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的周期检定及管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检定规程,对不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时,需企业自行
144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检测与诊断
中国设备工程 2023.08 (上)
(4)积极参与技术交流会。

对于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会等,应该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检定人员参与,有效参加相关的技术讲座,进而促使检定人员的整体科研工作思路和知识视野得到全面扩展。

(5)计量检定机构还可与各高校加强有效合作,进而不断引进一些刚毕业的先进的对口人才积极加入本公司的计量检定队伍中,确保其不仅对电脑能够熟练进行操作,同时还具备较强的计量检定专业知识,不断吸引新鲜血液加入本公司的计量检定队伍中来。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逐步提升本公司仪器检析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使其能够成为一支意识、服务、水平较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只有确保人才储备充足,才能够确保计量仪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4 构建和完善计量标准及保证体系
计量检测仪器从入厂开始就应进行计量的检定、校准,以免出现不合格检测仪器流入相应的检测岗位,并采用三色标志进行统一管理。

实验室应该制定和使用好《期间核查程序》《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与此同时,自1997年我国就借助Ms office 中Access 软件完成了计量检测仪器数据库的自主设计开发,此数据库中包含所有的仪器检测信息,能够自动完成对各类检测仪器的统计、检索,自动完成年度周检计划的生成、打印,以及月待检仪器、季度待检仪器、校准仪器、到期未检定的信息。

同时,在每次启动计算机时都会有校准、检定信息的自动提示。

针对校准、检定的仪器能够按照相对应的格式自动生成打印校准、检定证书。

借助计算机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力的强度,降低误差出现概率,而且还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能够保证每年检测仪器的周检率能够百分百完成。

2.5 做好计量仪器及资料的保管工作
计量检测仪器包含的资料非常多,需要安排专门负责的人员对其进行细致认真的保管分类。

自计量检测仪器到货开始,需先查看与仪器相关的资料是不是齐全,然后进行安装调试验收报告、仪器设备检修记录、仪器设备运行记录等的建立,以及仪器设备履历书、发票、购货合同、校准的检定证书等资料的整理,并且要将使用说明书里的主要部分翻译为中文,以便供操作者使用。

对于计量仪器中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要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进行校准方法的编写。

使得测量值可以追溯到国际计量标准或国家计量基准,确保仪器一直是受控状态。

当所有资料齐全后,就可将资料交由资料室统一进行保管。

如在进行资料的查阅时就需要进行登记,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仪器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动态管理。

此外,对于仪器应按照其分类、使用进行存放和安放,并按照说明书给仪器提供适合的光线、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

对待废或修理、停用、在用的仪器应分别将其贴上禁用、封存、合格证等标签,以防出现误用的情况。

2.6 定期对计量仪器实施维护及保养
使计量仪器维护工作得到有效提升,能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计量仪器出现各种故障,从而使计量结果更为可靠准确。

在对计量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1)在根据使用规范对计量仪器进行保护和维护时,要将计量仪器所需的维护频率控制好,如果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对物力和人力产生很大的浪费,不过,间隔的时间如果过长也是不科学的,这样就没办法及时排除计量仪器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2)将计量仪器的定期保养工作做好。

在计量仪器使用的过程中,应将对计量仪器的功能检测工作提前做好,确保仪器没有带着故障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将测量误差消除,使其处于规定范围内,确保在工业计量中计量仪器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3)在维护和使用计量仪器时,应将有关记录严格做好。

计量仪器的资料应包含采购安装时间、安装位置、精准度等各种信息,制作成计量人员操作表,按照统一格式把各种信息进行计量,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

如此一来,不但能使计量仪器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还能为其维护保养打下良好基础,即使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也能使其寿命得到很大程度的延长。

3 结语
为做好计量仪器的周期检定及管理工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购置计量仪器、完善仪器周期检定以及管理规定、强化仪器应用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构建和完善计量标准及保证体系、做好计量仪器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定期对计量仪器实施维护及保养等有效策略,促使计量仪器的检定结果的精准度和准确度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辉涛.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17):154.
[2]张清秀.探究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失准的原因及对策[J].电脑采购,2021(33):85-87.
[3]王日有.提高质检机构计量器具管理质量的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3):74-76.
[4]王继强.浅析计量检测仪器的计量检定管理标准[J].汽车博览,2022(19):82-84.
[5]张虹赟.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管理策略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2(24):4-6. 
[6]黄梅.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计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2(28):107-109.
[7]项迪,苏荣.基于仪器仪表计量检测重要性的管理措施[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3):92-93,138. 
[8]李海燕.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研究[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20(5):47-48. 
[9]侯蕊,张英,徐子栋.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的意义[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6):13-15.
[10]吴华建.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4):114-115,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