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同位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16O和18O在自然界的含量保持不变
B . 16O和18O的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
C . 16O和18O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D . 16O和18O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2. (2分) (2016高一下·吉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 . 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3.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末) 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甲基(﹣CH3)含有10NA个电子
B . 常温常压下,71gCl2含有的氯原子数为2NA
C . 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为NA
D . 标准状况下,11.2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4. (2分)下列表示HCl、K2O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①
②
A . ①②
B . ①
C . ②
D . 均不正确
5. (2分) (2016高一下·邯郸期中)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dRm﹣,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⑤还原性Rm﹣>Zn﹣
⑥X一定可与冷水反应.
A . 只有②正确
B . ①②③④正确
C . ①②③⑥正确
D . ②③⑤正确
6. (2分) (2018高一下·惠阳期中)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 . 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 . 离子半径:M->Z2->Y-
C . 稳定性:HY<HM
D . 非金属性:Y>M>Z
7. (2分) (2016高一下·临渭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
A . 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由左到右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B . aXn﹣与bYm+两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a=n+m
C . 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稳定性依次递增,是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依次递增、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所导致的
D . 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沸点由上到下依次递增
8. (2分)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放出的是()
A . NaHCO3
B . Al(OH)3
C . (NH4)2CO3
D . Al2O3
9. (2分) (2016高一下·鞍山期中) 如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锂电池,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C . 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
D . b极反应式是FeS2+4Li++4e﹣=Fe+2Li2S
10. (2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 .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 . 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1. (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 ,是指在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mol•L﹣1
B .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C .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12. (2分)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 .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 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1
B .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 . 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 . 甲和乙中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14. (2分)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O2(g),发生反应:2NO2 2NO+O2 ,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 .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B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 混合气中NO2、NO、O2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D .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2n mol NO2
15. (2分) (2016高三上·江西期末) 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CH4与O2混合气体及足量的Na2O2固体,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室温,发现容器为真空,则原混合气中CH4与O2的体积比为()
A . 2:1
B . 1:2
C . 1:1
D . 任意比
16.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位置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以下对锂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Li2SO4难溶于水
B . Li遇浓硫酸产生“钝化”现象
C . LiOH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
D . 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17. (2分) (2016高二上·淮阳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O3 ,无任何现象
B . 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 . 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持续红热,说明氮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 . 大气污染气体很难处理,是因为NO等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18. (2分) (2016高一上·天门期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③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④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⑤常温下,4.4g CO2和N2O(不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⑥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⑦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
⑧在常温常压下,1mo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⑨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⑩将100mL 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01NA .
A . ①②④⑧
B . ③⑥⑨⑩
C . ④⑤⑥⑧
D . ④⑤⑧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6题;共42分)
19. (9分)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 , 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装置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
(4)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6)实验结论:氧化性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
20. (7分) (2018高一上·湖南期中)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下图装置,用来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根据置换反应的规律,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了Cl与Br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前一定要________。
(2)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试剂A为________;试剂C为________(填序号)。
①硝酸溶液②稀盐酸③碳酸钙④Na2SiO3溶液⑤SiO2
(3)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中存在处明显缺陷,请指出该缺陷________。
(4)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装置在图中未画出),若试剂C为溴化钾溶液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有:试剂A为________;试剂B为________。
21.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C中的现象为.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为:________.
22. (3分)在由铜片、锌片和15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铜片上放出6.72L(标准状况)的H2时,硫酸恰好用完,则:
(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锌的质量是________ g;
(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3)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23. (7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某实验小组欲用酸性KMnO4和H2C2O4反应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 CO2的量来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表:
实验序号 A 溶液 B 溶液
①20 mL 0.1 mol•L﹣1 H2C2O4 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 酸性溶液
②20 mL 0.2 mol•L﹣1 H2C2O4 溶液3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
(1)检验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最简便方法为:________.
(2) H2C2O溶液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4)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4﹣)=________(若忽略溶液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所示,积极探究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K+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4. (9分)(2018·安徽模拟)
(1)工业上尝试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H2,其过程如下:
已知:2H2O(l)=2H2(g)+O2(g) △H=+571.6kJ/mol
2Fe3O4(s) 6FeO(s)+O2(g) △H=+313.8kJ/mol
①过程I中,需将O2及时分离出去,目的是________。
②过程II的热化学方释式是________。
③整个过程中,Fe3O4的作用是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H2合成氢的反应原理为:3H2(g) +N2(g) 2NH3(g)。
现有甲、乙两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在相同条件下,按不同的反应物投入量进行合成氢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表示:
①下列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3molH-H共价键断裂同时有6mol N-H共价键形成
b.3v正(N2)=v逆(H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有以下关系:c2________3mol/L;ω1________ω2(填“>”、“<”、“=”);若ρ1=ag/L,则ρ2________g/L(用含a的式子表示)
(3)利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既可解决环境问题,又可制备(NH4)2SO3。
可用(NH4)2SO3为原料,以空气氧化法制备(NH4)2SO4,其氧化速率与温度关系如下图:
试解释在温度较高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6题;共42分)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20-1、
20-2、
20-3、
20-4、
21-1、
21-2、21-3、
22-1、23-1、23-2、23-3、23-4、23-5、24-1、
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