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学案 选修6 第三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环境污染与防治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2.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的类型,具体对比分析如下:
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六点: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②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③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⑥防治石油泄漏。

[温馨提示]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水体富营养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天然富营养化,它是湖泊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来描述其进程;另一种是人为富营养化过程,它的形成则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获取和解读信息]————————————————由苏州河到黄浦江再到青草沙,河水径流量越来越大,离主城区越来越远,水质越来越好。

————————————————————————————————————————
[解析]近百年来上海市水源地由苏州河改为黄浦江、长江,水源地河流径流量越来越大,说明上海市城市需水量增大,这也与近百年上海市的发展相对应,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源地距离城市也越来越远。

[答案]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1.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城市垃圾的特点: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

(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途径及危害:
①污染途径:
②危害:
[温馨提示]解决城市垃圾的措施
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有三个方面: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①减量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商品加工深度;改善能源结构;商品减量化包装。

②无害化:卫生填埋、焚烧。

③资源化: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

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2)酸雨:
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现象。

关于酸雨的有关知识,见下表:
(3)臭氧层破坏:
[温馨提示] 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

其主要原因是: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②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例2](2012·福建高考)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获取和解读信息]——————————————————在生活垃圾构成中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所占比重:南方大于北方;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所占比重:南方小于北方;可回收物:南北方所占比重相近。

————————————————————————————————————————
[解析]第(1)题,本题以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湿热气候,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家庭生活用煤多的状况。

第(2)题,本题考查垃圾污染的危害。

主要是对大气、水、土壤造成直接污染及对人和动物造成间接危害。

解题的关键是答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完整性。

[答案] (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1.(2011·江苏高考)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甲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和________。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 ____。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分布及防治等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图表判读和解析能力。

第(1)题,此题可通过对图甲的判读来回答。

第(2)题,物质在四大圈层中可以进行迁移,所以箭头都是双向的。

第(3)题,由图乙可知,判读此图时要注意高速公路两侧的距离的数据。

铅和镉等重金属资源距离公路越近,浓度越高,可以判断出其污染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

第(4)题,降低高速公路两侧的重金属污染要从根本上入手,如汽车尾气的达标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2)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2012·苏北四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2.()
材料:下图为“北京市2010年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布图”。

(1)各区县中,年均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2010年北京市年均二氧化硫空间分布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气体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为了减少空气二氧化硫含量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污染空间分布的特点及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第(1)题,从图中看出,浓度最高的是通州(0.051)。

第(2)题,从图中看出总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

第(3)题,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可以形成硫酸并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表。

其主要危害是酸化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危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

答案:(1)通州(2)南高北低(3)酸雨土壤、河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等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

3.(2012·苏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012年3月,那些原本怀着度过“一年中最美季节”的市民大失所望:连绵不断的阴霾天气加上仍在入侵的冷空气,让人感觉阴冷而又呼吸艰难。

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不经过肝脏解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当大量有毒物质浓度急剧增加时,产生急性毒害作用,若空气污染物浓度低,在长期的作用下也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材料2:
(1)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

根据材料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
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也是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近年来PM2.5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主要来源有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

第(2)题,注意是“人为原因”和“农牧过渡地带”。

第(3)题,主要是因为PM2.5的危害较大。

第(4)题,主要从减少机动车排放量着手,如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交等。

答案:(1)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4.(2012·南通模拟)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和台湾省)”。

(1)材料1、2中,前五位的省区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重庆的差别是________,原因是上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__________。

(4)江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居全国首位,请谈谈减排的措施。

解析:第(1)题,题目关键词是“前五位”和“相同原因”,直接读图表即可。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上海的生活污水比重大,工业废水比重较小,重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比重均较多。

第(3)题,水污染的来源还有农业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

第(4)题,从清洁生产、产业结构优化、达标排放和管理等方面思考。

答案:(1)人口和经济规模大,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多
(2)工业废水比重较低经济结构中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3)农业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
(4)实现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污水达标排放;加强环境执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