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
数 学 学 习情 境 是 当下 高 效 课 堂 的 手 段 之 一 , 所 创 设 的数 学 学 习 情 境 在 突 破 重 难 点 时 能 起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