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琵琶武曲兴起于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迁移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原音乐传承秦汉传统音乐,并融合国内各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形成了以汉族音乐为中心、包含多民族音乐特征的音乐文化。

这时期的琵琶既有汉民族固有的秦琵琶和汉琵琶,又有发源于西亚、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

曲项琵琶演奏的琵琶曲以描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粗犷风格,可以说是琵琶武曲的最初形态。

琵琶武曲在隋唐最为繁荣。

隋唐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由于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优秀的外来及国内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原大地得到广泛吸收和充分发扬。

曲项琵琶在唐代歌舞音乐中倍受人们喜爱,此时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不但形制有了改进,曲目更加丰富,而且涌现出大批琵琶演奏家。

值得一提的是,“琵琶”一词在唐代成为了曲项琵琶的专称。

通过大量吸收外来和国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并与汉民族固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唐代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即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燕乐”。

据《辽史》载:“四旦二十八
调,不用黍律。

以琵琶弦叶之。

"可见,琵琶业已成为燕乐乐队中独领风骚的的主奏和领奏乐器,其演奏艺术得到高度发展,从而迎来了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燕乐大曲的伴奏乐队中,琵琶之所以处于核心地位,能够承担大型歌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任务,其主要原因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琵琶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音量。

就曲项琵琶而言,其音箱体积较大,发音清亮,具有当时其他弹拨乐器无法比拟的音量。

另一方面,琵琶的演奏风格比较适合歌舞表演。

琵琶具有多种演奏技法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符合歌舞音乐节奏复杂多变、转调移调迅速的演奏要求.
唐代,琵琶艺术和诗词文化高度发展。

从诗人的吟咏中,完全能够体味出琵琶变幻无穷的技法和惟妙惟肖的声响,感受到武曲威武豪迈、激情澎湃的气势和刀光剑影、风驰电掣的场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宋代是琵琶武曲的衰落时期。

琵琶是胡乐的代表乐器。

宋代,汉人本土文化复兴,官方极力贬抑胡乐的地位,致使琵琶发展受到抑制.另外,宋代工商业逐渐繁荣,且形成了很多大都市,唐代以宫廷为主的音乐便开始走向民间,以适应新兴的城市文化需要。

而且,宋代以说唱音乐为主,乐队中使用的主奏乐器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吹奏乐器筚篥取代了原先琵琶在乐队中的地位。

元、明、清是琵琶武曲的复兴时期。

宋代以后,词调音乐极其繁盛,琵琶独奏词调的器乐表演应运而生。

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各种
说唱、戏曲表演多用琵琶伴奏,使琵琶演奏涉及到大量的民间曲牌,从而为琵琶独奏乐曲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朱苏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琵琶武曲最初主要描述边塞生活,体现了西域音乐曲调悲凉、风格粗犷的特点.
B。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使得琵琶演奏家大量出现.
C。

燕乐是在汉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华而形成的。

D。

琵琶音量较大,演奏风格适合歌舞表演
决定了它在燕乐大曲伴奏中承担主要任
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论述琵琶武曲繁荣时,文章主要交代了
繁荣的背景、表现及琵琶成为燕乐主要伴奏乐器的原因。

B。

文章引用“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
以琵琶弦叶之"来证明琵琶在燕乐大曲伴
奏乐队中处于核心地位。

C。

文章从本土文化复兴、城市文化需求、
音乐内容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琵琶武曲在宋代衰落的原因。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琵琶武曲的兴起、繁荣、衰落、复兴,重点论述了琵琶武曲的繁荣,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唐代保守封闭,不吸收优秀的国内外
音乐文化,那么琵琶武曲有可能就得不到
迅速发展。

B。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有本土的秦琵琶、汉琵琶,也有外来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但后世流传较为广泛的主要是曲项琵琶. C。

由琵琶武曲在宋代的衰落可知,一种音乐形式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宏观的社会环
境,如官方的大力提倡,经济的繁荣等。

D.从《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
出刀枪鸣”中,可以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体会出琵琶武曲的演奏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残局方少华年方二十,是宜城远近闻名的棋痴,打遍宜城无敌手。

