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
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2.概述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提供了科学解释。
1.生命观念: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适应的形成和生物的进化。
2.社会责任: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诸如耐药菌产生等相关问题。
1.适应的两方面含义
(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具有的特点: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如此。
2.拉马克的观点
(1)观点内容
①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而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对拉马克观点的评价
拉马克提出的进化学说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
要条件。
(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4.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1)遗传变异方面:
①研究水平: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②研究结果: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2)自然选择的作用方面:
研究对象: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3)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2.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 3.达尔文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
4.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研究对象为生物个体。
() [答案]1.√2.√
3.×提示:达尔文没有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解释。
4.×提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5.×提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种群。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它是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的,这就导致已经形成的适应一般要落后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这是造成适应相对性的主要原因。
应用实践:一种水生小动物水蚤,在25 ℃环境中能正常生活。
若将其置于20 ℃环境中部分个体能正常生活,若将正常生活的个体置于28 ℃环境中,全部死亡。
(1)水蚤在25 ℃环境中能正常生活,若将其置于20 ℃环境中部分个体能正常生活,请从生物的变异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25 ℃环境条件下能正常生活的水蚤存在着变异,这种变异的水蚤既适应25 ℃环境也适应20 ℃环境。
(2)20 ℃环境中部分个体能正常生活,若将正常生活的个体置于28 ℃环境中,全部死亡,请从适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适应具有相对性。
刺猬遇到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以背部的硬刺保护自己。
但狐狸有时会把刺猬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的刹那间,咬住其无刺的腹部而将它吃掉。
这个例子说明( )
A .适应的普遍性
B .适应的相对性
C .适应的多样性
D .生存在于竞争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所谓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只是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环境的适应,所以这个例子体现了刺猬的适应的相对性。
]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图解
(2)分析
①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
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繁殖能力表现为“过度”
②生存斗争⎩⎪⎨⎪⎧起因:过度繁殖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方式⎩⎨⎧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优胜劣汰
③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
④适者生存⎩⎨⎧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留或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得以保留
2.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是一致的”,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不正确。
在自然选择之前,生物中存在多种变异,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自然选择选择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
2.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都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这句话是否正确?分析原因。
提示:不正确。
生存斗争不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
3.从变异产生角度分析,达尔文是否接受了拉马克的观点?
提示:是。
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承
认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但他认为变异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可以遗传。
(不定项)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抗药性
ABD[A项所述属于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即使无农药,害虫也可以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这一变异并非农药引起的,D错误。
]
(1)环境因素的作用会提高突变的频率,但任何情况下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环境不能起到定向诱导变异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2)在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的思路。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归纳
1.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
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
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
中生存和繁殖。
2.物种不变论认为各种生物都是自
古以来就如此。
3.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
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C.变异是不定向的
D.现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B[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使适应具有相对性。
]
2.(不定项)仔细分析下列现象,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是()
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
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ABC[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A、B、C三项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而D项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3.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
B.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D[自然选择过程中的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三个方面;在斗争的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变异的有利与否是对个体生存来说的,而不是依据是否对人有利;在自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而不是人类。
] 4.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细菌不断出现,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物。
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B[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杀菌药物,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同时具有选择作用,抗生素没有杀灭所有的细菌,原因是细菌中有经过变异而具有对抗生素有抗性的个体,抗生素杀灭不具有抗性的个体,即对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的,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_______中得以生存、繁衍。
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且变异是不定向的。
这种不定向的变异导致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有差异,从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而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并且产生后代。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斑马体色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而形成现在黑白相间的体色,这是经过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遗传能保持物种的稳定,变异则使物种得以发展,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能得到定向积累而使物种进化,两者缺一不可。
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通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最终形成现在的斑马体色。
[答案](1)变异不定向遗传和变异(2)生存斗争选择定向方向(3)生存斗争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