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治疗大鼠诱导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拉莫德治疗大鼠诱导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高鹏;吴延龙;崔轶霞
【摘要】目的探究艾拉莫德(T-614)治疗大鼠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机理.方法选取60只6周龄清洁级雌性大鼠,其中40只用于建立CIA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与艾拉莫德组;其余20只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灌胃治疗,干预时间均为4w.干预结束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 细胞活化因子(IL-6、IL-21)水平及脾脏淋巴细胞中B细胞总数,以及模型对照组与艾拉莫德组干预前后大鼠诱导关节肿胀率.结果 (1)干预前,模型对照组及艾拉莫德组血清IL-1、TNF-α、IL-6及IL-2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IL-1、TNF-α、IL-6及IL-21水平,模型对照组>艾拉莫德组>空白对照组(P<0.05).(2)干预前,艾拉莫德组及模型对照组总B细胞数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艾拉莫德组总B细胞数量下降,且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3)干预后,艾拉莫德组关节肿胀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艾拉莫德能够显著改善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症状,其机理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B细胞分泌功能有关.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19(029)004
【总页数】4页(P422-425)
【关键词】艾拉莫德;大鼠;关节炎;B细胞;分泌功能
【作者】高鹏;吴延龙;崔轶霞
【作者单位】716000陕西延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716000陕西延安,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716000陕西延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又名类风湿,是一种以滑膜炎性改变为主,可累及全身多
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0.4%,并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3倍,25~50岁中青年人
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

虽然现阶段对于RA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确定,只能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出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激素分泌等有一定联系。

该病发病之初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多出现晨僵、关节肿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关节腔变窄直至消失,使患者出现活动困难,甚至丧失生活能力,出现终生残疾[2-3]。

近年研究指出,免疫功能异常是介导RA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免疫调节及抗炎,能够缓解RA
患者临床症状。

艾拉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免疫调节药物,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风湿药物,具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形成、抑制细胞因子生长、抗骨吸收、促骨形成等作用。

因此,本研究探究了艾拉莫德治疗大鼠诱导性关节炎的机理,希望为临床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60只6周龄健康SPF级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70±10)g,购自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陕)2012-0001。

均于SPF 级动物房中饲养,光照/黑暗:12 h/12 h,饲料与水正常喂养,适应性饲养1 w
后进行实验。

1.2 试剂牛Ⅱ型胶原和弗式完全佐剂(美国Sigma公司),0.1%醋酸(南京润升石化有限公司),Wistar 大鼠 IL-1、TNF-α、IL-6、IL-21 ELISA 试剂盒(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艾拉莫德(上海伊邦医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制备随机选40只大鼠制备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将牛Ⅱ型
胶原溶于0.1%醋酸中,按照1∶1比例与弗式完全佐剂制备成为浓度为2 g/L的
免疫混合乳剂,从大鼠尾根部注入150 μl,7 d后加强免疫一次。

初次免疫后10 d,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评分≥5分为造模成功。

剩余的20只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处理。

1.3.2 分组及干预方法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与艾拉莫德组,造模后的第1 d开始,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日分别用2 ml生理盐水灌胃,艾拉莫德组每日使用溶于2 ml生理盐水的艾拉莫德(10 mg/kg)液灌胃,3组
均1次/d,连续灌胃4 w。

1.4 观察指标(1)干预前后,取3组大鼠股动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 组血清 IL-1、TNF-α、IL-6 及 IL-21 水平,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干预前后,取3组大鼠的股动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深圳迈瑞公司,型号:BriCyte E6)技术测量 B 细胞数量。

