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精神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作者:姚燕平
来源:《成才之路》 2017年第10期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应以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突出学科优势。

文章从注重夯实
基础、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注重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注重精神引导、培养良好的科学品
质等方面研究科学精神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

关键词:科学精神;高中化学;化学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0-0023-01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学应当以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突出自身
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转
变为理解化学、探究化学并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主要从化学学
科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化学科学品质这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一、注重夯实基础,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实验技能,不仅是化学学科科学素养的基础,同时还是形成科学价
值观的重要载体。

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创设适当的教
学情境,可以起到引人入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印象会更深刻、理解会更深入。

教学情境的素材,一般来源于化学实验、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
问题、化学科学史、相关图片或视频等。

许多生活中的素材,都可以引入到化学课堂,从而引
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并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例如,在教学生石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
很常见的“自热米饭”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常来说,人们把盒子里面的几个小包裹撕开、
盖上盖子,不一会儿米饭就热了。

这是由于“自热米饭”的包装下面有一块生石灰,当人们把
水袋撕破后,生石灰遇水沸腾产生热量,米饭就热了。

其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不仅要知道结论,还要了解产生结论的实验过程,这才是高效的化学学习
方法。

因此,化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化学课程
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探究性问题,然后通过演示和讨论来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
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二、注重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习。

问题教学法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它的步骤
包括: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整理并得出结论。

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在这个流程中有很好的体现,在这样循环往复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
的化学知识也就逐步巩固,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钠和水的反应时,教师可
先为学生演示一遍实验,然后提出以下问题: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钠会变成一个明
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游动?实验中的响声是从哪里来的?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自行准备、查阅资料,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在班级内展示讨论成果。

其次,在讨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讨论法也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它的主要流程是:根据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运用所
学知识对假设进行验证,随后通过组内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最后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通过组
内讨论,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加强习题练习,掌握科学方法。

除了课堂上的讲解,课下的习题练习也可以很好地帮助
学生拓宽知识面,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领悟更多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灵活应变、
融会贯通的能力。

比如在审题时,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数字以及图表,可以培养自身的阅读能
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三、注重精神引导,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良好的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培养
学生的科学品质。

首先,教师要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做到诚
实坦荡,如果发现课件或者板书有知识性错误,要敢于及时纠正。

在为学生演示实验时,教师
要严格遵守实验规范流程和动作要求,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就能对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注重联系化学科学史。

除了基础知识
和实验操作,教师还要结合教材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史。

学生现在学习的化学
知识,是前人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进行实验、分析、探究、总结出来的精华。

要通过科学史的
讲解,让学生感悟前人为追求真理而不畏险阻、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自觉传承下来。

四、结束语
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是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化学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
践中体会化学的乐趣。

要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赵承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西藏教育,2013(05).
[3]刘东霞.化学史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