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人像摄影技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人像摄影技巧学习
用RAW格式拍摄
我不止一千次说过这句话,我肯定还会说上上万次。
RAW格式是相机的传感器在曝光
时记录的未修改的数据汇编,是照片的原始数码源。
当你用JPEG格式拍摄时,似乎看起
来和使用RAW格式没什么不同,但你进行图像编辑时,你就会发现用JPEG格式拍摄的图
像缺失了很多数据,而RAW格式的图像能允许我们更大程度的对照片进行编辑。
你可以回
想一下相机白平衡设置错误的时候,你要花费众多精力和时间去尝试后期调整去除偏色。
而这种时候,如果你之前用RAW格式拍摄的话就能轻易地拯救照片,因为它允许你对图像
的原始颜色进行修复。
始终对焦在眼睛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任何一张好的人像照片,眼睛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
当然,构成一张优秀的人像片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只是眼睛,更重要的是眼睛传达出来的浓
烈感情。
所以,当你拍摄时应该让拍摄对象的眼睛成为照片上最清晰的点。
而且,当你用
大光圈聚焦在模特的眼睛时,镜头会使背景虚化,让人的皮肤看起来更加柔和光滑。
用大光圈来获得浅景深
购买大光圈镜头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帮我们在拍摄时获取浅景深。
你可以用F2.8或者F4的大光圈镜头来获得人像拍摄时需要的柔和自然光,而且它能够自
然地虚化背景。
尽量不要用小于50mm的焦段拍摄人像,使用70mm或更长的焦段
你也许总会从拍摄对象那里听到“为什么我的脸看起来这么大?”的抱怨,要知道,
任何低于70mm的焦段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拍摄对象的扭曲变形,虽然在低于50mm前都不会
被明显的察觉。
所以,最好不要用小于50mm的焦段来拍摄人像。
使用长焦镜头的压缩效
果能增加背景虚化的模糊程度,因此,我大部分人像的拍摄都是使用120mm到200mm的焦段。
利用反射光
要学会掌控光线的方向,利用反射光,并尝试模拟出摄影工作室的灯光效果。
把拍摄
对象直接置于太阳的正对面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除非你想要得到一个利落的剪影。
有一个
有效的方法,就是等云朵移动到遮盖住太阳,这种时候往往能够产生非常明显的明暗对比
效果。
在阴天拍摄时要更加小心
云层就是大自然的柔光箱,适当厚度的云层能够丰富你照片的色彩,并且折射出意想
不到的光线。
了解F16准则
在你的脑子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曝光基准,特别是当你在拍摄现场缺少测光工具时。
F16准则讲的是在阳光普照的拍摄情况下,把你的相机光圈值调到F16时,快门速度会是
目前的ISO感光度的倒数。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相机ISO设置为100,而你的光圈设为
F16的话,快门速度应是百分之一秒。
在多云的情况下或者在阴影下拍摄时,你只需要用
F8的光圈代替就行了。
当然假如你有测光表或者灰卡,用以准确的测量曝光那是最好的。
注意:用灰卡测量曝光的程序并不等同于设置自定义白平衡。
从家里带一张床单和一些夹子
你们家储藏室有不用的旧丝质床单么?去把它找出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购买一
张最便宜的白色床单。
一张特大号床单就能做成一个既神奇又便宜的柔光罩。
床单成为太
阳光的柔光罩的方式:把床单的边缘缠绕夹紧在树枝或者绳子上,用以过滤太阳直射光,
特别是来自拍摄对象正上方的光
使用现有的反射光
例如,你能在在拍摄时利用附近的白色大型车充当现成的反光板,只要它没有被涂上
一层灰白色。
一种能改变照片白平衡的色调。
由自己选择焦点
当你选择相机的自动对焦选项,让相机帮你选择对焦点时,你的拍摄就走上一条缺乏
主见的道路。
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通常被设计为自动聚焦在距离镜头最近的物体上。
像我
的1DS Mark III,,就会自动选择群体为对焦点,然后在所有的选择焦点中,算出一个平
均距离作为“最佳焦点”,那完全就是儿戏。
所以,拍摄照片时应该自己选择对焦点,因
为你才是自己照片最终的决定者。
随身携带灰卡以调整白平衡
当你打开Adobe Camera Raw或其他RAW图像编辑软件时,应用程序总会出现要你选
择自定义白平衡的选项。
通常是一个滴管样式的图标,你能通过点击图像上你认为正确的
中性灰色来调整图像的白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一次拍摄中换了4个场景拍摄了近800张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全是用
相机为你设置的自动白平衡拍摄的。
800张照片就有800个不同的白平衡数值,这对后期
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假如你能在每一个场景,按照你的拍摄主题在第一次拍摄时用灰
卡设置白平衡,你将会节省许多后期时间。
只要你在后期软件中打开你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然后用滴管选取白平衡,然后你就能将其余的照片进行同步白平衡调整,从而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
如果你打算更好的利用时间,最聪明的做法是,在拍摄时每隔30分钟或者随着光线的变化设置一次白平衡。
室外人像摄影布光技巧
STEP 1:决定布光方式
如果我们将太阳视为一个光有些硬的点光源,从很远的地方照过来,没有其它补光,只有自然界的反射,在这样的状况下,当然一张照片的反差就会大了些。
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个点光源的另一个方向再加一支灯,不论用什么方式,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就会跟摄影棚中的感觉很像了?
STEP 2:柔化闪灯光线
所以在用闪灯补光时,我在灯头加上了一个60×90cm 的方罩。
这时一定又有朋友问我了,为什么不用直打或是八角罩呢?不用闪灯直打的原因,是因为我想要模特儿正面的光是一个比较柔顺的光线,而背后的阳光因为是一个硬光,所以在软硬光的比较下,后方的阳光就可成为一个硬调的高光区,而变成一个还不错的轮廓光。
其实在打光的时候,我们多少要考虑到软质光与硬质光的问题。
如何把这两种性质相异的光放在一起,变成一个有趣的组合,就要看大家在拍照当下的主题为何了。
STEP 3:调整光线质感
因为第一张照片中,补在模特儿前方的光线不够柔和,所以我把柔光罩移得更靠近模特儿一些。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个简单的概念:光要柔,发光面积就必须大于被摄物。
因为之前柔光罩离模特儿太远,不但补光的亮度不够,柔光罩柔化光线的感觉也没出来,所以我就把柔光罩的距离拉近,好打出我要的柔光效果。
调整过灯具后,我再请模特儿改一些动作上的感觉,等待一阵海风吹过,有氛围的照片马上就出来了!
为自己争取更多拍摄时间
当模特儿站在近午时分的阳光下时,我马上就想到要应用棚内打灯的一些想法,让在近午的阳光下也可拍照。
毕竟对于一个接案摄影师而言,如果可在近午时分拍照,不就多了一、两个小时可以拍照,也就是多了更多可以让工作更快围成的时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