(3)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型对照组及艾拉莫德组大鼠左后肢踝关节直径,1次/w,以第1 d 测得的值为基值,以后的测得值与基值之间的比值为关节肿胀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
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干预前,模型对照组及艾拉莫德组血清IL-1、TNF-α、IL-6及 IL-2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艾拉莫德组 IL-1、
TNF-α、IL-6 及 IL-21 水平下降(P<0.05),且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B细胞数量比较干预前,艾拉莫德组及模型对照组B细胞数量高于空白对照
组(P<0.05);干预后,艾拉莫德组B细胞数量下降(P<0.05),且低于模型
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各组干预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20)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①P
< 0.05;与艾拉莫德组比较,②P< 0.05?
表2 干预前后B细胞数量比较(n=20)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①P< 0.05;与拉莫德组比较,②P< 0.05?
2.3 关节肿胀率比较干预前,模型对照组及艾拉莫德组关节肿胀率比较无显著差
异(P>0.05);干预后,艾拉莫德组关节肿胀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

见表 3。

表3 模型对照组及艾拉莫德组关节肿胀率比较(%)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①P < 0.05组别 n 干预前干预后
3 讨论
RA为一种发病缓慢、病变明显,以滑膜炎性改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外周关节出现缓慢、对称性的炎性反应,进而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畸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展至后期甚至可造成关节功能丧失,引发永久残疾,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RA的组织病理性改变只在病情的终末期出现,而近年的研究指出,在患者滑膜炎性改变的6~12 w内,已经开始出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的变化,早期的药物干预能够显
著抑制病情发展,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4]。

近些年对RA的免疫学研究指出,RA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呈现异常活跃状态。

大量动物实验也发现,模型大鼠其外周总B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大鼠[5]。

艾拉莫德是一种新型的抗风湿药物,具有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抗骨吸收、促骨形成等效果,在治疗关节炎中效果显著,严青然[6]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艾拉莫德能够抑制滑膜细胞TNF-α及单核细胞NF-kB通路,通过增加单核细胞膜的稳定性起到抑制大鼠关节炎的效果,同时对大鼠外周淋巴细胞也具有调节作用。

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与B细胞分泌相关的一系列生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7(IL-17A)、B 细胞活化因子(BAFF)等水平也出现下降,提示艾拉莫德会抑制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异常增殖现象,改善患者免疫机制。

孟岩等[7]通过老
年类风湿患者进行艾拉莫德治疗后,其外周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提示艾拉
莫德在治疗RA时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拉莫德组干预后的炎性因子 IL-1、TNF-α 及 B 细胞活化因子(IL-6、IL-21)水平明显下降,说明艾拉莫德干预可降低炎性因子和B细胞活化
因子水平,提示艾拉莫德能够对大鼠体液免疫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B细胞属于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群,能够抑制促炎性T细胞的增殖,在平衡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B细胞能够分泌IL-6和IL-21,调节机体免疫反应[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艾拉莫德组的B细胞总数明显下降,提示艾拉莫德功能下调B细胞数量,减轻免疫反应。

关节肿胀率结果显示,
艾拉莫德组关节肿胀率低于模型对照组,说明艾拉莫德能够使关节肿胀情况得到缓解,可能是艾拉莫德通过下调IL-1、TNF-α、IL-6及IL-21水平,从而改善关节
滑膜病理,发挥抗炎、保护关节软骨、缓解RA病情的作用,从而使关节肿胀得到缓解,这与黄颖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艾拉莫德能够显著改善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症状,其机理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B细胞分泌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赵金霞,苏茵,刘湘源,等.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及其诊断意义的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10):651-656.
[2]叶华,苏茵,李茹,等.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12):802-805.
[3]Sengul I,Akcay-Yalbuzdag S,Ince B,et parison of the DAS28-CRP andDAS28-ESR inpatientswithrheumatoid arthrit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2015,18(6):640-645.
[4]孙丹丹.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中的意义[D].郑州:郑州大学,2014.
[5]宋珊珊.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参与胶原性关节炎小鼠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及TACI-Ig对其的影响[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6]严青然.新型免疫调节艾拉莫德对MRL/lpr小鼠类狼疮样疾病治疗作用及对其B细胞分化功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7]孟岩,李明远,罗德梅,等.艾拉莫德片联合甲氨喋呤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2):1098-1101.
[8]孟德钎,潘文友,刘焱,等.艾拉莫德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10):656-661.
[9]黄颖,姚血明,唐芳,等.艾拉莫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作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