后遭人暗中设局,欠下小山般的银子。

父亲气得一病不起,临终告诫他不要再赌,并让他变卖家产,还清赌债后投奔一个开票号的故友徐德阳。

少华悔不当初,摔碎了视之如命的棋盘,可已经迟了。

徐德阳见故人之子前来投靠自己,淡淡说道:“个把闲人我还养得起.”
少华一听,脸涨得像关公,恨不得地上有道缝钻进去。

少华不受待见,闲来无事就学习打算盘、记账,一学就会,可东家就是不用他。

他还多次看到东家钻研棋谱,技痒难耐,恨不得过去较量两把,最后硬生生憋住了。

这天一大早,一夜未归的东家从外面回来,一脸晦气地喊住少华,让他把自己输掉的五万两银子再赢回来,灭灭那个跟自己赌棋的生意竞争对手的嚣张气焰。

少华吓了一跳:“东家,我就是被这赌棋给害苦的,今生不会再赌……”
东家脸一板:“少华,我只是让你赢回那五万两银子,替我出口气.人可不能没良心!"少华无奈应允.
对手是瘦高个,脸长似马,一双眼睛深不见底.甫一交手,少华就暗叫不妙,好在对方攻势虽绵绵不绝,却没什么后劲。

少华连胜三局,再看马脸,额上细汗都出来了.少华面前的筹码已堆成了小山,心里暗算一下,东家那五万
两银子铁定赢回来了.
马脸掏出手帕擦把汗,决定与少华赌银十万两,一局定乾坤。

少华一惊,东家却笑眯眯地开口了:“行!少华,这局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

”少华擦擦汗低声说道:“好吧!”
对方一出手竟是玉石俱焚、鱼死网破的招数,少华见招拆招,小心周旋。

对方强行兑了几子,少华眼前一亮,差点乐出声来,原来双方无意中走成一副残局,叫“七星聚会"。

少华在这个残局上面下过无数功夫,闭上眼也记得每一步。

只要黑先下,百战百赢,而现在自个就是黑先!
少华当即拈起棋子下了起来,只两子,就知道赢定了。

十万两银子就要到手了,自个的苦日子也算熬到头了,父亲,你还怪我玩物丧志,可我就要凭借下棋重振咱家门庭了……
突然少华想到了父亲临终前的话,心内一时翻江倒海,终于吐口气,抬头向马脸说道:“我说,咱这盘棋算和,好不好?"
所有人一愣,东家更是急得喉咙都哑了:“为什么?”
少华苦笑一声,说:“东家,你先前说过,只要我赢回你输的银子就行,现在任务完成了!"
东家勃然大怒,骂道:“你,你是烂泥巴糊不上墙!"
少华目光坚毅起来.而马脸扔了手中棋,说:“行,算和!"
回到票号,少华心想这回该背起包裹滚蛋了,没想到东家竟然让他学记账。

少华又惊又喜,心头涌起无数感慨,最终只挤出一句:“多谢东家,我一定好好干!”
时光飞快,少华已成了票号的一把好手.
这天是东家六十大寿,少华全权操持,把寿宴操办得井井有条.不过有一点使得他颇为惊奇:那个棋局对手,马脸也来了,并且跟东家谈笑风生。

他们不是生意场上的死对头吗?
客人散去后,东家笑吟吟地叫过少华,说:“来来来,再跟我这位朋友下局棋.”
待和马脸坐定,少华一下子呆了,这是副残局,正是“七星聚会”。

马脸拱手说:“小兄弟,请!"
少华执黑,他胸有成竹,而对手落子明显杂乱无章。

可是,下了几手后少华大惊失色:先前明明占优,一转眼竟落了下风,马脸的下法闻所未闻,招招剑出偏锋!马脸不可思议地胜了!
少华一下子呆若木鸡,东家悠悠说道:“少华,这位仁兄根本不是我生意场上的对手,而是一位象棋高手,那晚只是让你而已。

仁兄花了半辈子心血终于攻克‘七星聚会’,那夜如果你不知收敛,必将输得一干二净,我也将逐你出门.好在最后关头你悬崖勒马,克服了心魔,我这才放心留下你.少华,你父亲临终前曾让人送来一封信,信中嘱托我多历练你,尤其要渡过贪念这一关。


少华至此如梦方醒,“扑通"一声重重跪下,叫一声“父亲”,泣不成声……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方少华与马脸的对弈,这部分内容不仅照应标题,也生动地表现了方少华的心理变化。

B。

小说擅长用细节表现人物,如方少华面对十万赌银时从大惊到自信,再到吐了口气、苦笑、目光坚毅的神态变化,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C.听到方少华要与马脸和棋,东家急得“喉
咙都哑了”,可见东家希望少华能抓住机会,重振家业。

D。

徐德阳让方少华赌棋为自己赢回输去的五万两银子,方少华尽管很为难,但也尽力而为,这体现了他知恩图报。

5。

东家徐德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分析.(4分)
6.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妙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

上乃使
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

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
..
,是为孝昭皇帝。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光为人沉静详审,
长才七尺
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众庶莫不多光。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宣帝即位
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
..
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

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光薨,谥曰宣成侯。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有改动)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
/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B。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C。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D。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2分)
A。

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

古时的君主
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五谷神和土地.社稷
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B.顿首,古代拜礼之一。

以头叩地即举而不
停留。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

尊号,古代尊崇褒美皇帝、皇后的称号,可以生前奉上,也可以死后追加。

尊号常
遇事而累加,字数长短不一。

D。

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因皇帝外出时所乘,故用作皇帝的代称.“圣驾”“陛下"“至
尊”等也是对皇帝的尊称。

9。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

霍光为人沉着,小心谨慎。

他入宫二十多
年,从来未有什么过失,很得皇帝信任,皇帝
临终前授命他辅佐少主。

B.霍光忠诚事主,能当重任。

汉武帝去世后,
孝昭皇帝年仅八岁,国家政务、朝中大事
通通都由霍光代为决断.
C.霍光处事冷静,待人宽容.面对态度强硬的
尚符玺郎,霍光不仅未加罪于他,反而不顾
非议,把这个郎官的俸禄提升了两级.
D.霍光唯亲是举,党亲连体。

霍光的亲戚几
乎掌握了朝廷所有重要的权力部门,根深
蒂固地盘踞在朝廷。

10。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4分)(2)上谦让不受,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齐天乐①
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

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寄迹江宁(今江苏南京)时。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起头两句极写绿芜凋尽、一片萧条的深秋
晚景,使人有黯然销魂之感,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B。

“暮雨"八句皆从“秋晚”二字生发,
层层托出时序变迁之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含蓄深婉。

C。

“静掩",暗示没有什么人来往,烘托
出幽静的氛围,同时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孤
寂,结构上承上启下。

D.上阕在描绘景象时,既注重视觉听觉嗅觉
的结合,又精心安排由外而内的空间顺
序,匠心独运.
E.下阕虚实结合,“凭高眺远”之前的六句
是词人登高望远之现境,之后四句则为登
高望远之所思。

12.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

在下面的空白处补写出相应的名篇名句。

(1)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的痕迹。

(2)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两句写出了“村人”和“我”的不同
归途,展现了不一样的心境.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五岳"
和“赤城"来烘托天姥山高耸入云的特
点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
当的一项是(2分)
①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委员和代表正在身体力行
....
做着的,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为人民美好的生活呐喊、呼吁。

②《红海行动》燃起了广大观众的民族自
信与爱国情怀,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法常可
....
,敢于创新;在于导演和演员的倾力付出。

③中国韬光养晦
....
的战略不应该被放弃,同时,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需要在战术层面更有所作为。

④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
气息的语言,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
...
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⑤当小王听到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的消息时,他激动地拍案而起
....。

⑥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统一的观
点,我在这里存而不论
....。

A。

①③⑥ B.①④⑤
C。

②③⑤D。

②④⑥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郭若沫先生认为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吃了腐坏牛肉食物中毒等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B。

文化自信强不强,思想解放够不够,观念变革深不深,敢领风气之先的魄力足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发展.
C。

中央电视台在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后,另一文化节目《朗读者》也激发了全民阅读的情怀,使观众从中汲取了营养,涵养了心灵。

D.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更离不开资金、政策、人才的支持.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
A.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
疾,患者十分感激。

有一位患者送来锦旗,
上面写道:“杏坛高手,医者仁心。

”B。

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尽快玉成此
事,确保贵校的教工食堂能够顺利开张,
方便大家及时就餐.
C。

江先生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
学,乡亲们纷纷前往祝贺,他连连道谢说:
“托福!托福!"
D.我和他是发小,已有十多年不曾见面,今
日有缘相逢,他热情款待,盛备菲酌,令我
感动。

17.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今年冬季流感比往年持续时间长,①.并且,多数患者患有病毒性感冒,伴随着咳嗽、头痛、发热、咽痛和浑身酸疼等症状. ②?有关专家建议,平时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有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房间里空气流通,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饮白开水. ③,只有细菌引起的感冒才需要吃消炎药,必要时可做血常规判定。

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3分)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我们的学习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的学习模式如潮水
般涌现,因此,传统的学习模式将遭到淘汰。

“在线学习”是其中最具有冲击力的学习模式.“在线学习”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从而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

①新的学习模式涌现不一定会使传统学习模式遭到淘汰。

②。

③。

四、写作(4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先祖、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

因为有需求,近年来代客祭祀也应运而生。

有陵园就推出了“套餐”:一杯茶、一对烛、一盘果、一封信,收费100元。

代客祭祀的核心部分,是工作人员会代客朗诵一封信,表达对逝者的哀思.祭祀结束后,再将录制好的视频传给逝者家属。

同时为倡导生态、文明祭祀,工作人员不会为客人哭坟、烧纸.
针对上述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与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8年4月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D(2分)(A。

“曲调悲哀”并不是西域音乐的特点,原文第一段说:“演奏的琵琶曲以描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粗犷风格”,只能看出“风格粗犷”是西域音乐的特点;B。

“由于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是唐代涌现出大批琵琶演奏家的主要原因.C。

应是融合了“大量外来和国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精华”)
2.C(2分)(不是“音乐内容变化”,应是“音乐形式变化”)
3。

C(2分)(由琵琶舞曲在宋代的衰落可知,一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既与宏观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当时具体的音乐风尚联系紧密)4。

C(2分)
5。

①信守承诺。

方少华父亲临终前嘱托徐德阳照顾并历练方少华,徐德阳铭记在心,谨守约定。

②重情重义。

徐德阳接受嘱托后,收留并帮助方少华戒掉了毒瘾,使他成为有用之人。

③足智多谋。

为了磨练方少华,徐德阳煞费苦心.一开始表现出不待见他,后来又设计考验方少华,最终使方少华战胜贪念,成了票号的一把好手。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

①从情节来看: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结尾东家告诉方少华,当年是在考验他,这出人意料;东家受故友所托收留方少华却挖苦他,不用他,让他帮忙赌棋,他放弃赢得十万两银子的机会后反让他学记账,这些情节让人心生疑
惑,结尾给出了合理解释,使得小说的情节前后照应,合理圆融.
②从人物来看:结尾真相大白,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东家的用心良苦,仁厚义气和方少华知恩感恩的形象.
③从主题来看:小说结尾说出东家受方少华父亲所托历练他,而此时方少华也已经经受住历练,成为票号一把好手,凸显了戒贪的主题,更能给读者以心灵震撼和人生启迪。

(每点2分)
7.C(2分)
8。

A(2分)(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9.C(2分)(不顾非议,无中生有。

文章说“众庶莫不多光。

")
10.(1)他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步,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查看,尺寸丝毫不差,他的资质本性就像这样端正。

(4分)
(2)皇帝谦让不肯接受,霍光每次朝见皇帝,皇帝总是很虚心,表情很庄重,对霍光十分谦恭有礼.(4分)
11。

(4分)DE(D项上阕写景没有“嗅觉”; E前六句是“所思”,后四句是“现境”)
12.(4分)
①羁旅之愁.“殊乡”二字点出自己身处异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漂泊之感。

②怀人之情。

下阕前六句极写自己对荆江、汴京友人的深切怀念。

“故人相望处"从对方怀念自己着笔,情致尤深。

③迟暮之悲。

“殊乡又逢秋晚"“但愁斜
照敛"两句既是写自然之秋景,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迟暮,人生之秋的叹惋(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对3点给4分)
13.(1)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14。

B
①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本身已经有“做着"的意思。

后面加“做着”语义重复.
②不法常可: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使用正确。

③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

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养:修养,培养;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使用正确.
④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生:活的.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错了对象。

⑤拍案而起:一拍桌子愤然站起来。

形容非常愤慨。

也形容对反动势力不屈服。

⑥存而不论:保存。

论:讨论。

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15。

B
16。

C
17.①感染的患者也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